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测温技术在不同防火门耐火性能中的动态测温研究
1
作者 周杰 孟梓樵 +4 位作者 蔡宇武 魏成龙 李斌 曹爱明 钱柄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04-2512,共9页
为克服传统热电偶测温技术在防火门耐火性能测试中存在的热电偶布置耗时、更换频繁且测试点位有限等问题,以钢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2种典型不同材质的防火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技术探究其耐火性能,自主搭建一套红外测... 为克服传统热电偶测温技术在防火门耐火性能测试中存在的热电偶布置耗时、更换频繁且测试点位有限等问题,以钢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2种典型不同材质的防火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技术探究其耐火性能,自主搭建一套红外测温装置,实时采集其在受火状态下背火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并与传统热电偶接触式测温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0~800℃范围内,木质防火门背火面13处测温点的测试温度与热电偶的偏差基本在±4℃以内,与传统热电偶接触式测温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红外测温技术在木质防火门测温上具有安全、精度高、全面观测防火门温度动态分布等优势。但对于钢质防火门,各测温点的温度与热电偶的偏差相对较大,分析试验前后的钢质防火门进行红外发射率测试结果可知,耐火试验过程中,随着炉内温度的升高,防火门表面温度显著升高,导致金属表面的原子振动加剧,从而增强了红外辐射,红外发射率成比例增大,使得红外发射率设定与实际物体发射率不匹配,导致钢质防火门红外测温结果不准确,还需进一步探究其测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防火门 耐火性能 红外测温技术 钢木质防火门 钢质防火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测温技术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郗晓龙 栾延康 +2 位作者 刘青源 余洋 刘淑梅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为了评估红外测温技术在非洲猪瘟(ASF)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其与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后的表现,以提升体温监测和疾病预警的效率。笔者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设备部署策略,评估了该技... 为了评估红外测温技术在非洲猪瘟(ASF)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其与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后的表现,以提升体温监测和疾病预警的效率。笔者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设备部署策略,评估了该技术结合AI后的效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结果显示,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快速检测体温异常,结合AI技术后其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发现多起体温异常案例。然而,设备成本和环境影响仍是主要限制因素。红外测温技术在ASF防控中展现出显著潜力,为猪群体温监测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未来,结合更多智能化手段有望实现全面的疾病防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人工智能 疾病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试验红外测温技术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峰 罗军 彭飞 《火箭推进》 CAS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前发动机试验温度参数主要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优点是测量精度高,缺点是试验过程传感器经常损坏或脱落,且高温和腐蚀性介质影响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根据发动机试验任务的要求和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 目前发动机试验温度参数主要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优点是测量精度高,缺点是试验过程传感器经常损坏或脱落,且高温和腐蚀性介质影响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根据发动机试验任务的要求和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特点,结合先进的分布式无接触式测量及光纤传输的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红外热成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无损、无线测量及光纤传输方式,提高了发动机热试车恶劣环境条件下关键部位温度参数的获得率,为全面研究发动机工作过程温度场分布情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试验 红外测温技术 无线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焊接温度场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险峰 张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96,共4页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技术的出现,为焊接技术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而这又有赖于温度测量技术作为试验验证手段。作为非接触测温的红外测温技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焊件在焊接工艺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热循环过程。本文针对低碳钢钨...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技术的出现,为焊接技术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而这又有赖于温度测量技术作为试验验证手段。作为非接触测温的红外测温技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焊件在焊接工艺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热循环过程。本文针对低碳钢钨极氩弧焊接工艺,利用红外测温仪得到了多个测点的热循环曲线,以此来修正双椭圆分布热源模型参数,建立了该工艺的温度场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将有限元解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表明了该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度场 钨极氩弧焊 热源模型 热循环 焊接工艺 焊件 低碳钢 红外测温技术 仿真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测温技术在汽车扭杆锻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喜斌 荣瑞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7-359,共3页
文中详细介绍了红外测温技术在汽车扭杆锻造中的应用,阐述了红外测温的原理及利用红外测温方法进行温度信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利用红外测温的原理测量钢坯温度具有无接触测量、测温响应速度快、测温一致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 扭杆 汽车 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 锻造 处理方法 响应速度 无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测温技术在TBM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波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2期210-213,共4页
利用红外测温仪对TBM隧道掘进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及时检查并发现TBM电器、液压、机械方面的故障隐患,能为TBM的隧道施工节省宝贵的故障处理时间。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TBM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500kV换流站平波电抗器套管缺陷诊断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4
7
作者 叶日新 赵新志 +4 位作者 窦小晶 付纪华 马奥 董明 张崇兴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2,共8页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高效、准确直观、远距离非接触探测的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运行设备的热状态进行诊断分析。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直流换流站平波电抗器套管运行状态进行红外检测,发现了极Ⅰ平抗极母线侧套管和极Ⅱ平抗...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高效、准确直观、远距离非接触探测的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运行设备的热状态进行诊断分析。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直流换流站平波电抗器套管运行状态进行红外检测,发现了极Ⅰ平抗极母线侧套管和极Ⅱ平抗阀侧套管的异常发热现象,结合套管内部结构模型图对套管异常发热的部位及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处理了套管内部导电杆铜铝过渡弹簧表带部位的家族性缺陷及套管顶部均压环接线板发热的电流致热型缺陷。结合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总结出针对套管温度异常判定的依据,准确高效地实现对运行设备套管热状态分析和故障定位,及时消除电气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换流站 平波电抗器 套管缺陷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及其在金红石矿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霞 倪培 +1 位作者 黄建宝 王天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52-2058,共7页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例,系统介绍了显微红外测温分析技术。结果表明,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研究半透明和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手段,可见光和红外光两种光源下流体包裹体的测定不存在系统误差。利用红外显微镜进行半透明-不透明矿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测定时,循环技术法是测定冰点和均一温度的有效方法。江苏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带所经历的早期退变质阶段是金红石矿床的主要形成阶段。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对研究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襄体 红外显微技术 金红石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
9
作者 付本修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测温技术的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英 江勇 +1 位作者 林一凡 祁梅芳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线缆起火过程中通常带有一定的电压并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应的电场,从而影响火焰蔓延行为。固相传热在导线火蔓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通电导线,传统接触式测温方式不再适用。开展了不同电压下近地极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 线缆起火过程中通常带有一定的电压并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应的电场,从而影响火焰蔓延行为。固相传热在导线火蔓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通电导线,传统接触式测温方式不再适用。开展了不同电压下近地极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基于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通电导线火蔓延过程中火焰形态、气固相温度分布及固相传热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电场对火蔓延行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场的作用下,火焰尺寸随着电压的增大出现减小,并逐渐从导线上方拉至导线下方,火蔓延速率降低,在10 kV电压条件下出现熄灭;火蔓延速率主要受火焰宽度和线芯温度的影响,随着电压的增大火焰宽度减小,火蔓延速率不断降低,同时线芯在高电压下由热源转变为热汇,从而抑制火焰蔓延,并促进火焰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电导线 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 火蔓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变电站设备巡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丘必养 《农村电工》 2004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变电站 红外成像仪 红外成像技术 设备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湿度对复合绝缘子红外测温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黎明 付铠玮 +3 位作者 梅红伟 张福增 郭晨鋆 张中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55-1961,共7页
红外测温技术是检测复合绝缘子端部发热的常用手段。在目前使用过程中,红外测温结果受自然环境特别是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对深圳地区近5年的部分红外测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复合绝缘子高压端与低压端温差测量值与环境相对湿度的相关... 红外测温技术是检测复合绝缘子端部发热的常用手段。在目前使用过程中,红外测温结果受自然环境特别是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对深圳地区近5年的部分红外测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复合绝缘子高压端与低压端温差测量值与环境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并在不同环境相对湿度下对复合绝缘子的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高环境相对湿度条件下,复合绝缘子红外测温结果上升,介损角正切值逐步增大并趋于饱和。结合数据统计和试验结果,建议红外测温技术使用应在环境湿度低于67.5%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受潮 红外测温技术 环境相对湿度 极化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电法-测温”多参数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韩德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9-1506,共8页
通过研究以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相结合的多参数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发现该技术综合了地层形变场、电磁场、地温场的优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具有"同源异场"的聚焦作用,多参数变化趋势同步、灵... 通过研究以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相结合的多参数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发现该技术综合了地层形变场、电磁场、地温场的优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具有"同源异场"的聚焦作用,多参数变化趋势同步、灵敏性不同之特点,属"非接触式"综合探测法,比目前国内外常规单一探测技术优越得多,能避免因钻探等"直接接触式"探测法突然遇到或揭露高压富水地段而大量突水的可能性,又减小了物探解释的多解性.在江苏白集煤矿402工作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方便、成本低,能准确预测边界大断层及其分支断层的位置及其导水、含水性,能有效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探技术 地质信息分析技术 直流电法超前探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在金属机械加工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冠华 黄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了探索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在金属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使用焦平面热成像测温仪对金属机械加工、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以及热处理炉等大型设备的状态进行了测试。通过对相关工艺过程的现场检测 ,得到了车、刨、铣、焊接等工艺的... 为了探索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在金属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使用焦平面热成像测温仪对金属机械加工、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以及热处理炉等大型设备的状态进行了测试。通过对相关工艺过程的现场检测 ,得到了车、刨、铣、焊接等工艺的关键加工部位的热像温度分布图像 ,验证了理论上对相关工艺状态的描述 ,为工艺研究课题的开展以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同时 ,结合热处理加热炉体的验收 ,进行了现场检测 ,发现了多处因绝热材料填充不匀造成的炉体局部温升过高 ,以及由于接触不良导致的部分电气线路及开关的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机械加工 热分析 度分析 红外热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红点区域的红外测温中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良瑞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3-45,共3页
分析了光导纤维的传光原理及光耦合器的使用及耦合效率,主要介绍了在红点区域的红外测温技术中所使用的光纤传感器的作用。在其恶劣的测量环境下,经合理的光耦合,使红点区域(小目标)的信号能够得到精确的接收与测量。
关键词 光导纤维 光纤传感器 传光原理 数值孔径 耦合系数 红外测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的红外测温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宙源 《农村电工》 2023年第3期43-44,共2页
红外测温技术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其具有远距离、快速、大面积扫描、安全、准确、高效的优点,是进行带电检测、状态检修的最有效方法。国网黄冈供电公司自2006年使用红外测温技术以来,已发现多起重大缺... 红外测温技术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其具有远距离、快速、大面积扫描、安全、准确、高效的优点,是进行带电检测、状态检修的最有效方法。国网黄冈供电公司自2006年使用红外测温技术以来,已发现多起重大缺陷,有效地避免了电网事故,保证了电网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状态检修 带电检 红外测温技术 电网事故 设备运行状态 供电公司 重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传感的配电房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识别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代晓丰 陈泽涛 +2 位作者 刘秦铭 黄志滔 王增煜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79,88,共8页
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识别的可靠性是保证变压器使用寿命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提出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配电房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的识别方法。基础层通过红外测温仪获取变压器温度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后... 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识别的可靠性是保证变压器使用寿命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提出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配电房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的识别方法。基础层通过红外测温仪获取变压器温度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后,依据红外辐射原理生成热像图并将其传送至中间层;中间层接收热像图并存储至图像数据库中,将该图像与先验知识库中的图像作对比,检测图像中是否异常;将异常检测结果传送至服务层,服务层通过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识别变压器的热性故障,并通过客户端显示屏展示故障位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温度差值的修正效果良好,当温度标准偏差最大时,变压器测试值与实际值的最大偏差为0.98℃,小于1℃,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温度测量结果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准确识别出散热异常和出线套管内接点发热等热性故障、清晰展示出变压器的故障位置,其故障的识别精度高达94.6%,远高于传统方法,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配电房 变压器 过热 故障识别 度差值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检测的GIS内部过热缺陷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凯 彭在兴 +2 位作者 金虎 王颂 陈曦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0-285,共6页
为研究基于红外检测的GIS内部过热缺陷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分别在母线三相共箱结构GIS腔体内的A相和B相设置"工"字形导体,模拟GIS内部导体接触不良引起的过热缺陷,开展了不同电流下的GIS温升实验。实验中,采用电子式测温技术... 为研究基于红外检测的GIS内部过热缺陷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分别在母线三相共箱结构GIS腔体内的A相和B相设置"工"字形导体,模拟GIS内部导体接触不良引起的过热缺陷,开展了不同电流下的GIS温升实验。实验中,采用电子式测温技术和红外测温技术分别对GIS内部导体以及壳体的温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缺陷分别设置于A相和B相时,前者内部导体和壳体的温升均高于后者。内部导体和壳体的温升在轴向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模拟缺陷处的温升值最大。通过分析内部导体和壳体的温升关系,发现模拟缺陷处内部导体与正常处的导体温升差和径向对应点的壳体温升差比值为定值。利用壳体温度、正常处导体温升与温升差比值可以计算获得缺陷处导体实际温升值,根据导体的允许温升值,实现了对GIS内部过热缺陷严重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缺陷 红外测温技术 升差比值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技术及器件
1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1期73-76,共4页
TH811.2 97010521红外测温技术=The infrared measuring technologyfor temperature[刊,中]/姜世昌(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所.上海(200233))∥自动化与仪表.—1996.17(4).
关键词 红外技术 红外夜视系统 红外光纤 红外辐射 物理研究所 红外测温技术 红外 工业自动化仪表 昆明 主战坦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红外诊断技术的实践
20
作者 陈阿萍 《农村电工》 2012年第5期21-21,共1页
1实例分析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可掌握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发热规律及其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和温升状况,结合设备结构及传导热能的途径,就能较好地对设备有无内部或外部故障进行诊断。以下为开展红外测温几年来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 红外诊断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 电力 设备结构 表面度场 升状况 运行状态 外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