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3个蒽醌类次级代谢产物的鉴别和药理活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谭倪 邵长伦 +3 位作者 陶李明 何丽仙 佘志刚 林永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利用层析技术,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3个蒽醌类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分别是:(+)-3,3,′7,7,′8,8′-六羟基-5,5′-二甲基连二蒽醌(化合物1),1,4,5-三羟基-7-甲基蒽醌(化合物2)和1,6,8-三羟基-3-甲...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利用层析技术,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3个蒽醌类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分别是:(+)-3,3,′7,7,′8,8′-六羟基-5,5′-二甲基连二蒽醌(化合物1),1,4,5-三羟基-7-甲基蒽醌(化合物2)和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谱图分析(包括1H1、3C NMR、DEPT、HMQC、HMBC、HREIMS、UV-V is及IR等)和相关文献得以确定。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对DNA拓扑异构酶(hTopo I)具有强抑制活性,最低抑制浓度2.35×10-4mol/L,结果远低于阳性对照物喜树碱之值1.00×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蒽醌 次级代谢产物 DNA拓扑异构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534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峰 林永成 +1 位作者 周世宁 VRIJMOED L.L.P.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 2 5 34号分离到 8个化合物 ,其中的 6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分析波谱数据鉴定出来 ,其中环 (苯丙 -苯丙 )二肽是首次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海洋真菌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树林内源真菌2526#分离到的Sterig matocystin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峰 林永成 +1 位作者 周世宁 L.L.P.Vrijmoed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4,共3页
Compound A was isolated from endophytic fungus( No.2526) of mangrove Avicennia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A was elucidated by compr ehensive spectral data and coincided with that of sterigmato... Compound A was isolated from endophytic fungus( No.2526) of mangrove Avicennia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A was elucidated by compr ehensive spectral data and coincided with that of sterigmatocystin. Compound A s howed a weak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Bel-7402 and NCIH-460 in vitro wit h IC 50 96 53×10 -6 and 72 52×10 -6 g/mL respectively. It is the first report on sterigmatocystin that isolated from marine fun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分离 STERIGMATOCYSTIN 海洋药物 细胞毒 海洋微生物 肿瘤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 #ZZF51生物吸附铀(Ⅵ) 被引量:2
4
作者 阳海斌 谭倪 +4 位作者 张红萍 邓昌爱 孙曼 林永成 佘志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8-362,共5页
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富集铀(Ⅵ)的特性。初步结果表明,受试菌吸附铀(Ⅵ)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常温常压下吸附最佳条件为pH=4.0,铀(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吸附时间为60min,铀(Ⅵ)的吸附容量为15.46mg/g。L... 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富集铀(Ⅵ)的特性。初步结果表明,受试菌吸附铀(Ⅵ)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常温常压下吸附最佳条件为pH=4.0,铀(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吸附时间为60min,铀(Ⅵ)的吸附容量为15.46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该受试菌对铀(Ⅵ)的平衡吸附行为。此外,通过真菌Fusariumsp.#ZZF51吸附铀(Ⅵ)前后红外光谱图可知,在吸附过程中,羟基和羰基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FUSARIUM sp. 铀(Ⅵ)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吸附Cu^(2+)的研究
5
作者 阳海斌 谭倪 +3 位作者 邓昌爱 孙曼 佘志刚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Cu2+,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吸附Cu2+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受试菌吸附Cu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常温常压下吸附最佳pH值为6.5,Cu2+初始浓度50 mg/L,吸附时间90 m...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Cu2+,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吸附Cu2+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受试菌吸附Cu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常温常压下吸附最佳pH值为6.5,Cu2+初始浓度50 mg/L,吸附时间90 min,此时受试菌对Cu2+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分别为82.14%和20.53 mg/g。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该受试菌对Cu2+的平衡吸附行为。通过比较受试菌吸附Cu2+前后红外光谱图得知,在吸附过程中,羟基和羰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内源真菌 FUSARIUM sp.#ZZF51 生物吸附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