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文昌清澜湾红树林潮沟地下水溶解碳通量的潮汐动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越 朱虹霓 +3 位作者 王一清 ALYAA Zidan 崔振昂 吴自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陆地溶解碳向海洋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清澜湾潮沟为研究对象,以盐度为保守参数计算淡水SGD的占比为2.5%~22.7%,平均为13.0%;SGD净流量为0.86×10^(5) m^(3)/d。基于地下水溶解碳浓度,计算出该潮沟输出的溶...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陆地溶解碳向海洋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清澜湾潮沟为研究对象,以盐度为保守参数计算淡水SGD的占比为2.5%~22.7%,平均为13.0%;SGD净流量为0.86×10^(5) m^(3)/d。基于地下水溶解碳浓度,计算出该潮沟输出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通量分别为5.78×10^(5)和0.10×10^(5) mol/d。其中,DIC是潮沟溶解碳输送的主要形式,占总溶解碳的98.3%。低潮时,DOC的49%来源于红树林植物碎屑,51%来源于SGD;DIC的78%来源于SGD,22%来源于红树林沉积物有机质。高潮时,DOC的44%来源于被污染的海水,56%来源于红树林植物碎屑;DIC的65%来源于海水,35%来源于孔隙水交换。红树林潮沟SGD向清澜湾输送了大量的溶解碳,其对近海水体碳酸盐平衡体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潮沟 淡水SGD 溶解碳 稳定碳同位素 潮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潮沟游泳动物的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斌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4,共9页
于 1999 年定量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潮沟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共发现有游泳动物 70种,包括 5 种软体动物、11 种甲壳动物和 54 种鱼类。在各季节出现的游泳动物种数分别有:春 37 种,夏40 种,秋 33 种,冬 31 种。季度出现... 于 1999 年定量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潮沟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共发现有游泳动物 70种,包括 5 种软体动物、11 种甲壳动物和 54 种鱼类。在各季节出现的游泳动物种数分别有:春 37 种,夏40 种,秋 33 种,冬 31 种。季度出现频数 F =1~4 的游泳动物种数分别为 33,13,14 和 10 种。尾数以冬季最多,鲜重则以春季最大。不同季节游泳动物在尾数和鲜重上最大优势种均不同;不同种类间数量相差较为悬殊,优势种相当明显。每个季节及全年都只有少数几个种的相对重要值较大;不同季节的相对重要值最大的种不同。综合来看,脊尾白虾和前鳞骨鲻是红树林潮沟游泳动物群落最重要的优势种群。生物多样性指数 D, H ', J 值均以夏季最高。红树林潮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高于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潮沟 游泳运动 广西 季节变化 渔业资源 季节变化 生态系统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