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红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二叠系火山碎屑岩中硫化物压力影的发现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单小瑀 谢玉玲 +4 位作者 陈佳德 任国顺 魏良民 于超 柳爱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5-567,共13页
内蒙古东部的黄岗-甘珠尔庙锡、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育多个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富铜的锡多金属矿床,如大井子、安乐、毛登和敖脑达坝等,矿床的主要围岩为二叠系的页岩和板岩,但对二叠系地层与成矿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不同认识。本文以红... 内蒙古东部的黄岗-甘珠尔庙锡、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育多个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富铜的锡多金属矿床,如大井子、安乐、毛登和敖脑达坝等,矿床的主要围岩为二叠系的页岩和板岩,但对二叠系地层与成矿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不同认识。本文以红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显微岩矿相、SEM/EDS、硫化物的原位微区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等,对矿区二叠系黑色板岩及其中的硫化物压力影进行了详细工作。结果表明,红岭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二叠系黑色板岩和大理岩,其中黑色板岩的原岩为晶屑凝灰岩,碎屑以石英、钾长石晶屑为主,并可见少量浆屑和锆石、磷灰石、铬铁尖晶石等晶屑,胶结物主要由黑云母、石英和钾长石组成。岩石经历了明显的轴向为NE向的褶皱变形,其中构造片理发育,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黑色板岩中顺岩石层理可见压力影构造,其核部由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组成,影子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绿泥石。压力影中影子矿物的延伸方向与岩石片理方向一致,为NE向,可被成矿期的热液脉体穿切,表明其核部矿物形成与地层同期,为同生成因,并经历了成岩后的挤压变形。压力影中硫化物的原位硫同位素组成(-0.33‰~+1.75‰)与前人获得的矿石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其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S和Cu等成矿物质。这一认识不仅对理解区内富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岭铅锌-多金属矿床 二叠系火山碎屑岩 压力影 原生矿化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红岭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单小瑀 魏良民 +3 位作者 任国顺 陈佳德 柳爱新 谢玉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8-642,共15页
红岭(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大兴安岭南段主峰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东北端。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点矿产勘查区之一。前人对红岭铅锌矿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矿... 红岭(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大兴安岭南段主峰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东北端。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点矿产勘查区之一。前人对红岭铅锌矿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矿区主要赋矿围岩的岩石类型、矿区蚀变-矿化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研究区矿床成因研究及勘察找矿的进展。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室内岩矿相鉴定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研究发现,矿区内出露的二叠纪地层除大理岩外,其余均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未见正常碎屑岩,与已有勘查资料认识不同,且在片理化二叠系晶屑凝灰岩中发现了由黄铜矿和闪锌矿组成的压力影,表明该区二叠系中可能发育同生的铜、锌矿化。矿区内除矽卡岩型矿化外还存在角砾岩型、热液脉型、碳酸盐交代型等多种矿化类型,为该区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化 蚀变 二叠系原生矿化 多金属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80
3
作者 佘宏全 丰成友 +2 位作者 张德全 潘桂棠 李光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20,共13页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Re_Os同位素测年说明甲马—林周矿集区的矽卡岩成矿集中在中新世15~17Ma的较窄时间段内,与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具有相似的岩浆_构造控矿条件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属同一成矿系列。而冈底斯南带矽卡岩矿床可能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的主碰撞期。冈底斯中东段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矿床 斑岩矿床 --多金属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作用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金寨银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Re-Os和有关岩浆岩^(40)Ar-^(39)Ar年龄测定 被引量:55
4
作者 徐晓春 楼金伟 +3 位作者 陆三明 谢巧勤 褚平利 尹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1-632,共12页
近年,在安徽金寨银山地区,发现了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岩石为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单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矿区内的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分别形成于(136.8±1.6)Ma... 近年,在安徽金寨银山地区,发现了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岩石为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单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矿区内的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分别形成于(136.8±1.6)Ma、(130.4±1.2)Ma和(125.4±1.0)Ma,为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侵入岩。根据岩体产状和接触关系,赋矿石英正长(斑)岩和爆发角砾岩的形成晚于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矿区内,钼矿体和铅锌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不同岩性的岩浆岩体中,钼矿体主要发育于爆发角砾岩中心附近的石英正长斑岩中,铅锌矿体则主要赋存在二长花岗岩体中。钼矿床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12.6±1.3)Ma和(113.5±1.3)Ma。根据矿体与岩浆岩的相互关系以及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矿区内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床与石英正长斑岩的形成时间接近,成矿与浅成-超浅成偏碱性岩浆的侵入和相关的热液作用有关,属于斑岩-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该区的岩浆岩和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大规模岩石圈减薄、拆沉和热侵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大别造山带应力场由挤压转化至伸展阶段以后;区内的钼-多金属矿床归属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是中国东部EW向大规模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质年龄 --多金属矿床 岩浆岩 银山地区 金寨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明超 陈仁义 +5 位作者 叶天竺 李景朝 吕志成 何希 陈辉 姚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53-3470,共18页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该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重点对深部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采集。通过对其各成矿...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该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重点对深部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采集。通过对其各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系统测定及分析,并结合地质事实,最终确定其矿床成因,为该矿床及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栖霞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以纯液相包裹体(L)和气液两相包裹体(V+L)为主。显微测温结果显示: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第一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Ⅰ)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280~380℃,盐度变化于4.24%~9.86%Na Cleqv;第二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Ⅱ)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180~320℃,盐度变化于1.74%~8.00%Na Cleqv;第三阶段石英-碳酸盐岩阶段(Ⅲ)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80~160℃,盐度变化于0.53%~6.74%Na Cleqv。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有降低的趋势,显示流体混合的特征,可能是其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H-O同位素分析(δ^(18)OH2O值为-1.9‰~5.5‰,δD值为-80.3‰^-69.9‰)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硫化物S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总体变化范围-4.6‰~3.8‰,呈塔式分布,位于零值附近,暗示着栖霞山矿床硫化物的S主要来源于岩浆,且可能有部分赋矿地层S的混入。矿石硫化物的(206)~Pb/(204)~Pb为17.616~17.817,207Pb/(204)~Pb为15.513~15.718,(208)~Pb/(204)~Pb为37.907~38.585,说明Pb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部分震旦系基底地层Pb的加入。综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特征可知,栖霞山矿床属于主要受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与高丽山组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矿床,与本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硅钙面 岩浆热液矿床 栖霞山多金属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深部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明超 陈仁义 +5 位作者 李景朝 李永胜 姚磊 陈辉 来守华 王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9-1542,共14页
以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钻孔岩心为对象,开展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栖霞山矿床矿石样品δ13CV-PDB同位素值为-5.1‰~1.9‰,且由浅部至深部,矿石样品的δ13C、δ18O值处于增大的趋势,指示成矿流体中的碳起源于... 以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钻孔岩心为对象,开展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栖霞山矿床矿石样品δ13CV-PDB同位素值为-5.1‰~1.9‰,且由浅部至深部,矿石样品的δ13C、δ18O值处于增大的趋势,指示成矿流体中的碳起源于碳酸盐岩、源自地幔和岩浆的深源碳。对锶同位素的研究显示,栖霞山矿石87Sr/86Sr值为0.704816~0.71405,部分大于矿体围岩黄龙组灰岩的87Sr/86Sr值(0.708329~0.709685),部分小于矿体围岩黄龙组灰岩的87Sr/86Sr值,并与不同来源的Sr同位素对比,揭示栖霞山矿石中Sr兼具基底地层Sr和幔源Sr的混合来源特征,且在围岩蚀变过程中87Sr/86Sr的变化应主要由成矿流体引起。结合本区成矿地质特征认为,栖霞山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花岗岩的期后热液,在热动力作用下,流经元古宇基底地层,形成具有混合物质来源的成矿流体,成矿作用过程主要为成矿流体与围岩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锶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多金属矿床 栖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治岭头钼铅锌金多金属矿床矿质来源的硫、铅同位素示踪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5
7
作者 楚克磊 陈小荣 +3 位作者 齐刚 高翔 胡博 李胜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25-2340,共16页
治岭头矿床上部(火山岩盖层)以铅锌矿床、硫矿床为主,中间(变质岩基底)以金银矿、铅锌矿为主,深部(侵入岩体)以斑岩型钼矿床为主的"三层楼"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对治岭头矿床进行了成... 治岭头矿床上部(火山岩盖层)以铅锌矿床、硫矿床为主,中间(变质岩基底)以金银矿、铅锌矿为主,深部(侵入岩体)以斑岩型钼矿床为主的"三层楼"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对治岭头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厘定。6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13.7~114.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4.03±1.78 Ma,表明治岭头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该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变化于16.05×10-6~66.29×10-6,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2.1‰~2.6‰),具有相对均一的来源,可能主要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的深源岩浆,但也可能受到陆壳沉积物的混染。治岭头钼铅锌金多金属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比较小,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的范围分别为38.765~39.137、15.523~15.751、18.450~18.667,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特征。治岭头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厘定为下一步在区内开展同时期的斑岩成矿系统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钼多金属矿床 辉钼矿RE-OS定年 成矿物质来源 东南沿海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牛形坝-柳木坑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铋矿物类型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鲁麟 梁婷 +3 位作者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0-574,共15页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矿物 矿物学 指示意义 牛形坝-柳木坑金银多金属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南燕山早期钨锡与铅锌多金属矿床组合形成的构造-岩浆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柏道远 周亮 +2 位作者 王先辉 张晓阳 马铁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38-1247,共10页
湘东南地区燕山早期与花岗岩体相关的矿床总体可分为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和中低温的铅锌多金属两类矿床组合。结合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成果和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别对两类矿床组合的温度条件以及矿床、构造、岩浆岩之间的相关性产生的原... 湘东南地区燕山早期与花岗岩体相关的矿床总体可分为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和中低温的铅锌多金属两类矿床组合。结合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成果和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别对两类矿床组合的温度条件以及矿床、构造、岩浆岩之间的相关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两类矿床组合形成的构造-岩浆动力学机制:①茶郴断裂南东隆起区和断裂北西拗陷区内的局部隆起地带岩石圈厚度较大,由于更强烈的岩石圈拆沉引发更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规模较大的中深成岩体,提供长时间高温条件,造成W、Sn等亲花岗岩元素的高程度、大规模富集,从而导致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②茶郴断裂北西拗陷区因岩石圈较薄,岩石圈拆沉及其引起的热扰动作用较弱,产生小规模岩浆活动,因而缺乏W、Sn等元素的大规模富集,而Pb、Zn、Cu等元素则源源不断地运移到地表,加之缺乏长时间高温条件,导致大规模的中低温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而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缺乏。上述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成矿过程的差异,导致湘东南钨锡多金属和铅锌多金属两类矿床组合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早期 钨锡多金属矿床 多金属矿床 构造-岩浆动力学机制 湘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郑崔勇 冯延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4,共9页
陕西省略阳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在该矿区内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体,显示出很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室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矿床... 陕西省略阳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在该矿区内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体,显示出很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室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矿床岩石主量元素、黄铁矿单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硫同位素测试方法,对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硫同位素特征显示,δ^(34)S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碧口岩群东沟坝组,NWW和NEE向共轭断裂是矿田内重要的控矿构造。通过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陈家坝矿床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经历了热液作用的改造过程。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属火山沉积-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阳矿集区 陈家坝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冯延清 李永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3,共8页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大陆上部地壳微量元素丰度相比,黄铁矿中Cu、Pb、Zn、Ag、Au等成矿元素富集,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中富集成矿元素;黄铁矿的Y/Ho=5.5-42.0,与石英角斑岩的Y/Ho值基本一致,指示岩浆流体参与成矿;黄铁矿的Co含量为54.8×10^-6-165.02×10^-6,Co/Ni值为1.29-5.95,显示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其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成矿和后期热液成矿作用;硫化物的δ34S值为4.88‰-8.90‰,硫源由卤水硫酸盐与海水硫酸盐混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黄铁矿 --阳矿集区 陈家坝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元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钒宇 张志 +4 位作者 祝新友 李永胜 甄世民 公凡影 巩小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0-213,共4页
随着分形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矿床分布及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已经成为研究成矿作用的一个有力的新工具。本文利用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钻孔及井下采集样品测试分析结果,选取Cu、Mo、Pb、Zn、Ag五个成矿元素,运用含量—... 随着分形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矿床分布及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已经成为研究成矿作用的一个有力的新工具。本文利用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钻孔及井下采集样品测试分析结果,选取Cu、Mo、Pb、Zn、Ag五个成矿元素,运用含量—数量模型,建立元素的分形模型。分形方法可以有效的分析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场,根据元素分形分维值可以从元素空间富集的角度分析元素富集的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u、Pb、Zn元素有两个成矿阶段,Mo、Ag元素则有一个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形特征 地质意义 含量-数量模型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家永 张乾 芮宗瑶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C00期103-112,共10页
蔡家营矿床成矿温度为181-387℃,成矿压力为33.9MPa,流体盐度为5.7%-15.0%NaCl,流体密度为0.74-0.97g/cm3,pH值为4.746-5.668,Eh值为-0.538--0.512V,f... 蔡家营矿床成矿温度为181-387℃,成矿压力为33.9MPa,流体盐度为5.7%-15.0%NaCl,流体密度为0.74-0.97g/cm3,pH值为4.746-5.668,Eh值为-0.538--0.512V,fo2为2.29×10-40-3.98×10-34,fs2为1.23×10-16-1.70×10-10。从早到晚,成矿温度、流体盐度、流体fs2和fo2逐渐降低,而成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矿床形成于弱酸性、弱还原-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张北县 蔡家营多金属矿床 成矿条件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压力 成矿深度 成矿溶液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红岭铅锌矿床岩浆演化序列与成矿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剑锋 王可勇 +3 位作者 权鸿雁 孙丰月 赵来时 张雪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9-1542,共14页
红岭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与二叠系大石寨组的外接触带上,受NE向断裂控制。本文对红岭矿区及其外围主要岩浆岩开展了年代学研究,系统的LA-ICP-MS锆石定年结果表明:红岭矿区与矿化关系密切... 红岭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与二叠系大石寨组的外接触带上,受NE向断裂控制。本文对红岭矿区及其外围主要岩浆岩开展了年代学研究,系统的LA-ICP-MS锆石定年结果表明:红岭矿区与矿化关系密切的乌兰坝岩体中浅褐黄色花岗斑岩、中粗粒花岗岩、灰褐色斑状花岗岩及深部钻孔揭露的细粒花岗岩测试结果分别为136.70±0.85Ma、144.1±1.5Ma、139.7±1.1Ma和144.82±0.81Ma,显示出由多阶段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的特征;乌兰楚鲁特岩体中浅褐灰色斑状花岗岩、含斑细粒花岗岩测年结果为141.9±1.2Ma、139.83±0.82Ma。根据锆石UPb测年的结果,得出两个岩体为同一次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的结论。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区内花岗岩类富SiO_2(75.50%~76.14%)、K_2O(4.38%~5.19%),贫Al_2O_3(12.25%~13.08%)、Ba(26.6×10^(-6)~164×10^(-6))、Sr(4.74×10^(-6)~46.0×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具明显铕负异常,δEu值为0.44~0.80,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显示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属性,表明其形成于伸展构造体系的造山后环境。本文根据对矿区及外围侵入岩年代学研究,结合矿区地质和前人研究成果,将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构造演化史概括为:古亚洲洋双向俯冲可能延续到晚石炭世;约从二叠纪开始,该区进入了碰撞造山阶段;中三叠世-二叠纪的构造岩浆事件与碰撞造山后陆壳加厚和拆沉作用有关,同时标志着中亚造山带演化的终止;170~230Ma为该区构造活动的平静期;进入侏罗纪-早白垩世(120~170Ma),该区受到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活动的远程影响;120Ma~今,鲜有关于岩体年龄的报道,据此我们认为该区域并未受到太平洋构造体系的强烈影响;并得出红岭铅锌矿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碰撞造山后陆壳伸展环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岩浆岩序列 动力学背景 大兴安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15
作者 邵军 李秀荣 杨宏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产在花岗岩体与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变质岩系的接触带内,是一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脉动活动特点,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总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者分别具有"...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产在花岗岩体与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变质岩系的接触带内,是一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脉动活动特点,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总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者分别具有"I"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的形成与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采用锆石U-Pb方法确定了岩浆岩的形成年龄,获得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92.8±2.5Ma、199.0±3.1Ma。研究认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造山后伸展作用 成矿年龄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翠宏山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脉型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鹤楠 任云生 +2 位作者 陆思宇 郝宇杰 杨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0-836,共17页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层状铜多金属矿体和受岩体及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了确定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文对与脉状铅锌矿体相关的英安岩开展了LA-ICP...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层状铜多金属矿体和受岩体及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了确定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文对与脉状铅锌矿体相关的英安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脉状铅锌矿体中金属硫化物开展了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英安岩中28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4.1±2.0Ma(MSWD=0.24),脉状铅锌矿石中4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6.8±9.0Ma(MSWD=2.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红太平矿床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末期。英安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轻稀土元素(LREEs)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59~8.28],存在弱的Eu异常(δEu=0.65~0.68);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和K)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为特征,表明原始岩浆应为壳-幔混源;脉状铅锌矿体中4件金属硫化物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为0.705954~0.707101(均值0.706390),表明脉型铅锌矿化与壳-幔混源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根据Rb-(Yb+Ta)及La/Yb-Th/Yb图解判别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红太平矿区英安岩及相关的脉型铅锌矿化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T3-J1)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硫化物Rb-Sr定年 脉状矿化 太平铜多金属矿床 吉林延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岭后铜多金属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划分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燕文 杨建领 +2 位作者 梁松松 殷荣超 张小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7-,共1页
建德岭后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钦杭成矿带浙西北段早年发现的典型矿床之一。由于对区内矿体形态、期次及其与岩浆岩的时空关系缺乏准确的认识,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一直存在争议。综合笔者近两年来的多次踏勘和室内研究,我们对岭后铜多金属矿... 建德岭后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钦杭成矿带浙西北段早年发现的典型矿床之一。由于对区内矿体形态、期次及其与岩浆岩的时空关系缺乏准确的认识,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一直存在争议。综合笔者近两年来的多次踏勘和室内研究,我们对岭后铜多金属矿床形成如下认识:(1)区内主矿体多发育在断裂带中,并受碳酸盐岩和岩浆岩联合控制。矿体与岩浆岩存在密切的空间关联。主矿体常与岩浆岩直接接触(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矿体形态 金属矿 地质特征 碎屑物质 碳酸盐岩 典型矿床 过渡带 主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南部几处重要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勘查工作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正 云飞 +3 位作者 肖伟 刘大文 元春华 韩九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7-465,共9页
本文对蒙古国南部白山铜-锌矿床、奥龙金矿床和乌兰铅-锌-银矿床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这3处矿床成矿理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进展做了简要总结,目的旨在进一步丰富我国跨境成矿带的理论研究水平,为在中蒙边境我国一... 本文对蒙古国南部白山铜-锌矿床、奥龙金矿床和乌兰铅-锌-银矿床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这3处矿床成矿理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进展做了简要总结,目的旨在进一步丰富我国跨境成矿带的理论研究水平,为在中蒙边境我国一侧寻找同类金属矿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工作 金属矿床 蒙古国 成矿理论 找矿 南部 --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岩体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艳丽 祝新友 +2 位作者 杨毅 程细音 李顺庭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9-170,共2页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交界处,地处华夏地块北部诸广山-万洋山隆起的北端,紧邻钦杭缝合带南侧,属于南岭锡钨多金属矿带的北部。沿钦杭缝合带及其两侧分布着柿竹园、香花岭、荷花坪、瑶岗仙、黄沙坪、芙蓉、姑...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交界处,地处华夏地块北部诸广山-万洋山隆起的北端,紧邻钦杭缝合带南侧,属于南岭锡钨多金属矿带的北部。沿钦杭缝合带及其两侧分布着柿竹园、香花岭、荷花坪、瑶岗仙、黄沙坪、芙蓉、姑婆山、新田岭、珊瑚等多处大型-超大型规模的钨锡铅锌多金属矿田(床)。多个大型矿床的分布与南岭区域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有密切关系,与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密切相关的便是矿区内的锡田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金属矿 诸广山 瑶岗仙 棋梓桥组 钨锡 万洋山 香花 液态不混溶作用 姑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进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万志 周军 +1 位作者 庄道泽 任燕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部署完成1∶20万区域化探76701km2、1∶50万区域化探73837km2,实现了该成矿带区域化探工作的全面覆盖,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系统地球化学资料。异常查证直接发现了维宝铅锌矿、黄羊... 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部署完成1∶20万区域化探76701km2、1∶50万区域化探73837km2,实现了该成矿带区域化探工作的全面覆盖,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系统地球化学资料。异常查证直接发现了维宝铅锌矿、黄羊岭锑矿等一批找矿信息,评价工作证实维宝铅锌矿已具中型规模,有大型远景;圈定的新疆东昆仑锑、西昆仑岔路口铅等规模巨大的元素富集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后续工作先后在黄羊岭地区发现锑矿床(点)14处,这是新疆第一个锑矿化集中区;在岔路口一带发现了多宝山、甜水海、宝塔山等铅锌矿、卡子勒铜银矿和一批矿产信息,使之成为新疆重要矿产勘查区。地球化学勘查效果显著,有力推动了西昆仑-阿尔金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阿尔金 区域化探 维宝 黄羊锑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