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倍率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双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秀萍
张栓民
+1 位作者
孙婷
焦明印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4-757,共4页
采用双电机联动控制变倍组与补偿组的变焦方案替代传统的曲线套筒,实现了采用全透射式结构型式,相对口径为1/4,焦距变化范围为342.76mm^13.15mm连续变焦光学镜头的机械补偿式变焦。将变倍组设计成步进模式,作匀速运动,补偿组设计成位置...
采用双电机联动控制变倍组与补偿组的变焦方案替代传统的曲线套筒,实现了采用全透射式结构型式,相对口径为1/4,焦距变化范围为342.76mm^13.15mm连续变焦光学镜头的机械补偿式变焦。将变倍组设计成步进模式,作匀速运动,补偿组设计成位置跟踪模式,按凸轮曲线作变速运动,采用双电机全数字伺服控制凸轮(CAM)算法,将光学设计计算的变倍镜和补偿镜位置对应关系转变为对应的脉冲数输入到CAM表中,从而确定2个不同运动速度轴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双电机控制的变倍组和补偿组位置分辨率达到0.18μm,光轴一致性水平方向达到1.9′,垂直方向达到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连续变焦
双电机控制
变
倍组
补偿组
步进模式
位置跟踪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步进电机控制技术
被引量:
3
2
作者
崔跃刚
赵昕
殷金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1-855,共5页
基于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镜片控制精度的需要,本文从实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一种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技术和螺母间隙误差补偿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连续变焦控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
基于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镜片控制精度的需要,本文从实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一种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技术和螺母间隙误差补偿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连续变焦控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光学变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连续变焦
步进电机
螺母间隙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光学补偿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物镜系统
被引量:
8
3
作者
陶亮
赵劲松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0-213,共4页
介绍了一个变倍比5×的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物镜系统的设计结果,该系统采用光学补偿的变焦方式。光学系统的F#和探测器的相匹配,恒定为2,冷屏效率100%。对4个视场严格校正了像差,各个视场的MTF曲线均接近衍射限。采用二次成像方式对光...
介绍了一个变倍比5×的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物镜系统的设计结果,该系统采用光学补偿的变焦方式。光学系统的F#和探测器的相匹配,恒定为2,冷屏效率100%。对4个视场严格校正了像差,各个视场的MTF曲线均接近衍射限。采用二次成像方式对光学系统的横向尺寸进行了约束,通光孔径被约束在φ134 mm以内。为了进一步减小系统的轴向尺寸,对系统的光路进行了折转。光路折转两次后,系统的体积约为290 mm×165 mm×1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
长波
红外
物镜系统
连续
变
焦
红外
物镜系统
光学补偿
二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载新颖连续变焦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11
4
作者
付艳鹏
金宁
+4 位作者
李训牛
王海洋
张元
李力
李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9-312,324,共5页
针对制冷式640×512元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结构紧凑的高性能机械补偿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新颖的三组元变倍形式和三次成像方法设计.工作波段为3.7~4.8 μm,F/# =4,变焦范围750~25 mm.首先利用光学设计软件给...
针对制冷式640×512元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结构紧凑的高性能机械补偿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新颖的三组元变倍形式和三次成像方法设计.工作波段为3.7~4.8 μm,F/# =4,变焦范围750~25 mm.首先利用光学设计软件给出了系统的光学外形结构图;然后,进行了像质评价分析,变焦曲线分析,温度环境适应性分析和冷反射分析;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应用微扫描成像技术提高分辨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在空间频率30 1p/mm处的光学传递函数(MTF)值均接近衍射极限,弥散斑直径的均方根(RMS)值均小于15μm.变焦曲线平滑,且移动组最大行程小于71 mm.移动组透镜的轴向移动可完成系统调焦及温度补偿.光学系统满足100%冷光阑效率,在-40 ~ 60℃温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像质.同时,满足新一代机载前视红外(FLIR)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连续变焦
三组元
变
焦
三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倍率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双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秀萍
张栓民
孙婷
焦明印
机构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4-757,共4页
文摘
采用双电机联动控制变倍组与补偿组的变焦方案替代传统的曲线套筒,实现了采用全透射式结构型式,相对口径为1/4,焦距变化范围为342.76mm^13.15mm连续变焦光学镜头的机械补偿式变焦。将变倍组设计成步进模式,作匀速运动,补偿组设计成位置跟踪模式,按凸轮曲线作变速运动,采用双电机全数字伺服控制凸轮(CAM)算法,将光学设计计算的变倍镜和补偿镜位置对应关系转变为对应的脉冲数输入到CAM表中,从而确定2个不同运动速度轴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双电机控制的变倍组和补偿组位置分辨率达到0.18μm,光轴一致性水平方向达到1.9′,垂直方向达到1.3′。
关键词
红外连续变焦
双电机控制
变
倍组
补偿组
步进模式
位置跟踪模式
Keywords
infrared zoom lens
double-motor control
zooming lens group
compensating lensgroup
stepping mode
position tracking model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步进电机控制技术
被引量:
3
2
作者
崔跃刚
赵昕
殷金坚
机构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1-855,共5页
文摘
基于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镜片控制精度的需要,本文从实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一种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技术和螺母间隙误差补偿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连续变焦控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光学变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红外连续变焦
步进电机
螺母间隙误差补偿
Keywords
infrared continuous zoom
stepping motor
gear gap error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N21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光学补偿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物镜系统
被引量:
8
3
作者
陶亮
赵劲松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0-213,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兵器预研项目(404050301)
文摘
介绍了一个变倍比5×的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物镜系统的设计结果,该系统采用光学补偿的变焦方式。光学系统的F#和探测器的相匹配,恒定为2,冷屏效率100%。对4个视场严格校正了像差,各个视场的MTF曲线均接近衍射限。采用二次成像方式对光学系统的横向尺寸进行了约束,通光孔径被约束在φ134 mm以内。为了进一步减小系统的轴向尺寸,对系统的光路进行了折转。光路折转两次后,系统的体积约为290 mm×165 mm×140 mm。
关键词
光学系统
长波
红外
物镜系统
连续
变
焦
红外
物镜系统
光学补偿
二次成像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LWIR objective
LWIR zoom objective
optically compensated
re-imager
分类号
TN2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载新颖连续变焦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11
4
作者
付艳鹏
金宁
李训牛
王海洋
张元
李力
李林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总装备部防化驻昆明地区军事代表室
出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9-312,324,共5页
基金
预研项目支持~~
文摘
针对制冷式640×512元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结构紧凑的高性能机械补偿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新颖的三组元变倍形式和三次成像方法设计.工作波段为3.7~4.8 μm,F/# =4,变焦范围750~25 mm.首先利用光学设计软件给出了系统的光学外形结构图;然后,进行了像质评价分析,变焦曲线分析,温度环境适应性分析和冷反射分析;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应用微扫描成像技术提高分辨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在空间频率30 1p/mm处的光学传递函数(MTF)值均接近衍射极限,弥散斑直径的均方根(RMS)值均小于15μm.变焦曲线平滑,且移动组最大行程小于71 mm.移动组透镜的轴向移动可完成系统调焦及温度补偿.光学系统满足100%冷光阑效率,在-40 ~ 60℃温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像质.同时,满足新一代机载前视红外(FLIR)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
红外连续变焦
三组元
变
焦
三次成像
Keywords
Diffraction
Image quality
Infrared radiation
Optical design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倍率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双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陈秀萍
张栓民
孙婷
焦明印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步进电机控制技术
崔跃刚
赵昕
殷金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5^×光学补偿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物镜系统
陶亮
赵劲松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机载新颖连续变焦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付艳鹏
金宁
李训牛
王海洋
张元
李力
李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