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真菌E33代谢产物的分离及衍生物制备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春远 佘志刚 +1 位作者 林永成 周世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从南海红树林麒麟菜内生真菌E33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其中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1),alterna-riol(2),dehydroaltenusin(3)为首次从海洋红树林真菌里得到,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的新衍生物7-hy-droxy-9-methoxy-1-methyl-6-oxo... 从南海红树林麒麟菜内生真菌E33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其中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1),alterna-riol(2),dehydroaltenusin(3)为首次从海洋红树林真菌里得到,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的新衍生物7-hy-droxy-9-methoxy-1-methyl-6-oxo-6H-benzo[c]chromen-3-ylacetate(4),这4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显示了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mariol dehydmaltenusin 酯化 新衍生物 红树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产物具杀虫活性的红树林真菌1893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程中山 徐树兰 +4 位作者 陈其津 王方海 林永成 汤历 梁卿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本课题组从香港海域红树林中筛选获得的一株真菌菌株,代号1893,初步研究发现其粗提物对许多重要害虫具有很高的毒杀活性,具有开发成新型杀虫剂的良好前景。为得到该菌株产生较高杀虫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法对影响其生长和... 本课题组从香港海域红树林中筛选获得的一株真菌菌株,代号1893,初步研究发现其粗提物对许多重要害虫具有很高的毒杀活性,具有开发成新型杀虫剂的良好前景。为得到该菌株产生较高杀虫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法对影响其生长和所产代谢产物活性的温度、起始pH、发酵时间、装液量等因素进行了测定,利用SAS软件进行模拟优化,得出该真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26.8℃,起始pH6.5,培养时间17天,当在500mL三角瓶中接种生长一致的直径5mm菌饼一块时,其装液量以200mL为最佳。同时发现发酵液pH值和杀虫活性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的相关性系数R2达到0.93972,由于pH值的检测要比杀虫活性的检测简单快捷得多,建议在实际培养该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发酵液的pH值来预估发酵液的杀虫活性大小。该研究为进一步将红树林真菌1893研发成高效、广谱、无公害、低成本的新型海洋生物杀虫剂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真菌 杀虫活性 SAS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真菌Penicillium sp.No.ZZF33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远 丁唯嘉 +2 位作者 佘志刚 林永成 周世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4-907,共4页
Eight compounds are isolated from the ferment liquid of mangrove fungus(No.zzf33)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Their structures are determined to be ramlusin(1),monodictyxanthone(2),8-hydroxy-6-methyl-9-oxo-9H-... Eight compounds are isolated from the ferment liquid of mangrove fungus(No.zzf33)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Their structures are determined to be ramlusin(1),monodictyxanthone(2),8-hydroxy-6-methyl-9-oxo-9H-xanthene-1-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3),(E)-dec-2-enedioic acid(4),succinic acid(5),urail(6),thymine(7) and nonacosanoic acid(8)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chemical method.Compounds 1-3 are isolated from Penicillium sp.for the first time.Compound 8 is first found in marine fungus.In the primary bioassay,compound 2 and 3 exhibit high inhibition to hep2 and hepG2 cells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真菌 化学成分 青霉属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真菌No.1403产生灰黄霉素的发酵条件初步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夏雪奎 黄晓聪 +5 位作者 张捷 梁智斌 谢丽娜 佘志刚 林永成 L.L.P. VRIJMOED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南海红树林真菌1403的菌体生长和灰黄霉素生产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所选取的8个相关因素为:pH值、葡萄糖浓度、蛋白胨浓度、酵母膏浓度、MgCl2.6H2O浓度、NaCl浓度、K2HPO4浓度、ZnSO4浓度。结... 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南海红树林真菌1403的菌体生长和灰黄霉素生产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所选取的8个相关因素为:pH值、葡萄糖浓度、蛋白胨浓度、酵母膏浓度、MgCl2.6H2O浓度、NaCl浓度、K2HPO4浓度、ZnSO4浓度。结果表明:对菌体生长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P=0.001 3)和MgCl2.6H2O浓度(P=0.001 5)。对培养液中灰黄霉素的代谢量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P=0.003 0),NaCl浓度(P=0.002 6),MgCl2.6H2O浓度(P=0.011 0),K2HPO4浓度(P=0.010 7),ZnSO4浓度(P=0.012 1)。此筛选结果为工业发酵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红树林真菌 灰黄霉素 优化 Plackett-Burma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海南红树林真菌WC1016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牛莉娜 王英 +5 位作者 饶朗毓 裴华 彭江龙 陈锦龙 吕刚 林英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09-1011,1014,共4页
目的:对从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土壤样本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真菌菌株WC1016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16进行鉴定。结果:菌株WC1016在CA上形成典型紫色绒絮状菌... 目的:对从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土壤样本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真菌菌株WC1016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16进行鉴定。结果:菌株WC1016在CA上形成典型紫色绒絮状菌落。显微观察其分生孢子梗具有拟青霉属的典型特征。ITS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WC1016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菌株XLA同源性最高。结论: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菌株WC1016为淡紫拟青霉。首次鉴定发现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淡紫拟青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真菌 鉴定 淡紫拟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红树林真菌HTF3菌株抗肿瘤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希萍 郑忠辉 +3 位作者 彭琛 黄耀坚 徐庆妍 苏文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4-717,共4页
对红树林真菌HTF3菌株在PD、GPY、YES、GPM及SYE 5种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抗肿瘤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培养基对该菌株生长及抗肿瘤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培养基中,HTF3菌株的生长速率不同,抗肿... 对红树林真菌HTF3菌株在PD、GPY、YES、GPM及SYE 5种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抗肿瘤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培养基对该菌株生长及抗肿瘤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培养基中,HTF3菌株的生长速率不同,抗肿瘤活性及抗瘤谱也有明显差异;采用HPLC对不同培养基发酵液乙酸乙酯抽提物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抽提物的色谱峰数、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紫外吸收值均有较大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HTF3菌株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合成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真菌 抗肿瘤活性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洋红树林真菌2560号多糖A2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东淼 佘志刚 +4 位作者 郭志勇 林永成 刘晓红 尹文清 陆慧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5,共2页
从南海海洋红树林真菌2560号真菌的菌体中提取到多糖A2,通过完全酸水解、糖腈乙酸酯衍生化以及GC MS研究分析表明,A2多糖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2∶2∶17∶5∶2。
关键词 多糖 糖腈乙酸酯衍生化 红树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株具有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红树林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志华 洪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9期1647-1654,共8页
从海南省文昌红树林分离到29株具有抗白色念珠菌和(或)细胞毒活性的真菌,分别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核酸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9株真菌中,有7株曲霉属(Aspergillus),16株青霉属(Penicillium),1株正青霉属(Eupenicillium)... 从海南省文昌红树林分离到29株具有抗白色念珠菌和(或)细胞毒活性的真菌,分别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核酸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9株真菌中,有7株曲霉属(Aspergillus),16株青霉属(Penicillium),1株正青霉属(Eupenicillium)、1株新萨托菌属(Neosartorya)、1株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Bainier),还有3株暂不能定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真菌 形态观察 生理生化特征 18S RRNA序列 ITS序列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下红树林真菌1893菌株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树兰 程中山 +4 位作者 陈其津 林永成 李辉 汤历 梁卿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幼虫为试虫,以校正死亡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红树林真菌1893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高活性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以蔗糖10g、酵母膏4g、粗海盐6g、MgSO4.7H2O1g、蒸馏水1000mL,pH... 本文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幼虫为试虫,以校正死亡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红树林真菌1893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高活性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以蔗糖10g、酵母膏4g、粗海盐6g、MgSO4.7H2O1g、蒸馏水1000mL,pH6.5为培养条件时,代谢产物的相对效价最高,浓度为15mg/mL的代谢产物对3龄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死亡率达到了9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条件 红树林真菌 杀虫活性 白纹伊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的多样性研究进展——优势菌为子囊菌和半知菌
10
作者 张志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7-1624,共8页
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真菌资源,红树林真菌是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相关研究近来倍受关注。本文列举出近年来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分析后发现,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主要以子囊菌... 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真菌资源,红树林真菌是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相关研究近来倍受关注。本文列举出近年来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分析后发现,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主要以子囊菌和半知菌为优势菌,这与绝大多数具有活性的海洋真菌主要以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为多数的分布情况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多样性 子囊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号中的一个新的水杨酸衍生物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春远 丁唯嘉 +2 位作者 陈敏 佘志刚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2,共2页
从一株南海红树林真菌E33号中分离到一个新的水杨酸衍生物,命名为3,5′-二羟基-4,′5-二甲氧基-2′-甲基-[1,1′-联苯]基-2-甲酸(1),其结构通过MS,1D、2D NMR,IR等得到鉴定。
关键词 新水杨酸衍生物 分离 结构鉴定 红树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洋红树林种子内生真菌2508号多糖G-22a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志勇 佘志刚 +3 位作者 陈东淼 林永成 陆慧宁 吴雄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28,共2页
从南海海洋红树林种子内生真菌 2 5 0 8号的菌体中提取到多糖G_2 2a ,通过酸水解及GC/MS研究表明 ,G_2 2a由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及少量的木糖、核糖醇组成。
关键词 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 多糖 三甲基硅醚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Cephalosporium sp.代谢产物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瑞云 李春远 +3 位作者 林永成 邵长伦 彭光天 周世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2,共3页
对南海海洋内生真菌Cephalosporium sp.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6, 8-二羟基-4-(1-羟基乙基)-异香豆素和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1,4-嗪-2,5-二酮均是首次从该菌属中分离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 对南海海洋内生真菌Cephalosporium sp.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6, 8-二羟基-4-(1-羟基乙基)-异香豆素和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1,4-嗪-2,5-二酮均是首次从该菌属中分离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CEPHALOSPORIUM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B7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邵长伦 胡谷平 +4 位作者 杨瑞云 夏雪奎 王长云 佘志刚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8,共3页
红树林真菌B77是一株采自湛江红树Kandelia candel种子的内生真菌,该菌的种属尚未鉴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3-O-methylfusarubin,Fusarubin,大黄素,... 红树林真菌B77是一株采自湛江红树Kandelia candel种子的内生真菌,该菌的种属尚未鉴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3-O-methylfusarubin,Fusarubin,大黄素,大黄素甲醚。3-O-methylfusarubin和Fusarubin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初步的药理活性显示,它们对Staphyococcus aureusATCC 27154的MIC分别为50.0和1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534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峰 林永成 +1 位作者 周世宁 VRIJMOED L.L.P.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 2 5 34号分离到 8个化合物 ,其中的 6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分析波谱数据鉴定出来 ,其中环 (苯丙 -苯丙 )二肽是首次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海洋真菌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3个蒽醌类次级代谢产物的鉴别和药理活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倪 邵长伦 +3 位作者 陶李明 何丽仙 佘志刚 林永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利用层析技术,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3个蒽醌类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分别是:(+)-3,3,′7,7,′8,8′-六羟基-5,5′-二甲基连二蒽醌(化合物1),1,4,5-三羟基-7-甲基蒽醌(化合物2)和1,6,8-三羟基-3-甲...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利用层析技术,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3个蒽醌类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分别是:(+)-3,3,′7,7,′8,8′-六羟基-5,5′-二甲基连二蒽醌(化合物1),1,4,5-三羟基-7-甲基蒽醌(化合物2)和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谱图分析(包括1H1、3C NMR、DEPT、HMQC、HMBC、HREIMS、UV-V is及IR等)和相关文献得以确定。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对DNA拓扑异构酶(hTopo I)具有强抑制活性,最低抑制浓度2.35×10-4mol/L,结果远低于阳性对照物喜树碱之值1.00×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蒽醌 次级代谢产物 DNA拓扑异构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海南红树林内生真菌ZSU-H85(L.K)的新蒽醌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军 马文哲 +5 位作者 汪夕芳 周少耿 陈文礼 何锦华 赖小敏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红树林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天然产物资源。采用色谱技术对分自海南半生红树林植物蕨类的内生镰刀菌Fusariumsp.ZSU-H85(L.K)菌体进行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的蒽醌ZSU-H85A(A),安息香酸异戊烯酯(B)和壬二... 红树林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天然产物资源。采用色谱技术对分自海南半生红树林植物蕨类的内生镰刀菌Fusariumsp.ZSU-H85(L.K)菌体进行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的蒽醌ZSU-H85A(A),安息香酸异戊烯酯(B)和壬二酸(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蒽醌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 ZZF60产新型蒽醌衍生物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忠京 杨瑞云 +2 位作者 郭志勇 佘志刚 林永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7,共4页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6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1种新蒽醌衍生物,6,8-二甲氧基-1-甲基-2-(3-氧丁基)蒽醌(1),以及5种已知化合物:7-羟基-3-(4-甲氧基苯基)苯并-γ-吡喃酮(2),2,4-二羟基-6-[(1′E,3′E)-1...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6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1种新蒽醌衍生物,6,8-二甲氧基-1-甲基-2-(3-氧丁基)蒽醌(1),以及5种已知化合物:7-羟基-3-(4-甲氧基苯基)苯并-γ-吡喃酮(2),2,4-二羟基-6-[(1′E,3′E)-1′,3′-戊二烯基]苯甲醛(3),(E)-4-羟基肉桂酸甲酯(4),4-(4-羟基苯基)-2-丁醇(5),4-羟基苯甲酸(6)。它们的结构通过MS、NMR等波谱分析推导确定。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抑制体外培养人喉癌细胞Hep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IC50分别为16和2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ZZF60 代谢产物 蒽醌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Cephalosporium sp.(2090#)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美燕 李尚德 +3 位作者 陈须堂 邵长伦 佘志刚 林永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0-792,共3页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the fungus Cephalosporium sp.(2090#) are first reported which isolated from the mangrove sampl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Seven compounds are isolated from the mycelium of this strain.Their...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the fungus Cephalosporium sp.(2090#) are first reported which isolated from the mangrove sampl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Seven compounds are isolated from the mycelium of this strain.Their structures are identified by comprehensive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环二肽 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雪奎 李庆 +3 位作者 邵长伦 刘昌衡 佘志刚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为湛江红树林秋茄内生真菌,种属尚未鉴定。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skyrin(1),lichenxanthone(2),griseoxanthone C(3),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4),5,7-二羟... 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为湛江红树林秋茄内生真菌,种属尚未鉴定。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skyrin(1),lichenxanthone(2),griseoxanthone C(3),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4),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5),初步的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和5对Bacillus subtilisATCC 6633的M IC分别为100和1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