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红学史观方法论及甲戌本凡例楔子评点——脂评甲戌本评点系列1 被引量:2
1
作者 木斋 《云梦学刊》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红楼梦》的全面破译需要采用大红学史观给予全方位的观照,脂评《石头记》—《红楼梦》是三位作者接力合作的产物,先后经历石头所著之原稿《石头记》、曹雪芹撰写之《风月宝鉴》、脂砚斋自己撰写之《红楼梦》。脂评的本质是该书新老作... 《红楼梦》的全面破译需要采用大红学史观给予全方位的观照,脂评《石头记》—《红楼梦》是三位作者接力合作的产物,先后经历石头所著之原稿《石头记》、曹雪芹撰写之《风月宝鉴》、脂砚斋自己撰写之《红楼梦》。脂评的本质是该书新老作者之间的通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史观方法论 凡例 脂砚斋 石头 曹雪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学史研究的“四维三层”模式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经义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3,共8页
文章以红学史论著为例,从“术”的层面对红学史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在红学史研究与撰写过程中呈现出了“四维三层”模式,即时间、流派、学者、传播四个维度和收集红学史料、综述各家观点、历史状貌评判三个层次,并明确了“术”与“学... 文章以红学史论著为例,从“术”的层面对红学史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在红学史研究与撰写过程中呈现出了“四维三层”模式,即时间、流派、学者、传播四个维度和收集红学史料、综述各家观点、历史状貌评判三个层次,并明确了“术”与“学”对红学史呈现的影响,从而为红学史著作的撰写与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学史 四维三层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于开拓草创红学史,坚持不懈探索方法论——论郭豫适先生的红学研究
3
作者 高玉海 《曹雪芹研究》 2021年第4期141-158,共18页
郭豫适深受鲁迅当年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与启发,以其《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开启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史的先河。其评述红学人物和史料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评原则。在评价红学人物的功过是非上不断... 郭豫适深受鲁迅当年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与启发,以其《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开启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史的先河。其评述红学人物和史料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评原则。在评价红学人物的功过是非上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在对新旧索隐派研究方法的批评上则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豫适 红楼梦 红学史 索隐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红学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桂琼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65,共17页
目前有关香港红学史的研究还存在资料不全面、研究范围不明确、时间覆盖面狭窄等问题,未能全面地展示香港红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拟从文献书目整理、文选编纂、研究著述三方面,回顾香港红学史研究,探讨其中未及细论或有待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 香港 红学史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红学”的历史地位
5
作者 严云绶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11-112,共2页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刊行,掀开了“新红学”历史的第一页,直到1954年,新红学始终是红学园地上的主要潮流。我们把红学史上的1921年到1954年称之为新红学时期。在新红学出现以前,旧红学中的索隐派在《红楼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刊行,掀开了“新红学”历史的第一页,直到1954年,新红学始终是红学园地上的主要潮流。我们把红学史上的1921年到1954年称之为新红学时期。在新红学出现以前,旧红学中的索隐派在《红楼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压倒优势,使红学陷于停滞状态。新红学以收集的确凿史料,考证的确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索隐派 红学 红楼梦 考证 红学史 自叙传说 曹雪芹 地位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建忠著《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出版
6
《曹雪芹研究》 2021年第4期136-136,共1页
赵建忠著《红学流派批评史论》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结项优秀成果。作者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为《红学流派批评史论... 赵建忠著《红学流派批评史论》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结项优秀成果。作者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为《红学流派批评史论》作序。以往红学史专著或具有红学史性质的著述,主要是以红学历史分期、红学人物、红学方法论、国别红学为本位,体例不一,论述侧重点各异,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总结了其视野所及之红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楼梦学会 红学流派 张庆善 天津师范大学 中华书局出版 红学史 建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学”别一境界的开拓——论刘再复“第二人生”的《红楼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古大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25-30,共6页
刘再复"第二人生"的《红楼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独具的特色:源于个体生命需求和灌注主体生命体验的研究;独树一帜的"悟证"研究方法 ;横跨中西、博古通今的"大观"研究视野;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 刘再复"第二人生"的《红楼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独具的特色:源于个体生命需求和灌注主体生命体验的研究;独树一帜的"悟证"研究方法 ;横跨中西、博古通今的"大观"研究视野;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内容和观点。刘再复的《红楼梦》研究开拓了"红学"的别一境界,推动了"红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再复 《红楼梦》研究 红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的批评——1954年“红学运动”的学术价值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玄 段江丽 《曹雪芹研究》 2014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1954年的"红学运动",是建国以后政治第一次大规模地介入学术。这场运动有着政治、历史层面上深层次的原因,对此后的红学乃至整个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利于正确理解这场运动中存在的学术价值。... 1954年的"红学运动",是建国以后政治第一次大规模地介入学术。这场运动有着政治、历史层面上深层次的原因,对此后的红学乃至整个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利于正确理解这场运动中存在的学术价值。这场运动中提出基于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红楼梦》思想和内容的研究。如果将1954年"红学运动"置于红学史中来看,在学术层面,这场运动是理解学术与学术批评的一个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红学史 红学运动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学新论争漫评
9
作者 孔繁 刘洪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6-22,共7页
一巴尔扎克在《艺术论》里说:艺术家和学问家们的'极端自尊',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激烈争论,甚至是'相互攻诘',是各有'坚定信念'的表现,他们之间那种被称为'妒忌'的表现,也是他们对艺术... 一巴尔扎克在《艺术论》里说:艺术家和学问家们的'极端自尊',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激烈争论,甚至是'相互攻诘',是各有'坚定信念'的表现,他们之间那种被称为'妒忌'的表现,也是他们对艺术和学问的'高度热情'所致,而且也由此助增其才华;这种过程之后,真理和'真正的感情'又会把他们'凝聚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红楼梦 悲剧性 中华文化 红学史 健康发展 巴尔扎克 学术 文学 胡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堪风雨助凄凉——纪念王佩璋先生逝世50周年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庆善 《曹雪芹研究》 2016年第4期89-94,共6页
王佩璋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青年红学家,她不仅作为俞平伯先生的助手留名于红学史,更以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红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是首位目验国图藏本《懋斋诗钞》后与影印本比对校勘而进行编年研究者,也是较早对程甲、程乙本的... 王佩璋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青年红学家,她不仅作为俞平伯先生的助手留名于红学史,更以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红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是首位目验国图藏本《懋斋诗钞》后与影印本比对校勘而进行编年研究者,也是较早对程甲、程乙本的版本特征、摆印情况考证研究者,同时就《红楼梦》的思想内容、脂批批者、后四十回等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王佩璋在红学史上的贡献值得肯定、研究和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佩璋 俞平伯 红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是平生会心事——蔡元培和他的《石头记索隐》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怀明 《曹雪芹研究》 2017年第4期87-105,共19页
蔡元培研究《红楼梦》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他受到陈康祺《郎潜纪闻》的启发和影响,出于个人兴趣而撰写《石头记索隐》,并没有反清排满的政治动机。此后他不断补充材料,进行修订。蔡元培将以往片言只语的简单猜谜发展成较为完整系统的... 蔡元培研究《红楼梦》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他受到陈康祺《郎潜纪闻》的启发和影响,出于个人兴趣而撰写《石头记索隐》,并没有反清排满的政治动机。此后他不断补充材料,进行修订。蔡元培将以往片言只语的简单猜谜发展成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归纳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索隐式研究法,代表着20世纪初红学研究的另一条发展道路。1921年与胡适的论战虽然处于下风,但蔡元培仍颇为坚定地保留着自己的意见。在《石头记索隐》之外,他还从其他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评述,时有精彩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红楼梦 石头记索隐 红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楼梦》研究的自然范畴及意义
12
作者 马经义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本文以《红楼梦》研究的自然现实状态为基础,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为维度,以研究的事实存在为描述对象,将《红楼梦》研究划分为"内核""外延""辅助""应用""红学史"五大自然范畴。进而... 本文以《红楼梦》研究的自然现实状态为基础,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为维度,以研究的事实存在为描述对象,将《红楼梦》研究划分为"内核""外延""辅助""应用""红学史"五大自然范畴。进而分别探讨内核范畴研究的原始意义、外延范畴研究的文化意义、辅助范畴研究的文献意义、应用范畴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红学史范畴研究的反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学史 自然范畴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13
作者 吴可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年第2期387-391,共5页
新近由夏薇翻译,三联出版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以下简称《原型与寓意》)一书,可谓姗姗来迟,因为这本中文世界的新书其实是四十多年前的旧作。有意思的是,根据夏薇译后记的说法,“红学界许多同仁虽然也都听说过这本书,红... 新近由夏薇翻译,三联出版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以下简称《原型与寓意》)一书,可谓姗姗来迟,因为这本中文世界的新书其实是四十多年前的旧作。有意思的是,根据夏薇译后记的说法,“红学界许多同仁虽然也都听说过这本书,红学史著作及关于海外红学研究的文章中虽然也都早已为其留置一席之地,”可以说,这是一本中文世界的“传说”之书。其先声夺人之势,在出场方式上,倒是与所研究对象《红楼梦》中的一钗,即王熙凤颇有些类似。但何以竟会迟到如此之久呢?此中缘由译者没有分解,或许是因为原因太过明显--更为中文世界读者熟悉的是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初版于1996年,并在2018年再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寓意 原型 红学研究 中国叙事学 世界 中文 红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画册、《“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红楼梦〉文化十人谈》出版
14
作者 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21年第2期98-98,F0002,共2页
日前,《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画册、《"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红楼梦〉文化十人谈》出版。三书是2019年-2020年"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 日前,《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画册、《"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红楼梦〉文化十人谈》出版。三书是2019年-2020年"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及十场"《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讲座的学术总结,是对二百年红学史的一次概括与回顾,集合了当下曹红学领域具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继往开来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展 《红楼梦》 学术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曹雪芹 红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