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透过型尼龙多孔膜的制备及光热性能
1
作者 朱方龙 冯倩倩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5-2224,共10页
以甲酸为溶剂、聚己内酰胺(PA 6)为高分子聚合物基体、无机纳米粒子为填料,通过非溶剂相分离(NIPS)方法分别制备纯PA 6膜及无机粒子-PA 6复合膜,并对膜的结构和光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的凝固浴质量分数范围内,凝固浴质... 以甲酸为溶剂、聚己内酰胺(PA 6)为高分子聚合物基体、无机纳米粒子为填料,通过非溶剂相分离(NIPS)方法分别制备纯PA 6膜及无机粒子-PA 6复合膜,并对膜的结构和光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的凝固浴质量分数范围内,凝固浴质量分数越大,PA 6膜的表层孔隙数量越多,太阳光谱反射率越大,但凝固浴质量分数对PA 6膜总体孔隙的孔径及分布影响不明显,人体热辐射波段范围内(7~14μm)的红外透过率变化不大。与纯PA 6膜相比,添加无机粒子后可使膜的表层变得更粗糙,可见光谱反射率提高,中远红外波段透过率下降;掺杂纳米SiO_(2)粒子后,膜的界面纳米尺度孔数量增多,且50nm粒径的SiO_(2)粒子明显降低了膜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透过 尼龙 多孔膜 光热性能 无机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PCVD法大尺寸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制备及红外透过率(英文)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博 韩柏 +3 位作者 吕宪义 李红东 汪剑波 金曾孙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49,共5页
采用微波PCVD方法制备出直径50mm膜厚300μm的大尺寸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在甲烷体积分数2%的条件下制备的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经过两面抛光后在500cm-1~4000cm-1红外波段范围内红外透过率达到70%,但是其生长速率只有1μm/h^2μm/h。在... 采用微波PCVD方法制备出直径50mm膜厚300μm的大尺寸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在甲烷体积分数2%的条件下制备的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经过两面抛光后在500cm-1~4000cm-1红外波段范围内红外透过率达到70%,但是其生长速率只有1μm/h^2μm/h。在体积分数4%甲烷浓度下制备的自支撑透明金刚石膜,其生长速率达到7μm/h^8μm/h,经过两面抛光之后膜厚为260μm的金刚石膜的在500cm-1~4000cm-1红外波段范围内红外透过率达到60%左右,而且膜中心和边缘区的红外透过率基本相同。这些结果为大尺寸金刚石厚膜在红外窗口上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PCVD 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 红外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红外透过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黑立富 闫雄伯 +6 位作者 朱瑞华 陈良贤 刘金龙 魏俊俊 廉伟艳 张荣实 李成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由于金刚石具有低吸收和优异的力学与导热性能使其成为长波(8~12μm)红外光学窗口材料的重要选择。对于许多极端条件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光学性质至关重要。应用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法制备光学级金刚石自支撑... 由于金刚石具有低吸收和优异的力学与导热性能使其成为长波(8~12μm)红外光学窗口材料的重要选择。对于许多极端条件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光学性质至关重要。应用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法制备光学级金刚石自支撑膜进行变化温度的红外光学透过性能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仪检测CVD金刚石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特征和红外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27℃时金刚石膜长波红外8~12μm之间的平均透过率达到65.95%,在500℃时8~12μm处的平均透过率为52.5%。透过率下降可分为3个阶段。对应于透过率随温度的下降,金刚石膜的吸收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金刚石自支撑膜表面状态的变化,对金刚石膜光学性能的影响显著大于内部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 金刚石自支撑膜 高温红外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幕激光和红外透过率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明 范东启 殷纯永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分析了烟幕激光透过率与红外透过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利用相邻波段红外透过率推算同样光学路径激光透过率的多项式拟合方法,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特定波长的激光透过率与相应红外波段透过率利用二项式拟合,其透过率计算误差在3%以内.
关键词 烟幕 烟幕透过 激光透过 红外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_2-ZnCl_2-BaO-NaF玻璃系统的结构及中红外透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家禄 张军杰 +2 位作者 赖杨琼 胡丽丽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卤碲酸盐玻璃:(80-x)TeO2-15ZnCl2-xBaO-5NaF(x=30、20、10、0mol%),对玻璃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透过光谱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拉曼光谱分析研究了玻璃组分含量的变化对玻璃结构和...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卤碲酸盐玻璃:(80-x)TeO2-15ZnCl2-xBaO-5NaF(x=30、20、10、0mol%),对玻璃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透过光谱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拉曼光谱分析研究了玻璃组分含量的变化对玻璃结构和红外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aO含量的增加,玻璃在红外波段透过率显著增加,并且红外透过截止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本文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了机理性的研究探讨.同时,通过在熔制过程中通入高纯O2,以及引入适量的卤化物有效地除去玻璃中的[OH]基团,使玻璃的红外透过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种新型的氧卤碲酸盐玻璃在中红外区域有较高的透过(≥80%),中红外波段透过截止波长达6.5μm,是一种红外透过性能优良的光学玻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卤碲酸盐玻璃 红外透过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红外透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法荟 林红 +3 位作者 李俊峰 雷牧云 李祯 李建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7-421,共5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镁铝尖晶石(以下简称"尖晶石")粉末,掺入0~2.5wt%的LiF,经球磨后,测试混合粉末的物相组成.采用热压(HP;32 MPa/1550℃)及热压结合热等静压(HP/HIP;热等静压工艺条件为150 MPa/1700℃)工艺制备出尖晶石透明陶瓷...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镁铝尖晶石(以下简称"尖晶石")粉末,掺入0~2.5wt%的LiF,经球磨后,测试混合粉末的物相组成.采用热压(HP;32 MPa/1550℃)及热压结合热等静压(HP/HIP;热等静压工艺条件为150 MPa/1700℃)工艺制备出尖晶石透明陶瓷.分析测试了掺入不同LiF的尖晶石陶瓷的结构和红外透过率,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或ICP)方法测定了LiF掺杂后的粉料和透明陶瓷中的Li离子含量.实验显示,LiF的加入促进了尖晶石晶粒长大和气孔的排除,并促进了尖晶石陶瓷烧结的致密化进程.添加1.0wt%~1.5wt%LiF的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最高的红外透过率.LiF在尖晶石陶瓷中形成残余物质,添加过量的LiF对尖晶石陶瓷的光学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镁铝尖晶石 LIF 红外透过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红外透过率推断CdZnTe晶片的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国强 介万奇 华慧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9-472,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性能各异的多个CdZnTe晶片的红外透过率 .研究表明 ,红外透过率的大小可以定性反映CdZnTe晶片的性能 :红外透过率越高的晶片 ,其成分偏离越小 ,位错密度越低 ,电阻率越高 .根据红外透过率大小随着波数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性能各异的多个CdZnTe晶片的红外透过率 .研究表明 ,红外透过率的大小可以定性反映CdZnTe晶片的性能 :红外透过率越高的晶片 ,其成分偏离越小 ,位错密度越低 ,电阻率越高 .根据红外透过率大小随着波数的变化 ,红外透过率图谱可以分为 4种 ,每一种图谱对应着具有不同性能的CdZnTe晶片 .从晶片对红外光的吸收机理出发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透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碲锌镉晶体 位错密度 半导体材料 吸收率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薄膜对蓝宝石红外透过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3
8
作者 冯丽萍 刘正堂 李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9-533,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SiO2薄膜,测试了镀膜前后蓝宝石试样的红外透过率,测试并分析了镀膜与未镀膜蓝宝石试样在高温及雨蚀后的红外透过性能.结果表明,蓝宝石衬底上镀SiO2膜后红外透过率明显提高;在高温下,SiO2...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SiO2薄膜,测试了镀膜前后蓝宝石试样的红外透过率,测试并分析了镀膜与未镀膜蓝宝石试样在高温及雨蚀后的红外透过性能.结果表明,蓝宝石衬底上镀SiO2膜后红外透过率明显提高;在高温下,SiO2薄膜依然具有很好的增透作用,镀膜蓝宝石试样的平均透过率明显高于未镀膜蓝宝石试样的平均透过率;雨蚀测试后,镀膜蓝宝石试样的平均透过率损失很小,镀膜蓝宝石的红外透过率明显高于未镀膜蓝宝石的红外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红外透过 SIO2薄膜 雨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退火研究ZnGeP_2晶体中点缺陷与红外透过率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江 朱世富 +6 位作者 赵北君 赵欣 陈宝军 何知宇 杨慧光 孙永强 张羽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72-375,共4页
以富P2‰配比合成的ZnGeP2多晶为原料,用改进的Bridgman法生长出外观完整的单晶体。霍尔效应和I-V曲线表明,生长的ZnGeP2晶体属于p型半导体,电阻率为7.5×106Ω.cm。经定向切割后,得到10mm×10mm×2mm的ZnGeP2晶片,分别置... 以富P2‰配比合成的ZnGeP2多晶为原料,用改进的Bridgman法生长出外观完整的单晶体。霍尔效应和I-V曲线表明,生长的ZnGeP2晶体属于p型半导体,电阻率为7.5×106Ω.cm。经定向切割后,得到10mm×10mm×2mm的ZnGeP2晶片,分别置于高纯红磷和ZnGeP2同成分粉末的氛围,在550℃进行退火处理。结果表明,P气氛中退火,晶片红外透过率的提高不明显;而在ZnGeP2粉末包裹氛围中退火,晶片的红外透过率在短波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提高,在2~10μm波段则提高到近60%左右,说明VZ-n对该条件下生长的ZnGeP2单晶红外透过率影响较大,而V0P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锗锌 点缺陷 退火 红外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影响碲锌镉晶片红外透过率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海燕 邵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8-351,共4页
文章主要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傅立叶光谱仪、红外显微镜、X光回摆曲线和形貌像的分析手段结合磨抛、腐蚀的工艺对影响碲锌镉红外透过率的因素及其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碲锌镉 红外透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宝石基底转移石墨烯的中波红外透过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全 汪岳峰 魏大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5-699,共5页
利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并分别转移一层和三层至蓝宝石基底表面。采用共焦拉曼光谱仪对样片表面多点进行测量,以表征不同位置转移石墨烯的层数、缺陷与连续性。考虑石墨烯在红外波段的自由载流子吸收和... 利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并分别转移一层和三层至蓝宝石基底表面。采用共焦拉曼光谱仪对样片表面多点进行测量,以表征不同位置转移石墨烯的层数、缺陷与连续性。考虑石墨烯在红外波段的自由载流子吸收和泡利阻塞效应,计算得到光电导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石墨烯样品中波红外(3~5μm)透过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在中波红外存在明显的泡利阻塞效应。实测的单层石墨烯中波红外相对透过率为98.5%,明显高于可见区域。三层石墨烯的相对透过率也与仿真结果相仿。由此可见,石墨烯将有望弥补ITO在中波红外透明窗口电磁屏蔽应用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红外透过光谱 蓝宝石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1-x)Mn_xTe晶体衬底的红外透过性能
12
作者 张继军 王林军 +7 位作者 闵嘉华 施凌云 黄健 秦凯丰 施朱斌 唐可 梁小燕 夏义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研究了生长态和退火后Cd1-xMnxTe晶片的吸收边和红外透过性能.Cd1-xMnxTe晶体采用垂直Bridgman法生长,获得面积为30 mm×40 mm的(111)面Cd1-xMnxTe单晶片;晶片在Cd气氛下退火.近红外光谱表明,吸收边的截止波长反映晶片的Mn含量范围... 研究了生长态和退火后Cd1-xMnxTe晶片的吸收边和红外透过性能.Cd1-xMnxTe晶体采用垂直Bridgman法生长,获得面积为30 mm×40 mm的(111)面Cd1-xMnxTe单晶片;晶片在Cd气氛下退火.近红外光谱表明,吸收边的截止波长反映晶片的Mn含量范围为0.1887≤x≤0.2039,其中轴向成分波动差值约为0.0152,径向成分波动差值约为0.0013;x=0.2的Cd1-xMnxTe晶体吸收边的吸收系数变化范围为2.5~55 cm-1;退火后,晶体的吸收边位置没有变化,表明晶片中Mn含量未受到退火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透射光谱表明,晶片在红外光波数为4000~500 cm-1范围的红外透过率为45%~55%;退火后,晶片的红外透过率提高到61%以上,接近理论值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碲镉汞外延衬底 吸收边 红外透过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的高红外透过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力军 张贵锋 +2 位作者 刘正堂 许念坎 郑修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65-566,共2页
类金刚石薄膜最主要应用在光学领域,尤其在红外领域,它非常适合于作红外窗口材料的增透兼保护膜。本文采用电容耦合射频外加直流设备,裂解碳氢化合物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采用平板式电极,衬底样品... 类金刚石薄膜最主要应用在光学领域,尤其在红外领域,它非常适合于作红外窗口材料的增透兼保护膜。本文采用电容耦合射频外加直流设备,裂解碳氢化合物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采用平板式电极,衬底样品放在阴极极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 薄膜 红外透过
全文增补中
高红外透过性UHMWPE/锦纶复合微孔织物的制备
14
作者 代文月 刘蓉 +3 位作者 于俊荣 王彦 诸静 胡祖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3,共6页
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ltrahig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溶解后与锦纶6网格布热压复合,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得UHMWPE/锦纶复合微孔织物。研究了UHMWPE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对复合织物厚度、水通量、透气... 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ltrahig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溶解后与锦纶6网格布热压复合,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得UHMWPE/锦纶复合微孔织物。研究了UHMWPE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对复合织物厚度、水通量、透气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复合织物对紫外光、可见光及红外光的透过性能,计算了复合织物对人体发射红外波段范围内的红外透过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HMWPE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万或400万,质量分数为5%~10%时,其与锦纶6网格布复合形成的微孔织物在波长7~14μm内的加权平均红外透过率达95%以上,且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满足服用织物需要的力学性能,同时,该复合织物对紫外光和可见光均有较好的遮蔽性能,可用作凉爽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锦纶6网格布 复合微孔织物 透气性 红外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晕对红外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测量的影响
15
作者 吴逸平 金尚忠 +7 位作者 窦苡 李四维 王学新 胡铁力 何玉兰 俞兵 张云龙 尤越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8-1244,共7页
在基于回返法的红外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中,光阑等元件的位置在测量时会对红外镜头测量光谱透过率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渐晕模型,对测试系统的测量段光束的渐晕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光阑等元件放置在不同位置处产生的渐... 在基于回返法的红外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中,光阑等元件的位置在测量时会对红外镜头测量光谱透过率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渐晕模型,对测试系统的测量段光束的渐晕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光阑等元件放置在不同位置处产生的渐晕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保持空测和实测的相对渐晕一致,可以有效减小渐晕变化对红外镜头透过率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镜头透过 回返法 透过率测试系统 光阑渐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软件计算的红外大气透过率和实测值比较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秀红 魏合理 +1 位作者 吕炜煜 朱文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初步完成了一套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的研制,它是一套基于我国大气模式的采用独特算法的大气辐射传输软件,可用来较快速地计算大气光谱透过率、大气热辐射、大气散射辐射和太阳直接辐照度,光谱分辨率为1cm-1。利用中近红外傅里叶光谱辐... 初步完成了一套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的研制,它是一套基于我国大气模式的采用独特算法的大气辐射传输软件,可用来较快速地计算大气光谱透过率、大气热辐射、大气散射辐射和太阳直接辐照度,光谱分辨率为1cm-1。利用中近红外傅里叶光谱辐射计FTIR测得的水平红外大气透过率来验证CART软件计算水平路径上红外大气透过率的精度。比较结果表明:CART软件计算的水平大气透过率和实测值的误差最大小于0.1,均方根大约为0.04。这可以说明CART软件计算水平红外大气透过率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红外大气透过 FTIR 实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剂球形颗粒分散系红外热透过率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俐 毕岗 +2 位作者 黄敏 丁金婷 陈国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36-139,143,共5页
根据气凝胶遮光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首次提出用多体散射理论计算其遮光剂球形颗粒分散体系的红外热透过率。通过分析小角度近似和多次散射因子对比尔-朗伯定律中散射传递函数的影响,建立了气凝胶遮光剂复合材料前向散射透过率的... 根据气凝胶遮光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首次提出用多体散射理论计算其遮光剂球形颗粒分散体系的红外热透过率。通过分析小角度近似和多次散射因子对比尔-朗伯定律中散射传递函数的影响,建立了气凝胶遮光剂复合材料前向散射透过率的计算方法,编写计算程序,对SiO2气凝胶中遮光剂为SiC和ZrO2的两种材料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验允许的范围内,遮光剂质量分数越大、材料厚度越大,复合材料隔热效果越好;在遮光剂质量分数和材料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复折射率的影响,不同的遮光剂材料有不同的最佳制备半径,SiC和ZrO2遮光剂球形颗粒的最佳制备半径分别为1.2μm和0.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遮光剂 多体散射理论 红外透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融指数聚乙烯母粒的制备及其红外透射熔喷材料的可纺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义慧 张宇静 +5 位作者 邓辉话 邓庆辉 陈浩锵 张须臻 于斌 朱斐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针对现有的聚乙烯(PE)原料熔体流动性能差、熔融指数低、熔喷成纤困难等问题,以纺丝级线性低密度PE为原料,采用低分子质量聚乙烯蜡(PEW)增塑和催化断链降解协同法,制备了多系列熔喷用高熔融指数聚乙烯(HMI-PE)母粒,分别对其熔体的流变... 针对现有的聚乙烯(PE)原料熔体流动性能差、熔融指数低、熔喷成纤困难等问题,以纺丝级线性低密度PE为原料,采用低分子质量聚乙烯蜡(PEW)增塑和催化断链降解协同法,制备了多系列熔喷用高熔融指数聚乙烯(HMI-PE)母粒,分别对其熔体的流变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制备了PE熔喷材料(PE-MBs),对PE-MBs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红外透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W质量分数的增加,HMI-PE的分子质量下降、熔融指数不断增大,呈现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但HMI-PE母粒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当PEW质量分数大于30%时,HMI-PE母粒的可达200 g/(10 min)以上(230℃),呈现良好的熔喷可纺性和力学性能。PE-MBs的红外透过率超过92%,具有优异的中红外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熔喷材料 非织造 流变性能 红外透过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辐射的大气透过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满忠 宋劲松 尹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5期601-603,共3页
大气透过率是影响红外成像导引头作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分析了大气环境中红外辐射大气透过率的各种影响因子,介绍了一种在工程上较为合理、实用的优化计算方法,解决了大气透过率的复杂性计算问题。
关键词 红外成像导引头 红外辐射 大气透过 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装网平均热红外辐射透过率指标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启祥 邹南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5,59,共3页
从红外物理基本定律出发 ,结合空中光电侦察原理和地面背景温度起伏状况 。
关键词 伪装网 红外辐射透过 辐射亮度 红外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