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草酸热还原制备CsxWO_(3)用于高效近红外屏蔽薄膜研究
1
作者
李艺
刘敬肖
+6 位作者
史非
杨大毅
田紫薇
王美玉
万佳翔
陈超凡
吕振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3,共8页
为推动铯钨青铜(Cs_(x)WO_(3))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以碳酸铯、三氧化钨为原料,采用固体草酸热解产生的CO作为还原气体,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效近红外屏蔽性能的Cs_(x)WO_(3)粉体,探究了还原反应温度对Cs_(x)WO_(3)粒子结构与性...
为推动铯钨青铜(Cs_(x)WO_(3))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以碳酸铯、三氧化钨为原料,采用固体草酸热解产生的CO作为还原气体,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效近红外屏蔽性能的Cs_(x)WO_(3)粉体,探究了还原反应温度对Cs_(x)WO_(3)粒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从Lambert-Beer定律出发,提出了新的且更合理的透明隔热指数,以表征评价Cs_(x)WO_(3)薄膜的近红外屏蔽性能。结果表明,在710℃所合成的Cs_(x)WO_(3)-710粒子结晶度最好,制备的Cs_(x)WO_(3)-PVA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近红外屏蔽性能,且具有低雾度和高透明特点。而且,在690℃及CO还原下,以CsCl为铯源能够获得Cl掺杂的Cs_(x)WO_(3-y)Cly粒子,Cl掺杂能够进一步提高W5+/W6+比例和近红外屏蔽性能。当可见光最高透过率为70%时,Cs_(x)WO_(3)-710和Cs_(x)WO_(3-y)Cly薄膜样品在1500 nm的近红外屏蔽率分别达到96.59%和98.35%,透明隔热指数K分别为4.35和5.20。模拟隔热测试结果表明,红外灯辐照下,与空白玻璃相比,安装Cs_(x)WO_(3)-710薄膜和Cs_(x)WO_(3-y)Cly薄膜玻璃的隔热箱内部空气温度分别有效降低15.5℃和17.8℃;自然阳光辐照下,连续9 d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s_(x)WO_(3-y)Cly薄膜玻璃的隔热箱内部温度降低5.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钨青铜
固相合成
近
红外屏蔽
节能窗
CO还原
透明隔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铯钨青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京飞
杨明庆
+3 位作者
牛春晖
刘力双
康浩
吕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202-21210,21220,共10页
全球能源需求不断上涨,节能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铯钨青铜(Cs_(x)WO_(3))因其非化学计量比及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光学性能具有较大优势。由铯钨青铜制备而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和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因此将其涂覆在玻...
全球能源需求不断上涨,节能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铯钨青铜(Cs_(x)WO_(3))因其非化学计量比及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光学性能具有较大优势。由铯钨青铜制备而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和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因此将其涂覆在玻璃表面可以同时满足对采光和隔热的要求,在汽车和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制备铯钨青铜纳米材料的方法,如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喷雾热解法等,并讨论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材料的形貌特征和光学性能;然后,介绍了铯钨青铜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学与力学性能,进一步讨论了铯钨青铜薄膜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制备过程中提高薄膜光学性能的方法;最后,就铯钨青铜薄膜在节能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应用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钨青铜
纳米材料
薄膜
近
红外屏蔽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聚合制备纳米氧化锡锑/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
16
3
作者
芦小松
项尚林
赵石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6-19,22,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1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将纳米ATO水浆与WPU复合,合成了纳米ATO/WPU复合乳液。研究了不同ATO含量对复合乳液光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1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将纳米ATO水浆与WPU复合,合成了纳米ATO/WPU复合乳液。研究了不同ATO含量对复合乳液光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分析仪等对乳液的热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纳米ATO/WPU复合乳液中ATO质量含量为6%时,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1.5%,红外光平均屏蔽率高达73.7%。乳液的热性能优异,且纳米ATO粒子在乳液中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水性聚氨酯
红外屏蔽
纳米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铯钨青铜粉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4
作者
吕维忠
郑威猛
+2 位作者
邱琦
李文亚
王俊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8-128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铯钨青铜(CsxWO3,0.20〈x〈0.30)粉体,系统考察了铯钨物质的量比、分散剂种类和煅烧温度对铯钨青铜粉体晶相、形貌、晶粒平均粒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TGA、SEM、XRD、紫外.可见一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所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铯钨青铜(CsxWO3,0.20〈x〈0.30)粉体,系统考察了铯钨物质的量比、分散剂种类和煅烧温度对铯钨青铜粉体晶相、形貌、晶粒平均粒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TGA、SEM、XRD、紫外.可见一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所制铯钨青铜粉体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物铯钨物质的量比为0.33、分散剂为PEG-600、煅烧温度为600DC、煅烧时间为2h时,可制得晶型完整,分散性和近红外屏蔽性能均较好的Cs0.30WO3粉体,其中,Cs03WO3涂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在85%以上,近红外阻隔率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钨青铜
溶胶凝胶法
近
红外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草酸热还原制备CsxWO_(3)用于高效近红外屏蔽薄膜研究
1
作者
李艺
刘敬肖
史非
杨大毅
田紫薇
王美玉
万佳翔
陈超凡
吕振杰
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098)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LJKMZ20220887)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计划(2018J12SN066)。
文摘
为推动铯钨青铜(Cs_(x)WO_(3))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以碳酸铯、三氧化钨为原料,采用固体草酸热解产生的CO作为还原气体,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效近红外屏蔽性能的Cs_(x)WO_(3)粉体,探究了还原反应温度对Cs_(x)WO_(3)粒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从Lambert-Beer定律出发,提出了新的且更合理的透明隔热指数,以表征评价Cs_(x)WO_(3)薄膜的近红外屏蔽性能。结果表明,在710℃所合成的Cs_(x)WO_(3)-710粒子结晶度最好,制备的Cs_(x)WO_(3)-PVA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近红外屏蔽性能,且具有低雾度和高透明特点。而且,在690℃及CO还原下,以CsCl为铯源能够获得Cl掺杂的Cs_(x)WO_(3-y)Cly粒子,Cl掺杂能够进一步提高W5+/W6+比例和近红外屏蔽性能。当可见光最高透过率为70%时,Cs_(x)WO_(3)-710和Cs_(x)WO_(3-y)Cly薄膜样品在1500 nm的近红外屏蔽率分别达到96.59%和98.35%,透明隔热指数K分别为4.35和5.20。模拟隔热测试结果表明,红外灯辐照下,与空白玻璃相比,安装Cs_(x)WO_(3)-710薄膜和Cs_(x)WO_(3-y)Cly薄膜玻璃的隔热箱内部空气温度分别有效降低15.5℃和17.8℃;自然阳光辐照下,连续9 d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s_(x)WO_(3-y)Cly薄膜玻璃的隔热箱内部温度降低5.1~11℃。
关键词
铯钨青铜
固相合成
近
红外屏蔽
节能窗
CO还原
透明隔热指数
Keywords
cesium tungsten bronze
solid-phase synthesis
near infrared shielding
energy-saving window
CO reduction
transparent thermal insulation index
分类号
TQ136.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铯钨青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京飞
杨明庆
牛春晖
刘力双
康浩
吕勇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202-21210,2122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7158)
“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和领域基金(41414050205)
国防军工重点计量科研项目(JSJL2019208B001)。
文摘
全球能源需求不断上涨,节能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铯钨青铜(Cs_(x)WO_(3))因其非化学计量比及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光学性能具有较大优势。由铯钨青铜制备而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屏蔽性能和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因此将其涂覆在玻璃表面可以同时满足对采光和隔热的要求,在汽车和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制备铯钨青铜纳米材料的方法,如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喷雾热解法等,并讨论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材料的形貌特征和光学性能;然后,介绍了铯钨青铜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学与力学性能,进一步讨论了铯钨青铜薄膜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制备过程中提高薄膜光学性能的方法;最后,就铯钨青铜薄膜在节能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应用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
铯钨青铜
纳米材料
薄膜
近
红外屏蔽
节能
Keywords
cesium tungsten bronze
nanomaterials
film
near-infrared shielding
energy saving
分类号
TB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聚合制备纳米氧化锡锑/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
16
3
作者
芦小松
项尚林
赵石林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6-19,22,共5页
文摘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1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将纳米ATO水浆与WPU复合,合成了纳米ATO/WPU复合乳液。研究了不同ATO含量对复合乳液光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分析仪等对乳液的热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纳米ATO/WPU复合乳液中ATO质量含量为6%时,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1.5%,红外光平均屏蔽率高达73.7%。乳液的热性能优异,且纳米ATO粒子在乳液中分布均匀。
关键词
原位聚合
水性聚氨酯
红外屏蔽
纳米复合乳液
Keywords
in - stiu polymerization
WPU
near infrared shield
nano - composite emulsion
分类号
TQ332.4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胶-凝胶法制备铯钨青铜粉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4
作者
吕维忠
郑威猛
邱琦
李文亚
王俊生
机构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台北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系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8-128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B090930011)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60226192609015)
台北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学术合作专题研究计划经费补助~~
文摘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铯钨青铜(CsxWO3,0.20〈x〈0.30)粉体,系统考察了铯钨物质的量比、分散剂种类和煅烧温度对铯钨青铜粉体晶相、形貌、晶粒平均粒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TGA、SEM、XRD、紫外.可见一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所制铯钨青铜粉体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物铯钨物质的量比为0.33、分散剂为PEG-600、煅烧温度为600DC、煅烧时间为2h时,可制得晶型完整,分散性和近红外屏蔽性能均较好的Cs0.30WO3粉体,其中,Cs03WO3涂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在85%以上,近红外阻隔率在70%左右。
关键词
铯钨青铜
溶胶凝胶法
近
红外屏蔽
Keywords
tungsten bronze
sol-gel
near-infrared shielding
分类号
O69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草酸热还原制备CsxWO_(3)用于高效近红外屏蔽薄膜研究
李艺
刘敬肖
史非
杨大毅
田紫薇
王美玉
万佳翔
陈超凡
吕振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铯钨青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京飞
杨明庆
牛春晖
刘力双
康浩
吕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原位聚合制备纳米氧化锡锑/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及性能表征
芦小松
项尚林
赵石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溶胶-凝胶法制备铯钨青铜粉体的影响因素
吕维忠
郑威猛
邱琦
李文亚
王俊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