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争场景的呈现与革命精神的弘扬——论田君长篇革命战争小说《红二十五军》
1
作者 梁泽娅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田君的长篇革命战争小说《红二十五军》在战争场景呈现与革命精神弘扬两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小说全面展现了红二十五军从武装建军到长征胜利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作品生动描绘了红二... 田君的长篇革命战争小说《红二十五军》在战争场景呈现与革命精神弘扬两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小说全面展现了红二十五军从武装建军到长征胜利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作品生动描绘了红二十五军的革命历程,并高度赞扬了其革命精神,在军事和文学两个领域填补了这段历史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十五军 战争场景 革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焕先红二十五军“军魂”地位的确立
2
作者 王姣艳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12期31-33,共3页
吴焕先在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边区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被称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魂”。其“军魂”地位主要表现在:重要战斗中,吴焕先能够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地指挥部队,起到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重大决策时,吴焕先能够... 吴焕先在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边区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被称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魂”。其“军魂”地位主要表现在:重要战斗中,吴焕先能够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地指挥部队,起到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重大决策时,吴焕先能够胸怀全局、坚决果敢地作出决定,为部队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艰难时期,吴焕先能够无私无畏、认真负责地挑起重担,带领部队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焕先 长征 红二十五军 军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二十五军长征: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生动写照
3
作者 金文斌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2-15,共4页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处处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光辉:坚定执行政治路线,自觉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清醒,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牢固树立全局观念。
关键词 红二十五军 长征 讲政治 生动写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忆郑位三同志谈鄂豫皖苏区历史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倪忠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12,56,共6页
【正】 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一年,湖北地方史调查组对鄂豫皖苏区的领导同志进行了访问。当时位老是我们访问的重点对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老在黄安家乡领导和发动农民运动,进行反土豪劣绅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位老在极端困难... 【正】 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一年,湖北地方史调查组对鄂豫皖苏区的领导同志进行了访问。当时位老是我们访问的重点对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老在黄安家乡领导和发动农民运动,进行反土豪劣绅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位老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担任黄安县委书记。黄麻起义遭受挫折后,位老积极参加了领导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位老是了解和熟悉鄂豫皖苏区斗争历史的重要领导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红军 三年游击战争 红二十五军 中央苏区 黄麻起义 领导 知识分子 县委书记 游击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红军长征研究常议常新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84,共4页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宏伟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回顾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近20万将士,...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宏伟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回顾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近20万将士,前后历时两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宁夏等15个省份,行程六万五千余里,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中国共产党 1934年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 人类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冼星海同志和烽火剧团——写于《黄河大合唱》问世60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作为中国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名作《黄河大合唱》,从其发表之日起到今天为止,整整经历了60个春秋。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这一伟大杰作的诞生,及其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反响。今年6 月下旬,我国众... 作为中国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名作《黄河大合唱》,从其发表之日起到今天为止,整整经历了60个春秋。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这一伟大杰作的诞生,及其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反响。今年6 月下旬,我国众多诗人与作曲家齐集《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革命圣地延安,追寻和回忆昔日冼星海创作和演出《黄河大合唱》的情景。这里发表的李长华的《冼星海同志和烽火剧团》一文,就是对冼星海同志在创作和演出《黄河大合唱》那段生活的追忆。全文史料翔实、感情充沛,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音乐回忆录,定能帮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冼星海,重新体验和感受《黄河大合唱》的无可比拟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剧团 协理员 大音乐家 延安 宣传队 红二十五军 指挥棒 “九一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发展中的红安农村信用社
7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距省会武汉80公里,全县版图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总人口65.3万。红安是将军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红军主力部队...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距省会武汉80公里,全县版图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总人口65.3万。红安是将军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红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 国家主席 湖北省 大别山 行政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安县檀树中学
8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创建于,958年的湖北省红安县檀树中学,位于红安县北部,鄂豫两省三县交界处,东临风景秀丽的倒水河畔。西接红二十五军诞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校园总面积,6000平方米,校舍面积826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4+i2人,... 创建于,958年的湖北省红安县檀树中学,位于红安县北部,鄂豫两省三县交界处,东临风景秀丽的倒水河畔。西接红二十五军诞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校园总面积,6000平方米,校舍面积826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4+i2人,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中级教师78人,高级教师1人。黄冈市骨干教师2人,湖北省骨干教师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安县 中学 专任教师 骨干教师 红二十五军 在校学生 高级教师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长征精神砥砺 实现强军富民梦
9
作者 种建 《军工文化》 2017年第1期88-89,共2页
兵工人把长征精神、军工精神和人民兵工精神转化为力量源泉,为践行"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使命不断奋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精神凝结着兵工战士的鲜血和智慧。崇高的理想,... 兵工人把长征精神、军工精神和人民兵工精神转化为力量源泉,为践行"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使命不断奋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精神凝结着兵工战士的鲜血和智慧。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历史进程 长征路上 长安汽车 红二十五军 哈飞汽车 现代产业体系 解放事业 军品生产能力 电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他乡党旗红
10
作者 鲍如友 葛荣静 《村委主任》 2009年第11期60-60,共1页
湖北麻城那片红色的土地,曾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全境有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
关键词 麻城 红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 黄麻起义 红军 湖北 中国革命 红色 爆发 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情怀,感怀“沿着红军足迹 穿越多彩贵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骑行活动圆满收官
11
《中国自行车》 2016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来自全国的30名骑行者,相聚仁怀,历经11天,一起重温长征足迹,感怀长征精神,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宝贵的记忆。9月28日,“沿着红军足迹,穿越多彩贵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骑行活动在贵州仁怀圆满收官。车友们齐聚仁怀市茅台镇1915广场... 来自全国的30名骑行者,相聚仁怀,历经11天,一起重温长征足迹,感怀长征精神,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宝贵的记忆。9月28日,“沿着红军足迹,穿越多彩贵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骑行活动在贵州仁怀圆满收官。车友们齐聚仁怀市茅台镇1915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收官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仁怀 苟坝会议 猴场会议 红二十五军 黎平会议 行动方针 三人团 雪山草地 吴奇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县板栗宴
12
作者 何宏(文/图) 王玉陶(文/图) 《餐饮世界》 2021年第7期66-70,共5页
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新县文创设计赛美食创意决赛于2021年6月14日端午节当天在河南省新县举行。此次主题是新县红色文化。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北依淮河,南临长江,宜居宜业。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新县文创设计赛美食创意决赛于2021年6月14日端午节当天在河南省新县举行。此次主题是新县红色文化。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北依淮河,南临长江,宜居宜业。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留下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也为革命献出了五万五千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新县人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为新县留下的是一串串惊心动魄、脍炙人口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十五军 许世友 红四方面军 端午节 李德生 乡村振兴 鄂豫皖 大别山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型情景歌舞音乐会《长征 长征》在保利剧院演出
13
作者 曹福成 《中国军转民》 2016年第10期6-7,共2页
本刊讯(曹福成)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北京轻骑兵合唱团演唱的大型情景歌舞音乐会《长征长征》,9月18日晚在保利剧院拉开帷幕。该音乐会一改通常由主持人主持的形式,别出心裁地采用每乐章前由红二代讲述父辈长征中的故... 本刊讯(曹福成)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北京轻骑兵合唱团演唱的大型情景歌舞音乐会《长征长征》,9月18日晚在保利剧院拉开帷幕。该音乐会一改通常由主持人主持的形式,别出心裁地采用每乐章前由红二代讲述父辈长征中的故事的叙事方法,用歌声这个传承历史的极好载体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使观众在歌声和故事中重温历史,在气壮山河的交响声中聆听英雄史诗,在长征精神激励下缅怀先烈初心永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利 歌舞音乐 英雄史诗 叙事方法 缅怀先烈 第一平台 雪山草地 红二十五军 四渡赤水 男高音歌唱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郑试演
14
作者 蒋海瑛(整编) 《歌剧》 2020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一曲由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传出的民歌《八段锦》为音乐基础素材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11月14日和15日在郑州河南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首演。该剧由朱海编剧、捞仔作曲、黄定山导演,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大别山下革命老区... 一曲由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传出的民歌《八段锦》为音乐基础素材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11月14日和15日在郑州河南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首演。该剧由朱海编剧、捞仔作曲、黄定山导演,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大别山下革命老区红军家属洪姑母子和红二十五军五个红军娃在中国革命时期的曲折经历,歌颂老区人民与革命军队的鱼水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红二十五军 鱼水深情 文化艺术中心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歌剧院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如何打造两当“红旅融合”新品牌——以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者的视角解析
15
作者 王晓艳 《艺术家》 2022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旅游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是“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形式。两当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旅融合”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两当是打响甘肃工农武装斗争第一枪“两当兵变”的发生地,是陇南第一支红军队伍的诞生地;两当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入甘第一站,... 旅游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是“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形式。两当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旅融合”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两当是打响甘肃工农武装斗争第一枪“两当兵变”的发生地,是陇南第一支红军队伍的诞生地;两当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入甘第一站,是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发动“成徽两康”战役的地方。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两当县的支柱型旅游产业。对此,笔者对两当的“红旅融合”进行梳理,从一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者的视角思考,对两当“红旅融合”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需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工作者 红二十五军 红二方面军 文旅融合 红色旅游 两当县 第一枪 支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新闻
16
作者 蒋海瑛 《歌剧》 2021年第5期102-103,共2页
歌剧《银杏树下》5月首演Under the Ginkgo Treeto premiere in May5月13日,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正式首演,以此讴歌伟大的长征精神、致敬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奇迹,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银杏... 歌剧《银杏树下》5月首演Under the Ginkgo Treeto premiere in May5月13日,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正式首演,以此讴歌伟大的长征精神、致敬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奇迹,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银杏树下》取材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革命老区,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线,通过四张尘封的欠条作为剧情贯穿,采用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站在当代、回望历史,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几个重要阶段,讲述洪姑和红二十五军五个娃娃兵之间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红二十五军 国内新闻 百年华诞 土地革命时期 感天动地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二十六军成立地点考证
17
作者 何素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3-46,共4页
一九三二年十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转战途中成立了红二十七军。当时皖西地区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红... 一九三二年十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转战途中成立了红二十七军。当时皖西地区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红二十七军一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战,成功地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自己,减轻了根据地的压力,配合了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其他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根据地以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到底成立于何地,从现有资料查看说法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十六军 红二十七军 反“围剿” 革命根据地 中央分局 趾凤河 党史资料通讯 鄂豫皖根据地 鄂豫皖苏区 红二十五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军“安家”的战略要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8
作者 江治元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陲的大别山。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地势险要,是红军“安家”的战略要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鄂豫皖边区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陲的大别山。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地势险要,是红军“安家”的战略要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鄂豫皖边区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里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为地主阶级所占有,封建地租极重,一般占产量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高达百分之八十。同时,广大农民还无偿负担劳役和高利贷盘剥以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租 战略要地 反“围剿” 鄂豫皖边区 革命群众 游击战争 吴光浩 武装起义 共产党组织 红二十五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屈的战士——旷继勋 被引量:6
19
作者 永向前 黄季康 温贤美 《贵州文史丛刊》 1980年第1期9-17,共9页
旷继勋同志,贵州省思南县人。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著名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一九三三年被张国焘秘密杀害于通江县洪口场。此文曾以《旷继勋同志传略》为题发表于四川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二、三期。之... 旷继勋同志,贵州省思南县人。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著名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一九三三年被张国焘秘密杀害于通江县洪口场。此文曾以《旷继勋同志传略》为题发表于四川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二、三期。之后,作者对文章中一些材料进行了核实、订正,并将题目改为《不屈的战士——旷继勋》投寄本刊。鉴于旷继勋同志的革命事迹,贵州人民知道的较少,本刊特予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事迹 洪湖苏区 苏维埃政府 洪口场 立三路线 双桥镇大捷 红二十五军 兵运工作 贵州人民 鄂豫皖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