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平缓反倾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史文兵
李洪建
曾臻
梁风
王勇
-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1-888,共8页
-
基金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7)77号)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6-123-029)
+1 种基金
贵州省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项目(QXNYL[2017]0013)
贵州省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02号)资助
-
文摘
以赤水市旺隆边坡为工程实例,依据野外调查和地质分析成果建立平缓反倾红层边坡概念模型,并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贵州平缓反倾红层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旺隆边坡是砂泥岩不等厚互层的典型平缓反倾红层边坡,差异风化和降雨是主要的诱发因素。边坡的变形演化过程经历4个阶段:卸荷回弹、浅表生改造-局部变形、裂隙扩展延伸、裂隙贯通深部蠕滑。变形破坏机制根据不同变形阶段划分为3种不同形式:压缩-拉裂-倾倒、风化剥落-坠落、蠕滑-压致拉裂。
-
关键词
平缓反倾
红层边坡
变形破坏机制
数值模拟
-
Keywords
gently anti-inclined bedding
red-bed slop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近水平红层边坡变形破坏的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周应华
邵江
罗阳明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共2页
-
基金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红层软岩地区公路修建技术研究"
-
文摘
对水平砂泥岩互层状岩体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上覆岩层自重的作用下,砂泥岩因在水平方向产生不协调的应变而在交界面处产生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砂岩为拉应力;对泥岩为压应力。近水平红层边坡,对砂岩的拉应力作用在边坡中部产生拉裂缝,这种拉裂缝逐渐向坡体上部扩展,直至贯通出露地表,成为降水入渗通道,容易产生平推式滑坡。
-
关键词
近水平红层
边坡
变形破坏机制
红层边坡
近水平
机制分析
变形破坏
力学
反作用力
砂泥岩
-
分类号
U21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47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红层边坡风化过程的化学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王磊
李萼雄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地质系
-
出处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1-66,共6页
-
文摘
本文以广通─大理铁路红层边坡为例,在对红层边坡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说明了红层边坡的风化剥蚀特征;根据对红层岩石的化学分析,阐述了红层边坡风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风化进程。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风化剥蚀
化学分析
边坡
铁路
-
Keywords
slope in red
weathering and eroding
chemical analysis
-
分类号
U216.419.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红层边坡风化剥落过程的调查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钟凯
刘爱萍
谢强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路基工程》
2000年第4期53-56,共4页
-
文摘
以广(通)—大(理)线为背景,对铁路红层边坡剥蚀过程进行了调查和试验,对红层边坡风化剥蚀的时间过程作了描述,并对红层边坡的防护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风化剥蚀
铁路
调查
试验研究
-
分类号
U21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红层边坡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洋
毛文涛
王志佳
谢先当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路基工程》
2016年第5期73-77,92,共6页
-
基金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4007)
-
文摘
以研究红层边坡破坏机理为出发点,选择以河砂和重晶石粉为主要材料,碎石为辅助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多组试验。以砂石比(河砂质量/碎石质量)、砂粉比(河砂+碎石质量/重晶石粉质量)、重晶石粉的含量和含水率为控制因素,获得了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控制因素对容重和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按河砂∶重晶石粉∶水=12∶3∶1,碎石∶河砂∶重晶石粉∶水=4∶9∶4∶1质量比调配泥岩和砂岩的配合比方案,可以满足模型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要求,且该新型材料具有组分简单、成本低廉、模型制作便捷等优点。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
破坏机制
-
Keywords
red bed slope
similar material
model test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failure mechanism
-
分类号
TU411.9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西南红层边坡分类及加固防护理念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智猛
邱恩喜
龚富茂
-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
出处
《路基工程》
2021年第2期9-14,共6页
-
基金
企业科研项目:西南地区红层泥岩道路工程特性及修建技术研究项目(KYY2019140(19-20))。
-
文摘
通过对西南地区红层边坡的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和破坏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归纳总结为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和基覆二元结构四大类,层状结构进一步细分为五个亚类;红层边坡破坏形式划分为顺层滑动破坏、软弱互层破坏、楔形体破坏、倾倒破坏、风化剥落和坡面冲蚀六类;针对红层特性,对红层边坡的加固防护提出了放缓边坡、分格排水、植被保墒工程措施,实践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有机结合的理念。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岩体结构
破坏形式
加固防护
生态防护
-
Keywords
red-bed slope
rock mass structure
destructional form
reinforcement protec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U213.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广东省红层边坡病害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6
- 7
-
-
作者
曾帅
万军利
张玉芳
向润泽
-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115,123,共4页
-
文摘
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红层的工程特点、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及破坏模式。通过典型工点剖析,得出红层边坡病害特点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红层边坡设计时抗剪强度应偏保守取值并重视边坡排水。红层边坡破坏模式与岩体结构密切相关,降雨起重要作用。多次分段钢花管注浆作为一种新型边坡治理技术,可有效改善红层岩土工程性质,对此类边坡治理效果良好。
-
关键词
公路路基
防治技术
现场试验
红层边坡
岩体结构
钢花管注浆
-
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Control technique
Field test
Red layer slope
Rock mass structure
Perforated steel pipe grouting
-
分类号
U213.15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对红层边坡长期稳定性的一些认识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李学山
侯书奇
-
机构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天津电力设计院
-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3-14,共2页
-
文摘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常会遇到红层边坡。考虑到一些重要工程的重要性、持久性以及红层遇水崩解泥化的特点,红层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在勘察设计中必须给予考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一些泥化红层的强度试验,认为水对红层边坡稳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红层的强度随着时间不断降低,其降低分为4个阶段:①初次浸水崩解阶段;②崩解泥化阶段;③应变软化阶段;④残余阶段。红层完全泥化后的残余强度远小于完整时的强度,成为边坡中的软弱带,且泥化红层渗透系数低,易阻水致使孔隙水压力上升,演化成为滑带。故红层边坡设计中,不仅应注意排水,还要合理地选择抗剪强度。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崩解泥化
长期强度
-
分类号
U2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开挖方式对缓倾红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刘洪瑜
张玉芳
李嘉明
侯李杰
李健
-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101,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4902)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P2018G001)。
-
文摘
缓倾红层边坡易在开挖施工扰动下发生灾害。本文以云南一边坡为例,分析该类边坡特征,建立边坡简化模型计算不同开挖方式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开挖高度、开挖进尺、开挖角度对缓倾红层边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挖高度的增加坡体稳定性逐渐下降,但是当开挖高度达到中部夹层以下时,坡体稳定性不再发生变化;随着开挖角度的增大,坡体临空面角度增大,坡体稳定性也逐渐降低;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加,坡体应力曲线弯曲程度逐渐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也随之减小,坡体稳定性增强。
-
关键词
公路路基
开挖方式
数值计算
缓倾红层边坡
稳定性分析
-
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excavation method
numerical calculation
gently inclined red bed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
分类号
U416.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新建天陇铁路红层路堑边坡特征和防护研究
- 10
-
-
作者
刘春刚
-
机构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勘察》
2025年第2期121-128,135,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C1504904)。
-
文摘
为研究甘肃地区红层岩体水敏劣化和对松弛劣化特性对于路基工程影响,对新建天陇铁路不同类型红层路堑边坡进行地质力学模型划分,并从细观层面研究不同地质年代红层岩体物理力学特性;探究红层岩体路堑边坡在开挖卸荷和雨水软化两个致灾因子影响下破坏模式,从而针对性采用不同设计思路和风险防范方法。研究表明,红层岩体地质年代和成因对红层岩体力学性质影响很小;在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下,红层岩体力学强度会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同时会加剧浅表层红层岩体的风化和剥落;开挖卸荷是红层路堑边坡破坏主要原因,无论是顺层边坡还是反倾边坡,开挖卸荷改变整个边坡应力分布,导致坡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边坡失稳。为防止浅表层风化及破坏,需对红层岩体边坡坡面进行加固和防护。
-
关键词
铁路
路基
红层边坡
力学模型
水敏劣化
松弛劣化
-
Keywords
railway
subgrade
red-bed slope
mechanical model
water-sensitive degradation
relaxation degradation
-
分类号
U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 11
-
-
作者
周锋
蒲黍絛
王海勇
-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山西建筑》
2025年第5期71-77,93,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18YFC1504901)。
-
文摘
为研究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的致灾机理,采用基于颗粒流模型的相似材料和双向正梯形(前视)模型装置,针对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在干湿循环、浸水软化和路堑开挖工况模拟条件下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展现其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其在开挖卸荷及强度劣化下的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路堑开挖后,坡体卸荷效应明显,前部出现楔形体破坏,后缘拉裂缝逐渐扩大,随着干湿循环的进行,坡体首先沿上层泥岩软弱层滑移,并牵引着坡体后缘继续发生拉裂,随后滑裂面延伸至下层泥岩软弱面,由此发生大规模滑坡,滑面呈步进台阶状,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致灾机理主要体现为红层软岩在岩层面顺倾条件下历经开挖卸荷和水岩耦合的成灾作用过程而呈现松弛劣化和水敏劣化的灾变演化规律。
-
关键词
顺倾红层路堑边坡
模型试验
松弛劣化
水敏劣化
坡体开挖
-
Keywords
dip red-bed cutting slope
model test
relaxation deterioration
water-sensitive deterioration
slope excavation
-
分类号
TU413.6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红层路堑边坡二次开挖过程稳定性研究
- 12
-
-
作者
罗洪鑫
叶宽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湖南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
文摘
依托四川红层地区成南高速公路扩建项目,选取项目沿线分布最广的典型边坡,基于软件FLAC^(3D)建立边坡二次开挖动态过程分析模型,分析在边坡扩挖不同阶段安全系数、塑性区、剪应力增量及位移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合边坡地层岩性分析扩挖过程中的失稳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评价锚杆支护对于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扩挖过程中边坡稳定性先增大后减小,且安全系数始终>1,边坡在施工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状态;随着开挖进行,塑性区主要出现在泥化夹层中,施加锚杆支护对于塑性区分布具有改善作用;二级边坡坡脚处的结构面对于边坡二次开挖的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均具有控制作用。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二次开挖
FLAC^(3D)
施工过程稳定性
-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对门山红层滑坡稳定性的离散元数值分析
- 13
-
-
作者
童建军
邵海卫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土木工程系
西安铁路局宝鸡工务段
-
出处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2,共2页
-
基金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60101)。
-
文摘
以峨眉山景区公路对门山滑坡群为例,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分析了红层边坡在降雨前后的稳定性,其安全系数均大于1.2,但应控制岩层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以利于滑坡体稳定。
-
关键词
红层边坡
离散元
稳定性
-
分类号
U21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第三系红层滑坡机理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7
- 14
-
-
作者
刘世雄
冯君
刘东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路基工程》
2009年第6期174-176,共3页
-
基金
青海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XB2007034)
-
文摘
通过对河谷分级下切的模拟试验表明,在下切过程中,雨水入渗对滑坡前级和上层滑带有明显影响,河谷下切导致坡体牵引式下滑。河谷下切引起坡体卸荷松弛(第一次强度衰减)以及临空面的出现是滑坡发生的基础,水的作用造成岩体强度软化(第二次强度衰减)是滑坡发展的直接原因,即红层泥岩的两次强度衰减直接促成了滑坡的形成和发展。
-
关键词
第三系红层软岩边坡
物理模型
变形
河谷下切
-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O4-4
[理学—物理]
-
-
题名顺倾结构面红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17
- 15
-
-
作者
张玉芳
廖小平
李嘉明
马贤杰
-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矿业学院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76,86,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4901)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P2018G001)。
-
文摘
含顺倾结构面的红层岩质边坡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边坡失稳问题。本文以东南地区一公路红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边坡的致灾因子,并针对该边坡沿顺倾结构面的滑动破坏模式,提出坡脚堆载反压、刷方减载、夯填裂缝、设置排水工程和锚固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建立滑坡模型,采用室内试验法、反算法和极限平衡法确定滑面计算参数和滑坡推力,并对治理措施实施过程中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验算,论证治理措施的可行性。监测数据表明,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
关键词
公路路基
稳定性分析
红层岩质边坡
顺倾结构面
致灾因子
破坏模式
-
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stability analysis
red-bed rock slope
dipping structural plane
disaster causing factor
failure mode
-
分类号
U416.16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18.5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红层路堑边坡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赵琳
秦柳江
-
机构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交通技术》
2012年第5期15-17,共3页
-
文摘
红层地质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文章以红层路堑边坡发生滑坡的典型工点为例,分析其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覆盖层为松散层、内部为砂岩和泥岩互层的结构中,采用清方、网喷、锚索、防排水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红层路堑边坡
滑坡
综合治理
-
Keywords
subgrade engineering
red-bed cutting slope
landslid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
分类号
U418.5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红层地区公路路堑边坡绿化治理方案优选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张瑜
李茂山
-
机构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2年第4期51-54,共4页
-
文摘
临夏盆地新近系红层路堑边坡岩体,遇水易软化、膨胀和崩解。具有这种工程地质特性的岩体坡面,传统的撒播草籽、喷播植草治理方案,生态恢复较为困难。采用传统的框格梁植生袋植草和新型生态喷浆植草方案对其进行边坡绿化治理设计,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生态喷浆植草治理方案更为经济合理且能够适应当地的地质环境。优选的边坡绿化及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可为新近系红层地区的工程边坡绿化及生态恢复治理提供依据和借鉴的实践经验。
-
关键词
红层路堑边坡
喷浆植草
模糊综合评判法
边坡绿化
-
分类号
U417.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S731.8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