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氧水处理对红枣果渣酶解效果的影响及其结构分析
1
作者 裴亚利 张宝善 +4 位作者 韦露莎 王敏 朱莉莉 周琦 付军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针对红枣果渣中碳水化合物较难转化为可发酵糖的问题,在酶解前采用双氧水对果渣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适宜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56℃,时间200 min,p H 11.5的双氧水用量4%;复合酶水解预处理后红枣果渣,还原糖含量... 针对红枣果渣中碳水化合物较难转化为可发酵糖的问题,在酶解前采用双氧水对果渣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适宜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56℃,时间200 min,p H 11.5的双氧水用量4%;复合酶水解预处理后红枣果渣,还原糖含量达21.16%,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通过扫描电镜图像、红外光谱图和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分析预处理前后果渣表面、化学结构及结晶度变化。结果表明,经双氧水处理果渣表面变得疏松多孔,果渣中部分木质素结构被破坏,生物酶有效接触面积增加,结晶度降低了7.19%,有助于提高酶解效率。双氧水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式,对研究寻找红枣果渣处理新方法、提升红枣加工利用率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果渣 碱性双氧水 酶解效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