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宋德龙
贠建民
艾对元
张紊玮
魏龙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1,共6页
-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107RJZA128)
-
文摘
为适应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需要,以控制菌丝球直径和密度、并提高菌丝体生物量为目的,实验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其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结果表明,筛选的双孢蘑菇一级液体种子的优化培养基为:马铃薯80 g、红糖12 g、葡萄糖9.0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KH2PO42g、MgSO4.7H2O 1g、VB10.01 g、水1 000 mL;优化的二级种子液体繁育条件为: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25℃、初始pH6.0、接种量12%、装液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菌丝球直径可有效控制在1.5~2.0 mm之间,菌丝体生物量干重可达25.0 mg/mL。
-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液体菌种
工业化
繁育条件
优化
-
Keywords
Agaricus bisporus, liquid spawn, industrial cultivation, submerged culture condition,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探究稻虱红螯蜂最佳繁育条件及释放时间
- 2
-
-
作者
李若男
-
机构
上饶市上饶县乡镇农技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有机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寻求科学、有效和持久的治虫方法才是长久之计,利用寄生蜂对农业害虫进行防治是生物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1],但自1970年至今,由于化学药剂长期不合理的使用不仅使得稻飞虱产生了抗药性而且还杀害了其自然天敌—稻虱红螯蜂,并且稻虱红螯蜂难于在田间常规防治措施下存活,从而致使稻飞虱因缺乏有效的控制而爆发成灾。探究稻虱红螯蜂生长发育最适繁育条件来进行高效率的人工培育不仅使其一年内可多繁育几代而且提高其的羽化率,最终增大其在田间的种群数量从而更好的达到控制稻飞虱的目的。
-
关键词
稻虱红螯蜂
稻飞虱
繁育条件
羽化率
寄生率
-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