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AlAs红外发光二极管功率老化对其1/f噪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包军林 庄奕琪 +3 位作者 杜磊 马仲发 李伟华 李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可靠性筛选中检测具有潜在损伤的器件一直是个难题.对GaA lAs红外发光二极管(IRLED)功率老化前后低频噪声的测量发现,1/f噪声幅值与偏置电流的γ次方成正比(小电流区γ=1,在大电流区γ≈2),且老化后1/f噪声幅值比老化前增大2个数量级... 在可靠性筛选中检测具有潜在损伤的器件一直是个难题.对GaA lAs红外发光二极管(IRLED)功率老化前后低频噪声的测量发现,1/f噪声幅值与偏置电流的γ次方成正比(小电流区γ=1,在大电流区γ≈2),且老化后1/f噪声幅值比老化前增大2个数量级.基于载流子数涨落和迁移率涨落机制建立了一个GaA lAs IR LED的1/f噪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aA lAs IR LED的1/f噪声在小电流时反映体陷阱特征,大电流时反映激活区陷阱特征,1/f噪声的增加归因于功率老化诱生的界面陷阱和表面陷阱,1/f噪声可以用来检测GaA lAs IR LED s的潜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光二极管 1/f噪声 功率老化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范围偏置电流下的GaAlAs红外发光二极管1/f噪声特性(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包军林 庄奕琪 +1 位作者 杜磊 胡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9-1152,共4页
在宽范围偏置条件下,测量了GaAlAs红外发光二极管(IRLED)的低频噪声,发现1/f噪声幅值与偏置电流的γ次方成正比,在小电流区,γ≈1,在大电流区γ≈2.基于载流子数涨落和迁移率涨落机制建立了一个GaAlAsIRLED1/f噪声模型,该模型的分析表明... 在宽范围偏置条件下,测量了GaAlAs红外发光二极管(IRLED)的低频噪声,发现1/f噪声幅值与偏置电流的γ次方成正比,在小电流区,γ≈1,在大电流区γ≈2.基于载流子数涨落和迁移率涨落机制建立了一个GaAlAsIRLED1/f噪声模型,该模型的分析表明,低电流区GaAlAsIRLED的1/f噪声源于体陷阱对载流子俘获和发射导致的扩散电流涨落,高电流区的1/f噪声源于结空间电荷区附近氧化层陷阱对该处表面势的调制而引起载流子表面复合速率的涨落.该研究结果为1/f噪声表征GaAlAsIRLED的可靠性提供了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f噪声 红外发光二极管 涨落 氧化层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发光二极管辐射波长和强度积分式瞬时测试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鲍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1-263,274,共4页
发展了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IRED)辐射波长和强度的积分式(非分光)测试技术。它采用两只不同光谱响应的光电探测器,一只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在足够宽光谱范围内修正成常数,另一只探测器也按要求用滤光器修正。辐射强度可由相... 发展了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IRED)辐射波长和强度的积分式(非分光)测试技术。它采用两只不同光谱响应的光电探测器,一只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在足够宽光谱范围内修正成常数,另一只探测器也按要求用滤光器修正。辐射强度可由相对光谱响应为常数的探测器测量;通过对测得的两个光探测器光电流之比与波长关系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快速获得IRED的辐射波长。以MCS—51单片机和上述两个光电探测器及它们的有关电路组成了一台样机实现这个原理。仪器具有高速实时,稳定性好及智能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光二极管 峰值波长 辐射强度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K空穴传输层对Ndq_3近红外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义鹏 辛传祯 +5 位作者 罗程远 王丽师 葛林 张晓松 徐建萍 李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8-893,共6页
以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层,聚合物PVK作为空穴传输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VK/8-羟基喹啉钕(Ndq3)/Al的近红外OLED,研究了PVK与PEDOT∶PSS功能层对器件I-V特性和EL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在EL光谱中的905,1 064,1 340 nm处均... 以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层,聚合物PVK作为空穴传输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VK/8-羟基喹啉钕(Ndq3)/Al的近红外OLED,研究了PVK与PEDOT∶PSS功能层对器件I-V特性和EL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在EL光谱中的905,1 064,1 340 nm处均观察到了荧光发射,分别对应于Nd3+的4F3/2→4I9/2、4F3/2→4I11/2和4F3/2→4I13/2能级跃迁。与参考器件对比分析认为,PEDOT∶PSS高的导电性降低了器件的串联电阻,增大了器件的工作电流;PVK与PEDOT∶PSS共同降低了空穴的注入势垒,实现了Ndq3发光层区域的载流子的注入平衡并改善了器件的发射强度。此外,PVK有效降低了ITO电极表面粗糙度,也是器件性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光二极管 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8-羟基喹啉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光华 黄颂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9-502,共4页
从反向测试中出现的二次击穿器件,分析了其失效原因,表明晶体内缺陷或机械损伤形成的热斑引起器件发生二次击穿,从而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
关键词 砷化镓 发光二极管 可靠性 红外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陀螺红外发光二极管恒流供电
6
作者 毛楚瑛 金志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2-264,共3页
为提高静电陀螺稳定度和精度 ,设计了静电陀螺光源 (红外发光二极管 )交流驱动电路。介绍了恒流驱动电路的结构 ,并结合光电传感器读取静电陀螺转轴位置的实验要求 ,叙述了交流供电电路的设计 ,给出了电路仿真结果以及实际测试结果。测... 为提高静电陀螺稳定度和精度 ,设计了静电陀螺光源 (红外发光二极管 )交流驱动电路。介绍了恒流驱动电路的结构 ,并结合光电传感器读取静电陀螺转轴位置的实验要求 ,叙述了交流供电电路的设计 ,给出了电路仿真结果以及实际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 ,该电路在常温环境下 ,当采样电阻Rs =2 70Ω时 ,对负载变化的恒流精度达到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陀螺 红外发光二极管 光源 恒流驱动电路 光电传感器 PSP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红外发光管芯片的表面性质
7
作者 林秀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82-686,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Ga As 外延层及 I R L E D 芯片的表面,测量了输出辐射强度随芯片表面不同形貌的变化,讨论了 Ga As 红外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工艺对器件光学、电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芯片表面玷污、...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Ga As 外延层及 I R L E D 芯片的表面,测量了输出辐射强度随芯片表面不同形貌的变化,讨论了 Ga As 红外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工艺对器件光学、电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芯片表面玷污、划伤,电极磨损,使输出辐射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光二极管 芯片 表面性质 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Yb^(3+)共掺杂LaSc_(3)(BO_(3))_(4)近红外荧光粉的发光与器件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邬金闽 黄得财 +2 位作者 梁思思 徐寿亮 朱浩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803,共11页
荧光粉转换型宽带发射近红外LED在食品检测、生物医药、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具有宽带近红外发射的LaSc_(3)(BO_(3))_(4)∶Cr^(3+)(LSB∶Cr^(3+))荧光粉,在460 nm蓝光激发下,其发射覆盖650~1200 nm范围,... 荧光粉转换型宽带发射近红外LED在食品检测、生物医药、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具有宽带近红外发射的LaSc_(3)(BO_(3))_(4)∶Cr^(3+)(LSB∶Cr^(3+))荧光粉,在460 nm蓝光激发下,其发射覆盖650~1200 nm范围,半高宽达到170 nm。在此基础上,通过Yb 3+共掺,有效提升了其发光性能,其中发射峰半高宽拓宽到223 nm,最高发光量子产率由14%提升至35%,发光热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基于荧光粉的发光量子产率、荧光寿命和发光热稳定性等数据分析,发现Yb^(3+)共掺杂对材料发光热稳定性的改善主要源于Cr^(3+)与Yb^(3+)之间的高效能量传递,并且Yb^(3+)在基质材料中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最后,将LSB∶Cr^(3+),Yb^(3+)荧光粉与蓝光LED芯片结合,制备成近红外LED器件,在60 mA驱动电流下,近红外输出功率达16 mW。以上结果表明,LSB∶Cr^(3+),Yb^(3+)荧光粉是一种潜在的近红外LED用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荧光粉 Cr^(3+)/Yb^(3+)共掺杂 能量传递 红外荧光粉转换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及其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广志 丁辉 +3 位作者 丁海曙 黄欣 李良标 姜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7-81,96,共6页
本文介绍了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的原理和研制情况。本系统包括红外光点摄相机,用做标记点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控制器、用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微型计算机以及运动分析软件包。系统可以解决运动训练中动作形态和位移的实时测量和显示、... 本文介绍了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的原理和研制情况。本系统包括红外光点摄相机,用做标记点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控制器、用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微型计算机以及运动分析软件包。系统可以解决运动训练中动作形态和位移的实时测量和显示、动作状态的实时信息反馈问题。本文给出了对射箭运动员身体稳定性进行测量和分析的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点 分析系统 射箭运动员 红外发光二极管 运动分析 传感器 数据采集 运动训练 摄相机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白光混合补光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东东 徐晓婷 李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6-332,共7页
随着国内"平安城市"项目的不断完善,完备的补光系统对于智能交通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首先,阐述了在智能交通中补光系统的作用、分类及现有补光系统的优缺点;其后针对在补光中存在的眩目和过曝这两个问题,设计了一款红外和白... 随着国内"平安城市"项目的不断完善,完备的补光系统对于智能交通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首先,阐述了在智能交通中补光系统的作用、分类及现有补光系统的优缺点;其后针对在补光中存在的眩目和过曝这两个问题,设计了一款红外和白光混合排列阵列式发光二极管防眩目补光系统,完成了其硬件部分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自适应算法的软件部分,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补光效果优于白光常亮灯,且眩目感显著降低;车牌图像二值化分布均匀,该补光系统可有效解决车牌过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目 过曝 补光系统 红外发光二极管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透射法测香烟重量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伶俐 潘之棣 朱小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0-53,共4页
介绍了用测量红外光的透过率测出香烟重量的实验,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替代传统中子法测量香烟重量.
关键词 红外发光二极管 香烟 测量 红外透射法 重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器件及应用
12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2期3-4,共2页
TN383 95020707结型LED的热特性分析与工程设计=Analysisand calculation on junction LED thermalcharacteristics in engineering[刊,中]/王玉田,史锦珊,王莉田(燕山大学自动化系,河北。
关键词 结型发光器件 红外发光二极管 特性分析 半导体发光器件 工程设计 自动化 光电 秦皇岛 燕山大学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器件及应用
13
《中国光学》 EI CAS 1996年第2期4-5,共2页
O482.31 96020729 10ns~500ns宽度连续可调的快速光脉冲发生器=Ahigh speed optical pulse generator with adjustablepulse width 10ns~500ns[刊,中]/田子文,霍联正(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激光技术。—1995,19(4)。
关键词 光脉冲发生器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连续可调 激光技术 物理研究所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红外发光二极管 内条形 应用 吸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器件及应用
1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1期4-5,共2页
TN383 95010021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Structure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 superluminescentdiodes[刊,中]/马东阁,石家纬(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长春(130023))//激光技术.—1994,18... TN383 95010021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Structure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 superluminescentdiodes[刊,中]/马东阁,石家纬(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长春(130023))//激光技术.—1994,18(4).—214—219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在光纤陀螺和光时域反射仪等方面有重要应用,综述了目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结构和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集成光电子学 吉林大学 应用前景 光时域反射仪 光纤陀螺 实验区 红外发光二极管 激光技术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与发光器件
1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1期6-7,共2页
TN312.8 2002010034两种不同的结构及掺杂的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hiteemitting organic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doped with dye[刊,中]/张步新,朱文清,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电子 复合发光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传输层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红外发光二极管 掺杂 双层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与发光器件
16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2期2-4,共3页
O482.31 2000020763Dy<sup>3+</sup>和Tb<sup>3+</sup>离子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Spectral properties of Dy<sup>3+</sup> and Tb<sup>3+</sup> ions dopedrare earth bora... O482.31 2000020763Dy<sup>3+</sup>和Tb<sup>3+</sup>离子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Spectral properties of Dy<sup>3+</sup> and Tb<sup>3+</sup> ions dopedrare earth borate glasses[刊,中]/王晓君,林海,黄立辉(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吉林,长春(130021)),刘行仁(中科院激发态物理开发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3).-49-51合成Dy<sup>3+</sup>、Tb<sup>3+</sup>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稀土硼酸盐玻璃 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 红外发光二极管 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发发射因子 光谱性质 中科院 吉林大学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共掺提高Cr^(3+)掺杂钙铌镓石榴石热稳定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楼哲 何坤 +3 位作者 梁思思 刘乐 吴会杰 朱浩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2-942,共11页
近红外荧光粉转换发光二极管(pc-LEDs)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在无损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Ca_(3)Nb_(1.6875)Ga_(3.1875)O_(12):Cr^(3+)(CNGG:Cr^(3+))荧光粉,在460 nm蓝光激发下,... 近红外荧光粉转换发光二极管(pc-LEDs)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在无损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Ca_(3)Nb_(1.6875)Ga_(3.1875)O_(12):Cr^(3+)(CNGG:Cr^(3+))荧光粉,在460 nm蓝光激发下,可以产生650~1000 nm宽带近红外发射,峰值波长为770 nm。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光谱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了Cr^(3+)在CNGG基质中的晶体场强度等参数。通过引入Zn^(2+),显著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热稳定性,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将CNGG∶Cr^(3+)荧光粉与460 nm蓝光芯片结合,封装成近红外pc-LED,并展示了其在夜视和血管成像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荧光粉 宽带发射 红外荧光粉转换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立新 于伏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9-522,550,共5页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时地对驾驶员进行疲劳检测,构建了以ICETEK-DM6437-B模块为核心、以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和以电荷耦合器摄像头为图像采集设备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提出了以人脸区域定位为检测主体的、在PER-CLOS方法原理基础上...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时地对驾驶员进行疲劳检测,构建了以ICETEK-DM6437-B模块为核心、以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和以电荷耦合器摄像头为图像采集设备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提出了以人脸区域定位为检测主体的、在PER-CLOS方法原理基础上改进的PER-NOFACE方法结合多种简单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的疲劳检测方案,可有效地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为了保证系统检测的实时性,在DM6437达芬奇处理器上对疲劳检测算法进行了代码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实时地对驾驶员进行疲劳状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达芬奇处理器 红外发光二极管 疲劳检测方案 代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IR LED的甲烷气体浓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司峻峰 金勇 +1 位作者 葛中芹 陈毅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4,共6页
在矿井和隧道中,甲烷(CH4)气体的浓度监测极为重要.首次设计了一种以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高精度CH4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5.8kHz的交流恒流源对中红外发光二极管进行激励,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中红外... 在矿井和隧道中,甲烷(CH4)气体的浓度监测极为重要.首次设计了一种以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高精度CH4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5.8kHz的交流恒流源对中红外发光二极管进行激励,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中红外光在气室被甲烷吸收后,照射在接收端的中红外光电二极管上,产生光电流.用高增益跨阻放大器对光电流进行选频预放大,并用锁相放大器对与气体浓度相关的电信号做进一步的检测,最后,采用由单片微处理器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化,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修正检测系统的非线性误差,最终将气体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出来.该方法还对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中红外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温度进行了恒温控制,保证了中红外器件中心波长的稳定性.同时构建了以低成本中红外发光二极管器件为基础、结合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方法验证系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精度高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一种可行的、优点明显的CH4气体浓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光二极管 交流恒流源 锁相放大器 气体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12F675设计的漏血监测智能传感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昔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284-28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医用血液净化设备安全监控环节,对滤器破膜导致的血液渗漏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设计方法与工作原理,并结合MICROCHIP新型嵌入式芯片PIC12F675,设计了具有模糊识别、灵敏度任意调节和串行接口的智能传感器,给出了器件污...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医用血液净化设备安全监控环节,对滤器破膜导致的血液渗漏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设计方法与工作原理,并结合MICROCHIP新型嵌入式芯片PIC12F675,设计了具有模糊识别、灵敏度任意调节和串行接口的智能传感器,给出了器件污损自适应处理方法和器件失效报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智能传感器 红外发光二极管 灵敏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