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研究PEG对PHBHx薄膜的热性能影响
1
作者 陈玉静 区菊花 +4 位作者 孔振兴 杨锐 戴子林 Isao Noda Young Mee Ju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9-40,共2页
聚合物薄膜在界面受限效应作用下的成核结晶与其体材料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其形貌,取向和热性能呈现独特性质。最近我们课题组研究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对6.9 mol%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6.9)薄膜的影响,发现与10 wt%... 聚合物薄膜在界面受限效应作用下的成核结晶与其体材料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其形貌,取向和热性能呈现独特性质。最近我们课题组研究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对6.9 mol%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6.9)薄膜的影响,发现与10 wt%的PEG共混后,PHBHx薄膜在Si基底上规整的侧立型结构被破坏。当PEG加入量达到30 wt%时,PHBHx的分子链折叠位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之间,这种独特的折叠方式在100℃以下稳定存在。鉴于3-羟基己酸(HHx)单体的摩尔量对PHBHx性质有显著影响,将在前面研究基础拓展PEG对不同HHx含量的PHBHx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原位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研究PEG对增加3-羟基己酸(HHx)摩尔量至13 mol%后PHBHx的热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 界面受限 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 聚乙二醇(PEG)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FTIR和UV-Vis结合数据融合策略鉴别滇黄精产地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娇 王元忠 +1 位作者 杨维泽 张金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0-1416,共7页
黄精药材品质优劣与基原植物产地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够准确鉴别药材产地的方法对保证其质量可控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中以云南、四川和广西9个产地的133份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 黄精药材品质优劣与基原植物产地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够准确鉴别药材产地的方法对保证其质量可控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中以云南、四川和广西9个产地的133份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根茎为试验材料,采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建立单一光谱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将ATR-FTIR与UV-Vis数据直接串联完成低级融合,提取两种光谱的主成分数(PCs)和潜在变量(LVs)以实现中级(中级融合PCs和中级融合LVs)和高级数据融合(高级融合PCs和高级融合LVs),基于不同数据融合策略分别建立RF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正确率(ACC)、灵敏度(SEN)和特异性(SPE),筛选产地鉴别最佳模型。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滇黄精ATR-FTIR和UV-Vis峰型相似,吸光度略有差异,ATR-FTIR显示14个共有峰,与糖类、甾体皂苷、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有关,其UV-Vis共有峰主要位于272及327 nm处,与黄酮类物质有关;ATR-FTIR、UV-Vis和低级融合的RF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ACC分别为(76.34%,95.00%),(80.65%,95.00%)和(83.87%,100.00%),但SEN和SPE值较低,故不宜采用;中级融合PCs和中级融合LVs的RF模型的SEN和SPE分别为大于0.91和0.98,训练集ACC分别为91.40%和97.85%,预测集ACC均为97.50%;高级融合PCs和高级融合LVs的RF训练集ACC分别为77.42%和97.85%,预测集ACC均为95.00%,高级融合PCs的RF模型鉴别效果较差,高级融合LVs的RF模型存在过拟合现象;模型鉴别能力为中级融合LVs>中级融合PCs>低级融合>UV-Vis>ATR-FTIR>高级融合PCs;提取LVs对产地鉴别的方法优于PCs;中级融合LVs建立的RF模型鉴别ACC最高,SEN和SPE大于0.98,模型性能最佳。该方法可为黄精药用资源的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产地鉴别 数据融合 数据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器的动植物油光谱信号预处理方法比较及识别分类 被引量:1
3
作者 邱薇纶 丁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1-288,共8页
为实现对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验,探究滤波器在提高光谱分析模型区分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借助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采集了动物油(159份)和植物油(188份)共计347份样本的光谱信息数据,构建了Fisher判别分析、支持向... 为实现对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验,探究滤波器在提高光谱分析模型区分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借助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采集了动物油(159份)和植物油(188份)共计347份样本的光谱信息数据,构建了Fisher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3种分类模型。比较了希尔伯特变换、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无限长冲激响应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5种滤波器对3种分类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滤波器窗函数(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布莱克曼窗)、小波基函数(Morlet、Dgauss、Mexhat、Haar、Daubechies、Biorthogonal)、滤波方式(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在动植物油样本区分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滤波器能显著提升光谱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低通和带阻滤波方式,矩形窗和布莱克曼窗函数能有效提升模型对样本的区分能力,相较于其他2种算法,支持向量机对各样本的识别区分能力最好。基于FIR低通/带阻滤波器处理后构建的SVM模型(RBF核函数)可作为动植物油样本识别的最佳模型,其对347份样本实现了100%的“类别-品牌”的两级准确区分。综上,滤波器可有效提升光谱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合ATR-SEIRAS光谱信息数据,可准确区分不同的动植物油样本,这为包括动植物油在内的诸多样本的快速无损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为滤波器在提升光谱分析模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油 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滤波器 FISHER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Rh(111)模型表面的制备及其CO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马靖凯 李幻 陈明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金属-氧化物载体界面在多相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制备了MnO_(x)/Rh(111)模型表面,采用原位镜面反射红外吸收光谱(IRA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低能电子衍射(LEED)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真空高温退火... 金属-氧化物载体界面在多相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制备了MnO_(x)/Rh(111)模型表面,采用原位镜面反射红外吸收光谱(IRA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低能电子衍射(LEED)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真空高温退火处理下的稳定性和CO加氢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Rh(111)单晶上沉积了规整有序且热稳定性好的不同覆盖度的MnO_(x)薄膜,MnO_(x)在Rh(111)上逐层生长,并在亚单层时形成清晰的二维团簇;低覆盖度时MnO_(x)二维簇以MnO的形式优先生长在Rh(111)的台阶位,并大多呈三角形,在亚单层Rh-MnO_(x)界面周边估测的长度随MnO_(x)覆盖度呈火山型变化,在0.4~0.5 ML(单层)之间有最大值.Rh(111)表面上CO加氢反应主要生成甲烷,部分覆盖MnO_(x)后显著抑制甲烷的生成而乙醇的选择性显著提高,且MnO_(x)盖满单层以后表面的催化活性下降.这些结果表明Rh-MnO_(x)界面位点可能是CO加氢生成乙醇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x)/Rh(111) 金属-氧化物界面 反射红外吸收光谱 扫描隧道显微镜 CO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