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违约方司法解除权)诉讼评注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子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民法典》为破解合同僵局创设了违约方司法解除权制度,但当前还缺少对其行使方式、要件证明、纠纷解决、解除时间四个诉讼审理方面的研究。违约方既可以被告身份通过反诉和抗辩请求司法解除,也可以原告身份起诉提出,原告起诉请求合同...
《民法典》为破解合同僵局创设了违约方司法解除权制度,但当前还缺少对其行使方式、要件证明、纠纷解决、解除时间四个诉讼审理方面的研究。违约方既可以被告身份通过反诉和抗辩请求司法解除,也可以原告身份起诉提出,原告起诉请求合同解除时,需要法院确定具体解除方式和诉的类型。违约方解除权的两个权利成立要件由违约方承担证明责任,但这不是对举证责任的分配,也不能用于解决法律评价问题。除司法解除请求外,需要通过诉的合并与法官释明使其他合同相关的诉讼请求同时提出,促进纠纷一次性解决,同时通过重复起诉制度避免矛盾裁判,但是违约方司法解除权可以在法院对合同效力作出裁判后再行使。形成判决的形成力产生时与形成诉权形成效果作用时不同,实体法上可以具体规定合同解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诉权
抗辩
证明责任
纠纷一次性解决
重复起诉
解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诉讼电子化的目标与路线
被引量:
16
2
作者
曹建军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52-160,共9页
人民法院的五年制改革日渐倾向以司法效率为价值重心,优先应对案多人少的效率危机。民事诉讼的电子化改革应当是对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和现有制度冲击最小的改革方式,同时有希望成为缓解乃至终结民事诉讼人案矛盾最快的解决途径。在效率层...
人民法院的五年制改革日渐倾向以司法效率为价值重心,优先应对案多人少的效率危机。民事诉讼的电子化改革应当是对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和现有制度冲击最小的改革方式,同时有希望成为缓解乃至终结民事诉讼人案矛盾最快的解决途径。在效率层面,无纸化网络办公、自动化生成结果、智能化辅助决策提供了节约和加速的双重效能;在公平层面,智能化的科技应用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为了审判质效的共同提升与相互促进,民事诉讼电子化改革应当走向步调的统一性、目标的均衡性、举措的公开性、内容的明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诉讼
案多人少
司法公正
纠纷一次性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玉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位三大重要问题,严重抑制了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理论认同与实践利用。在建构有序化与弹性化的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过程中,合理的思路是适度糅合当事人合意机制与法院阐明权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生长。这样,合作理念将适当注入现代民事诉讼之中,进而将深刻改变民事诉讼格局及其未来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
程序选择权
纠纷
解决
一次性
当事人合意
法院阐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制度之塑造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春阳
石晓波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是指在民事共同诉讼程序中,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原告或原告将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被告,提起不能并存的诉讼请求,并列明各当事人及诉请的顺位关系,原告声明法院优先支持先位诉请,预备先位诉请无理由时...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是指在民事共同诉讼程序中,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原告或原告将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被告,提起不能并存的诉讼请求,并列明各当事人及诉请的顺位关系,原告声明法院优先支持先位诉请,预备先位诉请无理由时,请求法院支持后位诉请。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形态符合诉讼经济、纠纷一次性解决、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实现实体权利等价值追求,具备本土化建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借鉴域外经验与考量我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的主体合并类型应限于被告预备合并型,先后位之诉的合并类型应为仅存在获胜顺位关系型。其程序规则设计主要包括:先后位之诉在一审中应当一并审理和裁判;先后位之诉在上诉审中需诉讼程序统一进行;共同诉讼人中一人作出的实体性诉讼行为仅对自己生效,作出的程序性诉讼行为对全体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
共同诉讼
诉讼合并
一次性
解决
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违约方司法解除权)诉讼评注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子赫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研究”(项目号:22&ZD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事诉权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号:17CFX065)的阶段性成果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
文摘
《民法典》为破解合同僵局创设了违约方司法解除权制度,但当前还缺少对其行使方式、要件证明、纠纷解决、解除时间四个诉讼审理方面的研究。违约方既可以被告身份通过反诉和抗辩请求司法解除,也可以原告身份起诉提出,原告起诉请求合同解除时,需要法院确定具体解除方式和诉的类型。违约方解除权的两个权利成立要件由违约方承担证明责任,但这不是对举证责任的分配,也不能用于解决法律评价问题。除司法解除请求外,需要通过诉的合并与法官释明使其他合同相关的诉讼请求同时提出,促进纠纷一次性解决,同时通过重复起诉制度避免矛盾裁判,但是违约方司法解除权可以在法院对合同效力作出裁判后再行使。形成判决的形成力产生时与形成诉权形成效果作用时不同,实体法上可以具体规定合同解除时间。
关键词
形成诉权
抗辩
证明责任
纠纷一次性解决
重复起诉
解除时间
Keywords
Formative Right of Action
Defense
Burden of Proof
One-tim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Repeated Suit
Time of Termina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诉讼电子化的目标与路线
被引量:
16
2
作者
曹建军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52-160,共9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智能化设计的理论方案研究”(项目编号:18ZDA142)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民法典实施与证明规范配套研究”(项目编号:21YJC820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民法院的五年制改革日渐倾向以司法效率为价值重心,优先应对案多人少的效率危机。民事诉讼的电子化改革应当是对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和现有制度冲击最小的改革方式,同时有希望成为缓解乃至终结民事诉讼人案矛盾最快的解决途径。在效率层面,无纸化网络办公、自动化生成结果、智能化辅助决策提供了节约和加速的双重效能;在公平层面,智能化的科技应用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为了审判质效的共同提升与相互促进,民事诉讼电子化改革应当走向步调的统一性、目标的均衡性、举措的公开性、内容的明确性。
关键词
电子诉讼
案多人少
司法公正
纠纷一次性解决
Keywords
electronic litigation
heavy caseload and staff shortage
judicial equity
one-time dispute resolu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玉富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基金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事诉讼结构的嬗变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14NDJC136YB)
2015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Z15JC124)
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2016B008)
文摘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位三大重要问题,严重抑制了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理论认同与实践利用。在建构有序化与弹性化的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过程中,合理的思路是适度糅合当事人合意机制与法院阐明权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生长。这样,合作理念将适当注入现代民事诉讼之中,进而将深刻改变民事诉讼格局及其未来发展路向。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
程序选择权
纠纷
解决
一次性
当事人合意
法院阐明权
Keywords
counterclaim in the procedure of second instance
option rights
one-time dispute resolution
consensual mechanism of litigants
judicial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制度之塑造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春阳
石晓波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法官责任制改革的实践与路径——基于由量入质的主体精英化改革视角”(项目号:2722019PY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是指在民事共同诉讼程序中,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原告或原告将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被告,提起不能并存的诉讼请求,并列明各当事人及诉请的顺位关系,原告声明法院优先支持先位诉请,预备先位诉请无理由时,请求法院支持后位诉请。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形态符合诉讼经济、纠纷一次性解决、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实现实体权利等价值追求,具备本土化建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借鉴域外经验与考量我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的主体合并类型应限于被告预备合并型,先后位之诉的合并类型应为仅存在获胜顺位关系型。其程序规则设计主要包括:先后位之诉在一审中应当一并审理和裁判;先后位之诉在上诉审中需诉讼程序统一进行;共同诉讼人中一人作出的实体性诉讼行为仅对自己生效,作出的程序性诉讼行为对全体生效。
关键词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
共同诉讼
诉讼合并
一次性
解决
纠纷
Keywords
subjective preliminary combination of litigation
the joint action
consolidation actions
resolve disputes one time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违约方司法解除权)诉讼评注
刘子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事诉讼电子化的目标与路线
曹建军
《法治研究》
CSSCI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
唐玉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制度之塑造
王春阳
石晓波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