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场上的尸体——“一·二八事变”中红卍字会的掩埋尸体活动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与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宏大叙事不同,本文着重探讨一个小问题:战场上的尸体掩埋问题。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名为红卍字会的宗教慈善团体将掩埋中国平民尸体作为其救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与此同时... 与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宏大叙事不同,本文着重探讨一个小问题:战场上的尸体掩埋问题。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名为红卍字会的宗教慈善团体将掩埋中国平民尸体作为其救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与此同时,红卍字会受日本民间宗教大本教和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要求,试图寻找两具日本兵的尸体,这一未果的事件,揭示了在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对立下,红卍字会很难践行其意欲超越敌我对立的普世主义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卍字会 大本教 掩埋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的缘起与发展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光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是民国时期源起于山东济南的慈善型教派。该组织在短短数年间蓬勃发展,遍布大半个中国,且传至海外。道院组织发起人的文化认同与道慈救世理念,以及道院组织成员主体——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商业活动等,是该组织萌生... 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是民国时期源起于山东济南的慈善型教派。该组织在短短数年间蓬勃发展,遍布大半个中国,且传至海外。道院组织发起人的文化认同与道慈救世理念,以及道院组织成员主体——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商业活动等,是该组织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的内在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院 世界红卍字会 文化认同 关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卍字会
3
作者 高鹏程 刘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4,116,共7页
在"汉奸"与"亡国奴"之外,抗战时期沦陷区的中国人还存在一个"第三者",即为数众多的民间组织与民间教派。本文旨在以抗战时期沦陷区的道院——红卍字会为视角,探讨当时作为"第三者"的社会群体... 在"汉奸"与"亡国奴"之外,抗战时期沦陷区的中国人还存在一个"第三者",即为数众多的民间组织与民间教派。本文旨在以抗战时期沦陷区的道院——红卍字会为视角,探讨当时作为"第三者"的社会群体之功能、地位与历史评价问题。沦陷区的红卍字会多有存在,甚至颇有发展,开展社会救助。在民族主义与外敌入侵发生严重冲突的抗战时期,沦陷区红卍字会的精神世界并不能超然物外。国民政府可以接受沦陷区红卍字会的社会救助,但敌视红卍字会的道院信仰,警惕其成员的附逆行为。为此,沦陷区的红卍字会在宗教活动上有所收敛,并自行处理了部分附逆成员。日伪方面更多的是把沦陷区的红卍字会定位为社会救助组织,在政治上拉红卍字会会员入伙,对红卍字会之道院信仰干涉不多。沦陷区的红卍字会,一方面利用日伪政权对自己的定位,继续开展社会救助;另一方面,沦陷区的红卍字会会员也不乏附逆之人。对沦陷区的民间教派——民间团体开展研究,尤其是开展红卍字会这类慈善团体的研究,可以丰富人们对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认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这些团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角色、功能与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 红卍字会 救助 汉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