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筹企业回归的路径选择——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刘玚 季哲宁 王爱花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0-645,共16页
基于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和九号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路径及潜在风险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红筹企业回归主要包括传统回归路径和创新回归路径,不同路径对企业的适用性存... 基于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和九号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路径及潜在风险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红筹企业回归主要包括传统回归路径和创新回归路径,不同路径对企业的适用性存在差异,具体表现:符合试点范围要求的红筹企业可以在创新回归路径中进行选择,而不符合试点范围要求的红筹企业只能选择传统回归路径。同时,创新回归路径中的IPO模式涉及法律风险、内控风险、终止上市风险和控制权转移风险,CDR模式的产品风险及VIE架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传统回归路径下,企业则需要考虑拆除红筹架构引发的资产重组、利益分配和税务风险等。研究结论可为未来更多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及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筹企业 红筹架构 回归路径 风险分析 多案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十号文件时代的民营企业红筹上市
2
作者 白宇飞 吴冠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29,共3页
红筹上市通常是指那些主要资产和业务在中国大陆,但注册在境外且适用当地法律和会计制度的公司,绕开境内的部分监管,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模式。本文对民营企业红筹上市的原因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分析了国内监管政策的演进特别是十号文... 红筹上市通常是指那些主要资产和业务在中国大陆,但注册在境外且适用当地法律和会计制度的公司,绕开境内的部分监管,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模式。本文对民营企业红筹上市的原因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分析了国内监管政策的演进特别是十号文件的出台对民营企业红筹上市的影响,以及在十号文件时代民营企业红筹上市的具体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筹上市 红筹架构 政府监管 十号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上市民营红筹已具备回归境内创业板的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津 陈梦瑶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6,共7页
目前我国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新能源、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已形成明显的行业聚类和规模效应。对纽交所、NASDAQ、香港联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这四个市场民营红筹的分析表明:(1)民营红筹数量远高于国有红筹,达428家,占比近80%,2009年末... 目前我国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新能源、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已形成明显的行业聚类和规模效应。对纽交所、NASDAQ、香港联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这四个市场民营红筹的分析表明:(1)民营红筹数量远高于国有红筹,达428家,占比近80%,2009年末流通市值将近5万亿元人民币,创新型企业数量较多且集中于NASDAQ和港交所;(2)同地上市民营红筹的两极化发展态势明显,有247家民营红筹达到我国创业板上市条件,其中82家同时符合创业板行业指引;(3)不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181家民营红筹在整体质量上并不一定弱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创新型企业;(4)纽交所和NASDAQ的民营红筹成长性较高,危机时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且交易较活跃,获得的投资者溢价也最高,2009年末的静态市盈率超过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上市 民营红筹企业 创业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筹股的现状、前景及其规范发展的思考
4
作者 马续田 《证券市场导报》 1997年第6期9-12,共4页
红筹股注资上市集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不断收购、合并、重组国内优质资产的流动式扩张,进而以发行新股、配售、供股、可转换债券等各种方式集资,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的结构优化和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关键词 红筹 规范发展 香港股市 红筹公司 中介机构 资产评估 市盈率 壳公司 可转换债券 引进外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筹股:香港股市新宠
5
作者 易培剑 《证券市场导报》 1997年第6期4-8,共5页
上实、北控在香港的成功上市,红筹股大红大紫的热烈场景,加上嗅觉灵敏、行动果决的香港投资银行家的游说,使得国内不少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开始步它们的后尘,将本地优质企业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注入在港的窗口公司,争取在港招股上市,可以预... 上实、北控在香港的成功上市,红筹股大红大紫的热烈场景,加上嗅觉灵敏、行动果决的香港投资银行家的游说,使得国内不少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开始步它们的后尘,将本地优质企业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注入在港的窗口公司,争取在港招股上市,可以预料,涌动香江的红筹股热潮仍将继续上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筹 香港股市 香港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红筹公司 市盈率 国际金融中心 资本经营 注资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域外管辖权——以科创板开放红筹企业上市为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爱建证券课题组 何俣 林燕萍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0,18,共10页
美国在反欺诈、反贿赂的域外管辖权等公法部分的证券立法经验,对于我国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管辖权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SEC相比,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在跨境执法权限上的立法层级不高,调查取证等原则性规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在... 美国在反欺诈、反贿赂的域外管辖权等公法部分的证券立法经验,对于我国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管辖权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SEC相比,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在跨境执法权限上的立法层级不高,调查取证等原则性规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在司法与执法互动的制度上仍待完善,双边合作监管等“软法”性质的跨境执法合作也比较少。有必要通过赋予证监会更多独立性,建立以司法互动为核心的跨境执法机制,加强柔性跨境执法合作等方式,完善我国证券域外管辖与跨境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板 红筹企业 发行上市 域外管辖权 跨境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路径与股权激励处理——基于五家回归科创板红筹企业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旋 田治威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红筹企业回归A股存在的路径及已实施的股权激励如何处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科创板注册制的试点创新了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路径,在拆除红筹及VIE架构,等待IPO核准上市的传统路径外,增加了直接申请IPO和发行CDR两条创新路径,营造... 红筹企业回归A股存在的路径及已实施的股权激励如何处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科创板注册制的试点创新了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路径,在拆除红筹及VIE架构,等待IPO核准上市的传统路径外,增加了直接申请IPO和发行CDR两条创新路径,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红筹企业回归环境。对五家回归科创板上市的红筹企业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回归时存在的已实施股权激励处理方法,即保持原计划不变、将限制性股票加速解锁或期权加速行权、给予现金补偿、将持股平台平移至境内、修改相应的条款。红筹企业回归时需要在权衡成本、激励效力等多方因素后,因地制宜,妥善确定股权激励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筹企业 回归路径 股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筹企业通过中国存托凭证上市的经验与启示——以九号公司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和雅 赵团结 陈冬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02-110,共9页
2018年3月,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揭开了红筹企业在境内直接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上市的序幕。2020年10月,九号公司发行存托凭证登录科创板,成为首单“VIE+CDR”模式的红筹上市公司。... 2018年3月,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揭开了红筹企业在境内直接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上市的序幕。2020年10月,九号公司发行存托凭证登录科创板,成为首单“VIE+CDR”模式的红筹上市公司。文章详细介绍了九号公司选择存托凭证作为上市融资的主要方案,并重点分析了九号公司的发行规模、股票与存托凭证转换比例、发行定价等问题,并从国内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券商等中介机构多角度分析了本案例的启示。本文在完善存托凭证发行标准、存托凭证与基础证券转换限制要求、存托凭证估值体系及设立存托凭证分级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基于SAF框架进行了评估,以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筹企业 存托凭证 A股上市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注协修订红筹企业财务报告差异调节信息和补充财务信息审计指引
9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26,共1页
2020年6月17日,中注协印发《注册制下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差异调节信息和补充财务信息审计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指引是对中注协于2019年3月发布的《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差异调节信息和补充财务信息审计指引》作... 2020年6月17日,中注协印发《注册制下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差异调节信息和补充财务信息审计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指引是对中注协于2019年3月发布的《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差异调节信息和补充财务信息审计指引》作出的修订,旨在配合全面推行注册制的需要,将审计指引的适用范围由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扩大到所有注册制下的创新试点红筹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审计指引 企业财务报告 中注协 财务信息 红筹 科创板 创新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松绑
10
作者 皮海洲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进入2011年,国际板风声甚急。5月19日到21日举办的"2011陆家嘴论坛"更是成了国际板的动员大会。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使得国际板推出的预期进一步升温。那么,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是否真的成熟了呢... 进入2011年,国际板风声甚急。5月19日到21日举办的"2011陆家嘴论坛"更是成了国际板的动员大会。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使得国际板推出的预期进一步升温。那么,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是否真的成熟了呢?也许,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松绑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板 红筹公司 A股市场 圈钱 “三高”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概股遭围剿羊群效应的路径演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滔 何小锋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1992年至金融危机前,中概股境外上市与衰退表现为六大浪潮,民企通过红筹架构在OTCBB借壳上市;后危机时代,中概股因借壳上市遭调查,之后遭到做空机构的袭击。研究重点:网上普查所有遭围剿信息,据做空机构与反做空机构标志性事件及风波拐... 1992年至金融危机前,中概股境外上市与衰退表现为六大浪潮,民企通过红筹架构在OTCBB借壳上市;后危机时代,中概股因借壳上市遭调查,之后遭到做空机构的袭击。研究重点:网上普查所有遭围剿信息,据做空机构与反做空机构标志性事件及风波拐点,将其遭遇做空前后分为遭围剿、回购等六大阶段。最后,解析其遭空袭与反做空的路径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架构 做空 红筹回归 路径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企境外上市外汇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宋建荣 林捷 《西南金融》 2003年第11期39-41,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境外上市方式与影响以及外汇方面的问题,指出境外间接上市是利用外资新形式。在新的形势下,外汇管理部门要监管服务并举,促进民企境外融资的良性、长足发展,合理。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间接境外上市 上市公司 红筹上市 股权结构 外汇管理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在公司上市阶段的特殊运作
13
作者 周广琴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53,共2页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从真正意义上使企业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化平台,为中国重汽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一展雄姿的条件。这是中国制造业第一支上市的...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从真正意义上使企业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化平台,为中国重汽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一展雄姿的条件。这是中国制造业第一支上市的红筹股,也是中国重汽改制形式的首选,是一种崭新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回顾中国重汽当年三年多的上市历程,我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亲身参与了企业三年上市工作的全过程,经历了上市过程中企业档案从筹备到形成、积累、利用的全过程,深深感受到在公司上市过程中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重汽 企业档案工作 香港主板 生产经营管理 红筹上市 国际市场 财务档案 档案人员 档案信息系统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企业移民潮”
14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共1页
自本世纪以来,通过IPO、反向收购等方式在海外上市的红筹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近千家,同时还有数千家红筹架构企业准备海外上市。可以说,在已广为人知的企业家和高知者移民潮背后,还有较少受到关注但日益蓬勃发展的"企业移民潮",... 自本世纪以来,通过IPO、反向收购等方式在海外上市的红筹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近千家,同时还有数千家红筹架构企业准备海外上市。可以说,在已广为人知的企业家和高知者移民潮背后,还有较少受到关注但日益蓬勃发展的"企业移民潮",而且这批"移民潮"多来自互联网、新媒体、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领域的行业龙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潮 企业家 海外上市 红筹公司 反向收购 生物工程 IPO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金融稳定
15
作者 ■江 《产经评论》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A.吞浩经矫是否已经或将会受到全融凤吊影回I 在利率高企的环境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对香港【特区政府维持联系汇率不变充满信心,但预期高息将对香D港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业盈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故正式将 I对 1998年香港的经济增长率... A.吞浩经矫是否已经或将会受到全融凤吊影回I 在利率高企的环境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对香港【特区政府维持联系汇率不变充满信心,但预期高息将对香D港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业盈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故正式将 I对 1998年香港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 5.5%调低至 I4.5%,下调了一个百分点。而较早前,汇丰银行把原先l对令年香港经济增幅5.5%的预测下调至4.75%。国际著I欠的信岱评级机构穆油投资把对香港银行业前景的评价从D “涤宁”调整为“负面”.并正在考虑降低对汇丰和恒生D两家银行的财政实力的评价。尽管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I荫权先牛和金融管理局行政总裁任志刚先生异口同声地宣D称高利率只是短期现象,对经济的实质影响不大,井多次D强调香港拥有 84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外汇储 I备量位居世界第五,而且香港没D有外债,故有信心和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然而,。。m。、。w 在利率高企的环境@R一③w%@@下,丽鼎菌丽亘三个月期的银行同 然对香港特区政府维持、,,。。。;。。。_联系汇率不变充满信心。业拆借利率企稳在z尖t二2气℃U已亡—“”“”’“——”“一 但预期高息将对香港房十一至十二厘的水 地产市场和银行业盈利平,跟与港元挂钩 水平带来负面影响。的美元利率比较,港元利率高的D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金融风暴 联系汇率制 香港金融 香港经济 金融管理局 东南亚金融危机 港元 房地产市场 国际炒家 红筹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现状及展望
16
作者 邝志强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7年第5期45-48,共4页
很高兴今天代表香港联合交易所出席这次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事实上,由于本人除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理事会的公职外,本身也是执业会计师,能够出席这次会议实在倍感高兴。 今天向各位介绍内地企业在... 很高兴今天代表香港联合交易所出席这次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事实上,由于本人除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理事会的公职外,本身也是执业会计师,能够出席这次会议实在倍感高兴。 今天向各位介绍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现况和展望。先简单说说联交所的一些背景资料,然后介绍一下我们在中国方面的业务发展,其中包括H股和其他与中国有关的上市情况。我还要谈谈过去多年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体会。最后是对未来的一些展望。对此,我甚为乐观,深信只要现时促使香港证券市场成功的背后因素能够维持不变,联交所自可对中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证券市场 香港上市 香港市场 红筹公司 股票期权 投资者 联合交易 H股 中国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