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酞菁蓝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凯 谭淑娟 +4 位作者 徐国跃 钱雪 王文弟 马志远 胡映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增加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色彩、降低涂层明度和光泽度,采用添加纳米颜料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蓝色系的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研究了颜料添加量对涂层发射率、涂层颜色和光泽度的影响,并测定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实验结果... 为了增加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色彩、降低涂层明度和光泽度,采用添加纳米颜料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蓝色系的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研究了颜料添加量对涂层发射率、涂层颜色和光泽度的影响,并测定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在8~14μm时红外发射率为0.3左右;涂层的明度和光泽度均随着颜料添加量增大而降低,颜料添加量为25%的涂层相对于0%添加量的涂层,其明度降低28.8%,光泽度(60°)降低54.5%;并且涂层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涂层 红外低发射 颜色可调 光泽度 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发射率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匡鹏 李益文 +3 位作者 魏小龙 武欣 宣远勃 朱键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32,共7页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容易产生鼓泡、脱落、磨损、划痕、积污等问题。为了保证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状态进行及时测量评估。采用便携式红外发射率测量仪和便携式红外热像仪对5种温...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容易产生鼓泡、脱落、磨损、划痕、积污等问题。为了保证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状态进行及时测量评估。采用便携式红外发射率测量仪和便携式红外热像仪对5种温度条件下的脱落、划痕和积污涂层进行对比测试,研究发现:脱落和积污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影响较大,划痕也将使得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发射率增大,划痕宽度和划痕间距对发射率的影响程度需要及时定量地测量及评估;基于反射法的便携式发射率测量仪受测量区域的涂层粗糙度等表面状态影响较大,而便携式红外热像仪测量结果受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 便携式红外发射率测量仪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 脱落 划痕 积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层对太赫兹波的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海龙 汪家春 +2 位作者 曾宇润 陈宗胜 时家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07-3012,共6页
为研究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层对太赫兹波的反射特性,制备了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料,测试了其可见光效果、红外热像图及红外发射率等特性参数。以土黄色红外低发射率涂料为测试样品,利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获得了样品在太赫兹波段的... 为研究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层对太赫兹波的反射特性,制备了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料,测试了其可见光效果、红外热像图及红外发射率等特性参数。以土黄色红外低发射率涂料为测试样品,利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获得了样品在太赫兹波段的复折射率。分析了特征矩阵理论,并利用特征矩阵理论计算了涂层厚度(0.3~0.5mm)与入射角度(0°~60°)的变化对入射太赫兹波反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应厚度及入射角度范围内,太赫兹波在0.8THz频率下具有多个反射峰值,最高值可达90%以上,有利于实现太赫兹波对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层下金属目标的探测。此外,涂层厚度变化对入射太赫兹波反射率具有较大影响,涂层越厚,太赫兹波的反射振荡越多,反射峰值越大。入射角度对太赫兹波的反射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有利于太赫兹波实现多角度目标的探测。最后,以表面均匀涂覆0.42mm厚涂料的金属板为测试样品,实验测量了样品在0.1~1.5THz频率范围内的反射特性,并与部分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在数值和趋势上较为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由样品厚度和样品参数误差导致,但依然可利用特征矩阵理论研究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对太赫兹波的反射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低发射率隐身涂层 太赫兹波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特征矩阵理论 反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土色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伟钢 徐国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以环氧树脂为黏合剂,片状Cu粉为功能颜料,石墨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界面结构改性剂,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褐土色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系统研究了片状Cu粉添加量(质量分数)、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及DOP添加量(质量分... 以环氧树脂为黏合剂,片状Cu粉为功能颜料,石墨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界面结构改性剂,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褐土色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系统研究了片状Cu粉添加量(质量分数)、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及DOP添加量(质量分数)对涂层微结构、发射率、光泽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的片状Cu粉添加量可以构建出表面结构规整、颜料分散均匀、片状Cu粉定向与涂层表面平行的微观结构,从而使涂层实现较低的发射率性能。石墨烯改性可提高涂层的致密度,减少由树脂填充的空隙,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涂层的发射率。黑色石墨烯改性可明显强化涂层对可见光的吸收作用,从而降低涂层的光泽度。另外,利用石墨烯固有的高强度及高韧性特点,可改善涂层的柔韧性和耐冲击强度。DOP可通过减弱环氧树脂分子间作用力和增强分子链的移动性来提高涂层的塑性和韧性,从而可明显改善涂层的柔韧性和耐冲击强度。当涂层中片状Cu粉、石墨烯和DOP的添加量分别为40%、8%和7%时,所制备的褐土色涂层具有最佳的发射率(0.222)、光泽度(20.4)、附着力(1级)、柔韧性(2mm)及耐冲击强度(50kg·cm)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褐土色 红外发射 力学性能 石墨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红外发射率环氧树脂/黄铜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吕丹丹 罗静文 张伟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7,142,共7页
以环氧树脂为粘合剂,片状黄铜粉为功能颜料,硅烷偶联剂为界面改性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采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耐盐水性能的低红外发射率环氧树脂/黄铜复合涂层,研究了黄铜粉添加量、硅烷偶... 以环氧树脂为粘合剂,片状黄铜粉为功能颜料,硅烷偶联剂为界面改性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采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耐盐水性能的低红外发射率环氧树脂/黄铜复合涂层,研究了黄铜粉添加量、硅烷偶联剂种类、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及DOP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铜粉添加量的增加会使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和光泽度明显降低,当黄铜粉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具有最低的红外发射率(0.585)和光泽度(21.9)。在涂层配方中引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DOP,可增强树脂基体与颜料间的结合强度及改善环氧树脂基体的韧性,从而显著提高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当复合涂层中KH570和DOP添加量均为7%(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0.468)、较低光泽度(21.5)和优异的力学性能(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2mm,冲击强度为50kg·cm)。采用最佳配方制备的复合涂层在盐水中浸泡21d后,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和光泽度基本稳定,力学性能变化有限,表明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红外发射 力学性能 耐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红外发射率韧性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凯 马艳 +1 位作者 郭静 吴菊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89,共3页
通过资料调研和大量的实验研究,采用质量分数20%的片状铝粉(50μm)为功能粒子,环化橡胶为胶粘剂,在柔性薄膜上5次涂覆后,其红外发射率可降至0.55,满足了轻质诱饵红外隐身的实用要求。
关键词 红外发射 韧性涂料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在低红外发射率涂层上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乔加亮 徐国跃 +2 位作者 丁儒雅 段凯歌 张伟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71,共4页
合成了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合成改性环氧树脂的最佳反应时间,通过红外光谱(IR)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和环氧树脂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同聚氨酯预聚物添加量对改性树脂固化物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并以该树脂制备了低红外发射率涂层... 合成了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合成改性环氧树脂的最佳反应时间,通过红外光谱(IR)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和环氧树脂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同聚氨酯预聚物添加量对改性树脂固化物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并以该树脂制备了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研究了聚氨酯不同添加量及固化剂种类对涂层柔韧性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改性环氧树脂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h,红外谱图显示聚氨酯预聚体成功接枝到环氧树脂上。当聚氨酯预聚体的添加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10%时,改性树脂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选用聚酰胺为固化剂时,涂层的柔韧性可达1mm,铅笔硬度始终保持在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环氧树脂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红外发射率涂层 柔韧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伟钢 徐国跃 薛连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1-367,共7页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飞行器红外隐身的特种功能材料。现已报道了纳米复合薄膜、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树脂/金属复合涂层、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核壳结构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低红外发射率材料。介绍了上述低红外发射率材...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飞行器红外隐身的特种功能材料。现已报道了纳米复合薄膜、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树脂/金属复合涂层、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核壳结构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低红外发射率材料。介绍了上述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理论研究、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材料、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及红外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涂层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率材料 纳米复合薄膜 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 树脂/金属复合涂层 树脂 /半导体复合涂层 核壳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氨酯基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防腐蚀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驰 李澄 +1 位作者 周康达 徐国跃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为了考察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防护效果,利用腐蚀电化学手段研究了以聚氨酯为粘合剂,分别以铜粉、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丙烯酸改性铜粉为填料的三种低红外发射率涂层在模拟海水(3.5wt.%NaCl溶液)环境中对于碳钢基体的电化学腐蚀防护行为,... 为了考察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防护效果,利用腐蚀电化学手段研究了以聚氨酯为粘合剂,分别以铜粉、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丙烯酸改性铜粉为填料的三种低红外发射率涂层在模拟海水(3.5wt.%NaCl溶液)环境中对于碳钢基体的电化学腐蚀防护行为,比较了该三种涂层体系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浸泡初期,添加改性填料的两种涂层表现出较好的防腐蚀性能,但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该两种涂层失效速率加快;而添加未改性填料的涂层在整个浸泡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最好。根据涂层试样的电化学参数与涂层特征频率推测,在长期浸泡过程中,由填料改性所引入的亲水基团-COOH、-OC2H5促进了水向涂层内部的渗入,从而影响了含有改性填料涂层的长期防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率涂层 腐蚀防护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环氧改性聚氨酯基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10
作者 张驰 李澄 +1 位作者 徐国跃 陈赛珊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2-535,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P)、改性聚氨酯(PU)为粘合剂,铜粉、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丙烯酸改性铜粉为填料的三种低红外发射率涂料在模拟海水环境(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比较了这三种涂层体系的防腐蚀性能...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P)、改性聚氨酯(PU)为粘合剂,铜粉、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丙烯酸改性铜粉为填料的三种低红外发射率涂料在模拟海水环境(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比较了这三种涂层体系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浸泡初期,铜粉填充环氧改性聚氨酯基涂料表现出较好的防腐蚀性能,但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其失效速度加快,在整个浸泡过程中防腐蚀性能最差。根据涂层电阻(Rcoat)和涂层特征频率(fb)推测,丙烯酸改性铜粉填充环氧改性聚氨酯基涂料的防腐蚀性能优于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填充环氧改性聚氨酯基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率涂料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正浩 酒红芳 +3 位作者 刘亚青 何岷洪 张立新 孙友谊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制备低红外发射率涂层,优选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粘结剂、漂浮性片状铝粉(约15μm)为填料,用流延自成膜法制备涂层。研究了溶剂种类和填料质量分数对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并对涂层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EPDM... 为制备低红外发射率涂层,优选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粘结剂、漂浮性片状铝粉(约15μm)为填料,用流延自成膜法制备涂层。研究了溶剂种类和填料质量分数对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并对涂层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EPDM具有良好的红外透明性;二甲苯为溶剂时,涂层发射率最低为0.686;环己烷为溶剂时,铝粉显示出更好的漂浮性,涂层发射率可低至0.358;涂层在室温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耐候性。制得的涂层可以用作低红外发射率隐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 漂浮性片状铝粉 三元乙丙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低红外发射率涂层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圣荣 丁鹤雁 +2 位作者 王智勇 张桐 刘鹏瑞 《航空发动机》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有效降低飞行器高温部位表面的红外发射率,以改性有机硅为黏结剂体系、金属铝粉为主要填料,制备了在8~14μm波段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的涂层。在50~4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涂层的耐热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TGA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 为有效降低飞行器高温部位表面的红外发射率,以改性有机硅为黏结剂体系、金属铝粉为主要填料,制备了在8~14μm波段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的涂层。在50~4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涂层的耐热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TGA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光泽度和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涂层在300℃以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长期使用,在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与温度成反比,光泽度与温度成正比;当环境温度高于300℃,涂层开始发生热降解现象,光泽度降低,涂层的力学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红外发射 耐热性 改性有机硅 黏结剂 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迷彩低红外发射率薄膜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丛 刁训刚 曹晔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Al基底上制备了TiO2/TiN多层膜。通过控制基底材料的粗糙度使制备出的薄膜在可见波段具有非镜面反射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Al基底上制备了TiO2/TiN多层膜。通过控制基底材料的粗糙度使制备出的薄膜在可见波段具有非镜面反射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在Al基底上制备了结合力良好、具有迷彩效果的低红外发射率薄膜。研究发现,随氧化层厚度增加,薄膜发射率趋向稳定(0.2左右)。薄膜电阻随氧化层厚度的变化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迷彩 红外发射 薄膜制备 Infrared EMISSIVITY 氧化层厚度 多弧离子镀 红外辐射率测量仪 基底材料 离子镀技术 非镜面反射 扫描电镜 光光度计 测试手段 薄膜样品 薄膜电阻 红外 结合力 多层膜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红外-激光兼容隐身涂层的构建与性能调控
14
作者 庄月婷 徐国娟 +4 位作者 张伟钢 张佳伦 杨茂盏 唐婉琪 张千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325,共13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超疏水性能,以及兼具低红外发射率和低近红外反射率的复合涂层。方法使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复合涂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丙烯酸改性聚氨酯(APU)共混改性树脂为黏合剂,以铝(Al)为红外隐身材料,以...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超疏水性能,以及兼具低红外发射率和低近红外反射率的复合涂层。方法使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复合涂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丙烯酸改性聚氨酯(APU)共混改性树脂为黏合剂,以铝(Al)为红外隐身材料,以多层石墨烯为近红外吸收剂,以纳米SiO_(2)、硅烷偶联剂(KH560)和氨基硅烷改性剂(APTES)为界面改性剂,研究各组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总填料的质量分数为45%,且m纳米SiO_(2)∶mGO+Al=4∶6,mAl∶mGO=6∶4,mAPU∶mPDMS=1∶9时,涂层在1.06μm处的反射率低至42.1%,在8~14μm处的发射率低至0.711,水接触角达到150.5°。添加KH560、APTES进行优化(KH560的质量分数为2%,APTES的质量分数为4%)后,涂层的性能进一步提升,红外发射率低至0.697,在1.06μm处近红外反射率低至41.5%,水接触角达到151.5°,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指标为2 mm,耐冲击强度为50 kg·cm。结论成功制备了超疏水、低红外发射率、低近红外反射率兼容的涂层,它在各类装备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超疏水功能涂层的力学性能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红外发射 红外反射率 复合涂层 力学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铬铝基低红外发射率涂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家建 霍冀川 +2 位作者 肖鹏 罗娟 任晓培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5,共5页
以铝粉为填料,磷酸铬铝为粘结剂制得铝-磷酸铬铝基低红外发射率涂料。系统研究了不同铝粉含量、涂料厚度及温度对涂料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并采用DSC-TG、XRD、IR等分析手段,对涂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涂料的红外发射率随铝... 以铝粉为填料,磷酸铬铝为粘结剂制得铝-磷酸铬铝基低红外发射率涂料。系统研究了不同铝粉含量、涂料厚度及温度对涂料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并采用DSC-TG、XRD、IR等分析手段,对涂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涂料的红外发射率随铝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铝粉最佳加入量为30wt%,相应的红外发射率为0.68。铝-磷酸铬铝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热稳定性,在低于1000℃时磷酸铬铝基体主要为无定形态,在1200℃的主要晶型为Al PO4和Al2O3及微量的Al,Al(PO3)3和Cr(PO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磷酸铬铝 红外发射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红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郭锦程 任素娥 陈彦飞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位的红外辐射容易被红外探测器所探测,不利于飞行器在复杂的监测环境下服役。如何降低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位的红外辐射特征,提高航空发动机的高温红外隐身性能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在高温环境中具有应用前景...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位的红外辐射容易被红外探测器所探测,不利于飞行器在复杂的监测环境下服役。如何降低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位的红外辐射特征,提高航空发动机的高温红外隐身性能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在高温环境中具有应用前景的金属类红外隐身材料、无机非金属类红外隐身材料和结构类红外隐身材料的红外隐身机理和研究状况,并指出了高温红外隐身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温红外隐身材料的失效机理、与控温方式相结合以满足更高温度的隐身需求和有必要发展综合隐身性能来满足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隐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高温 红外发射 红外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低发射率PDMS改性环氧树脂/Al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钢 薛瑞 吕丹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7,共6页
以片状Al粉为功能颜料,纳米SiO_(2)为微纳结构改性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环氧树脂(HYSZ)为黏合剂,采用简单的玻璃棒刮涂法制备了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和低红外发射率性能的复合涂层。探讨了PDMS和HYSZ质量比、总填料添加量及片状Al... 以片状Al粉为功能颜料,纳米SiO_(2)为微纳结构改性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环氧树脂(HYSZ)为黏合剂,采用简单的玻璃棒刮涂法制备了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和低红外发射率性能的复合涂层。探讨了PDMS和HYSZ质量比、总填料添加量及片状Al粉和纳米SiO_(2)质量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DMS和HYSZ质量比对涂层附着力和疏水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质量比为1∶9时,涂层具备良好的疏水性能,其附着力可达1级。总填料添加量对涂层性能影响明显,随着总填料添加量的增加,涂层发射率和光泽度可明显降低。当总填料添加量为50%时,涂层表面可产生明显的乳突状微纳粗糙结构,从而可明显提升涂层的疏水性能。片状Al粉和纳米SiO_(2)质量比会明显影响涂层的发射率和疏水性能,当质量比为5∶5时,涂层可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此时涂层发射率可低至0.652,光泽度和附着力分别为2.7和1级,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52°和8°。通过适当降低涂层表面能及在涂层表面构筑微纳粗糙结构可实现涂层超疏水、低发射率和高附着力的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红外发射 超疏水 附着力 光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基低发射率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正浩 刘亚青 +5 位作者 王瑗钟 付跃华 酒红芳 张立新 孙友谊 苏青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8-201,共4页
选择苯乙烯为粘结剂,漂浮性片状铝粉(约为15μm)为填料,用简单的流延自成膜法制备了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层;研究了溶剂种类和填料质量分数对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并对涂层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甲苯为溶剂时涂层... 选择苯乙烯为粘结剂,漂浮性片状铝粉(约为15μm)为填料,用简单的流延自成膜法制备了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层;研究了溶剂种类和填料质量分数对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并对涂层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甲苯为溶剂时涂层发射率最低为0.511;而在苯乙烯为溶剂时铝粉显示出更好的漂浮性,涂层发射率可低至0.314。制得的涂层可作为低红外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 涂层 漂浮性片状铝粉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雷达隐身匹配设计及其兼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裕 龚荣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355-3358,共4页
红外低发射与雷达高损耗兼容隐身特性设计是多频谱隐身材料研究的急需和难点。通过对雷达高损耗材料、红外低发射率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利用阻抗匹配原理,进行了红外低发射率材料和雷达高损耗材料兼容设计。匹配层插入可以改善其波阻抗... 红外低发射与雷达高损耗兼容隐身特性设计是多频谱隐身材料研究的急需和难点。通过对雷达高损耗材料、红外低发射率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利用阻抗匹配原理,进行了红外低发射率材料和雷达高损耗材料兼容设计。匹配层插入可以改善其波阻抗匹配特性,实现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特性,其多层结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实验性能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该红外低发射率与雷达高损耗双层兼容隐身材料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低发射率材料 雷达高损耗材料 阻抗匹配 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光学透明红外与雷达兼容隐身复合超表面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桐 田昌会 +1 位作者 徐翠莲 高志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9-267,共9页
基于可见光透明材料氧化铟锡(IT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红外低发射层和雷达吸波层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实现了光学透明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复合超表面。该结构由功能层、介质层以及反射背板三部分组... 基于可见光透明材料氧化铟锡(IT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红外低发射层和雷达吸波层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实现了光学透明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复合超表面。该结构由功能层、介质层以及反射背板三部分组成,总厚度仅有1.17 mm。通过在功能层表面蚀刻出ITO图案并优化图案尺寸实现了微波波段15.9~35.1 GHz频带范围内高于90%的宽带吸收。同时利用提高功能层表面ITO占空比的方法降低了红外波段的发射率,结构表面红外发射率控制在0.25左右。该结构厚度较薄,同时具备较好的宽频带雷达吸波性能、低红外发射率以及可见光透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雷达兼容隐身 红外低发射 雷达吸波 超表面 光学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