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红松阔叶人工天然混交林主要树种胸径与冠幅的相关分析 |
邓宝忠
王素玲
李庆君
|
《防护林科技》
|
2003 |
21
|
|
|
2
|
红松阔叶人工天然混交林主要树种胸径与冠幅的相关分析 |
李桂君
吴燕
左焕发
|
《林业勘查设计》
|
2005 |
10
|
|
|
3
|
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红松幼龄林交错区地表甲虫多样性 |
王佳生
赵红蕊
孟庆繁
刘生冬
李燕
李明锐
佟佳琦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3种天然阔叶混交林林木物种和大小分化多样性与地形的耦合关系 |
郜昌建
王海龙
徐森
张小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 |
郎漫
吴昌福
苏孝纯
李平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6
|
凉水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主要植物叶片性状相互关系研究 |
王晓洁
张凯
肖迪
侯继华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7
|
辽东林区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动态变化 |
牟长城
孙利平
屈红军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8
|
天然次生林皆伐改造迹地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技术的研究 |
毕景慧
李永金
|
《辽宁林业科技》
|
1991 |
4
|
|
|
9
|
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幼苗天然更新及其空间分布 |
刘利杰
丁辉鸿
施悦谋
雷敏
谢卓洪
刘萍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4 |
2
|
|
|
10
|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森林天然更新条件的研究 |
徐振邦
代力民
陈吉泉
王战
戴洪才
李昕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2
|
|
|
11
|
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更新模式研究 |
刘春林
|
《林业科技》
|
2013 |
2
|
|
|
12
|
辽东山区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效果的研究 |
胡万良
姚国清
王树利
|
《辽宁林业科技》
|
1995 |
6
|
|
|
13
|
天然红松阔叶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徐海
惠刚盈
胡艳波
李储山
林天喜
张显龙
吴相菊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6
|
|
|
14
|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生态分布 |
殷秀琴
蒋云峰
陶岩
安静超
辛未冬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
15
|
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分布格局研究的最小样本量 |
徐海
惠刚盈
胡艳波
李储山
林天喜
张显龙
吴相菊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
16
|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特征 |
刘少冲
王敬华
段文标
陈立新
王丽霞
杜珊
赵健慧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
17
|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
李猛
段文标
陈立新
魏琳
冯静
王誓强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
18
|
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改良土壤效果分析 |
卢正茂
|
《辽宁林业科技》
|
2021 |
2
|
|
|
19
|
采伐对蛟河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
左强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张君
李金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
20
|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
王琳琳
陈立新
刘振花
乔璐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08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