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徐慧超
唐隽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7-401,共5页
目的:观察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ETR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A予口服米诺环素(50 mg,每日2次)和羟氯喹(0.1 g,每日2次)的基础上,每周接受1次短波...
目的:观察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ETR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A予口服米诺环素(50 mg,每日2次)和羟氯喹(0.1 g,每日2次)的基础上,每周接受1次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B仅接受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治疗;对照组C仅口服药物,疗程均为6周。初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面部红斑分值(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检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6周,试验组A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B(53.33%)和对照组C(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阵发性潮红、红斑、灼热、干燥和瘙痒症状评分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试验组A阵发性潮红和瘙痒症状评分分布与对照组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燥症状评分的分布在试验组A与对照组B、试验组A和对照组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6周,试验组A患者面部红斑VISI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和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ETR较单一疗法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阵发性潮红、瘙痒和干燥等症状,且治疗舒适,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射频
低剂量光疗法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谱脉冲光联合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潘敏
陈奕鹤
+1 位作者
陈文琦
王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窄谱脉冲光(DPL)联合波长590 nm 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ETR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DPL(每4周1次)联合LED黄光(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DPL(每4周1次)治...
目的:探讨窄谱脉冲光(DPL)联合波长590 nm 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ETR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DPL(每4周1次)联合LED黄光(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DPL(每4周1次)治疗。于治疗前和第1、2、3、4次DPL治疗后4周记录两组患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改变。采用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分析患者美学改善情况,于第4次DPL治疗后4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9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两组患者每次DPL治疗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每次DPL治疗后红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2、3、4次DPL治疗后的潮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AIS评分在第2、3、4次DPL治疗后均较第1次DPL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毛细血管评分和G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LED黄光照治疗ETR可快速、有效地改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症状,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脉冲光
黄光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31
3
作者
王思宇
严蕾
+3 位作者
谢军
杨超
刘刚
沈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ET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先予DPL(每4~6周1次,共2次)治疗后,实验组予外用0.03%他克莫司,每日2...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ET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先予DPL(每4~6周1次,共2次)治疗后,实验组予外用0.03%他克莫司,每日2次,对照组仅予保湿及防晒。由2位医师盲态评估患者相关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主观评分、治疗后积分、疗效指数及毛细血管改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ETR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窄谱强脉冲光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徐慧超
唐隽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7-401,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ETR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A予口服米诺环素(50 mg,每日2次)和羟氯喹(0.1 g,每日2次)的基础上,每周接受1次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B仅接受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治疗;对照组C仅口服药物,疗程均为6周。初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面部红斑分值(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检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6周,试验组A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B(53.33%)和对照组C(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阵发性潮红、红斑、灼热、干燥和瘙痒症状评分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试验组A阵发性潮红和瘙痒症状评分分布与对照组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燥症状评分的分布在试验组A与对照组B、试验组A和对照组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6周,试验组A患者面部红斑VISI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和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ETR较单一疗法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阵发性潮红、瘙痒和干燥等症状,且治疗舒适,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短波射频
低剂量光疗法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Keywords
short-wave radiofrequency
low-dose phototherapy
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J Clin Dermatol,2025,54(7):397-401]
分类号
R758.7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谱脉冲光联合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潘敏
陈奕鹤
陈文琦
王鸣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1-725,共5页
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20111)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探讨窄谱脉冲光(DPL)联合波长590 nm 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ETR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DPL(每4周1次)联合LED黄光(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DPL(每4周1次)治疗。于治疗前和第1、2、3、4次DPL治疗后4周记录两组患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改变。采用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分析患者美学改善情况,于第4次DPL治疗后4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9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两组患者每次DPL治疗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每次DPL治疗后红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2、3、4次DPL治疗后的潮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AIS评分在第2、3、4次DPL治疗后均较第1次DPL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毛细血管评分和G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LED黄光照治疗ETR可快速、有效地改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症状,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窄谱脉冲光
黄光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Keywords
dye pulse light
yellow light
rosacea,erythema telangiectasia
分类号
R758.73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31
3
作者
王思宇
严蕾
谢军
杨超
刘刚
沈柱
机构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研究所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4-278,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ET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先予DPL(每4~6周1次,共2次)治疗后,实验组予外用0.03%他克莫司,每日2次,对照组仅予保湿及防晒。由2位医师盲态评估患者相关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主观评分、治疗后积分、疗效指数及毛细血管改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ETR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窄谱强脉冲光
他克莫司
Keywords
rosacea
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type
narrow-spectrum intense pulsed light
tacrolimus
分类号
R758.73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短波射频联合低剂量光疗法和药物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徐慧超
唐隽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窄谱脉冲光联合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潘敏
陈奕鹤
陈文琦
王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思宇
严蕾
谢军
杨超
刘刚
沈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