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部红水泉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芝 迟效国 +3 位作者 赵秀羽 孙巍 潘世语 胡兆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红水泉组广泛出露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主要由杂砂岩、砂板岩、碳酸盐岩和凝灰岩组成,含腕足、珊瑚和苔藓虫化石,时代为早石炭世。对额尔古纳右旗和扎兰屯地区的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87个谐和-近谐和... 红水泉组广泛出露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主要由杂砂岩、砂板岩、碳酸盐岩和凝灰岩组成,含腕足、珊瑚和苔藓虫化石,时代为早石炭世。对额尔古纳右旗和扎兰屯地区的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87个谐和-近谐和年龄主要分布在4个年龄区间:353~379Ma,峰值年龄约为366Ma;428~473Ma,峰值年龄约为441Ma和464Ma;487~521Ma,峰值年龄约为502Ma;1790~1 943Ma,峰值年龄约为1 848Ma。其中:约366、441、464和502Ma的峰值年龄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的岩浆事件基本吻合,1 848Ma的峰值年龄普遍存在于2个地块,说明红水泉组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约366Ma的峰值年龄反映沉积物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北部晚泥盆世火山弧,物源区具有双向性(古老陆壳和火山弧)。结合区域早石炭世沉积特征认为红水泉组为一套弧后盆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水泉组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大兴安岭北部:地质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