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冰润
李晓民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其贡献率分别为43.6%、18.5%、15.7%、13.4%,累计贡献率超过92%以上,其中生境选择与植被高度、密度呈正相关,与植被直径呈负相关,即白琵鹭倾向于选择植被高度高、密度大且植被直径细的芦苇湿地营巢繁殖;由正态分布统计得到理论白琵鹭繁殖最优生境满足4个条件:植被高度为(209±5.7 5)cm,植被密度为(64±4.92)根/m^2,植被直径为(0.64±0.04)cm,水深为(59.7±0.9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琵鹭
繁殖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正态分布分析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选择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业勤
李露
+4 位作者
于海悦
赵新元
张楠
安菁
丁长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7,共9页
【目的】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利用情况,分析对各鸟种的招引效果以及其生态因子选择偏好,揭示次级洞巢鸟类繁殖期的生境需求,为选择人工巢箱悬挂位点提供参考。【方法】以被利用和未利用...
【目的】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利用情况,分析对各鸟种的招引效果以及其生态因子选择偏好,揭示次级洞巢鸟类繁殖期的生境需求,为选择人工巢箱悬挂位点提供参考。【方法】以被利用和未利用巢箱为中心,分别做10 m×10 m的实验样方和对照样方,记录坡向、乔木密度等16个生态因子,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鸟种利用巢箱间生态因子的选择差异,使用广义线性模型筛选出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选择的最佳模型。【结果】2017和2019年,共招引到大山雀、褐头山雀、北红尾鸲、黑头䴓、普通䴓和白眉姬鹟6种鸟类,招引成功率为52.9%,其中大山雀巢数量最多(n=81巢)。大山雀、褐头山雀和北红尾鸲3种鸟类分别在悬挂高度(P=0.009)、乔木均高(P=0.017)2个生态因子上差异显著。北红尾鸲利用的人工巢箱悬挂高度最低,且显著低于大山雀(P=0.015)和褐头山雀(P=0.024);大山雀利用的人工巢箱所在样方的乔木均高最低,且显著低于褐头山雀(P=0.013)。最佳模型显示大山雀利用人工巢箱概率与乔木密度成正相关(P=0.003),与巢树胸径(P=0.016)和枯木数量(P=0.007)成负相关;褐头山雀利用人工巢箱概率与乔木均高成正相关(P<0.001),与巢树胸径成负相关(P<0.001);北红尾鸲利用人工巢箱概率与巢箱高度(P=0.024)、巢树胸径(P<0.001)、枯木数量(P=0.009)和距离地面3 m的林下郁闭度(P=0.013)成负相关。【结论】人工巢箱对于大山雀招引效果最好。大山雀和褐头山雀在繁殖期偏好隐蔽性强的人工巢箱,北红尾鸲在繁殖期倾向于选择隐蔽性强且光照充足的人工巢箱。建议将人工巢箱安装在乔木高大的密林,同时通过向阳悬挂等方式增加日辐射量。为提高巢箱利用率,可将巢箱间距设置为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巢箱
次级洞巢鸟类
繁殖生境选择
广义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红碱淖湿地鸟类初步调查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中强
霍小梅
肖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76-79,共4页
报道了红碱淖迁徙停歇和繁殖的湿地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居留情况.红碱淖湿地水禽、涉禽等水鸟的观察结果为12科、44种,均为候鸟.其中,繁殖鸟15种,旅鸟24种,夏候鸟5种.简要叙述了繁殖种类生态分布.
关键词
湿地
湿地鸟类
繁殖生境选择
红碱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冰润
李晓民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文摘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其贡献率分别为43.6%、18.5%、15.7%、13.4%,累计贡献率超过92%以上,其中生境选择与植被高度、密度呈正相关,与植被直径呈负相关,即白琵鹭倾向于选择植被高度高、密度大且植被直径细的芦苇湿地营巢繁殖;由正态分布统计得到理论白琵鹭繁殖最优生境满足4个条件:植被高度为(209±5.7 5)cm,植被密度为(64±4.92)根/m^2,植被直径为(0.64±0.04)cm,水深为(59.7±0.98)cm。
关键词
白琵鹭
繁殖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正态分布分析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Eurasian spoonbill
Breeding habitat sele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ormal Distribution
Qixinghe National NatureReserve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选择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业勤
李露
于海悦
赵新元
张楠
安菁
丁长青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483)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助项目(PXM2019_154313_000023)。
文摘
【目的】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利用情况,分析对各鸟种的招引效果以及其生态因子选择偏好,揭示次级洞巢鸟类繁殖期的生境需求,为选择人工巢箱悬挂位点提供参考。【方法】以被利用和未利用巢箱为中心,分别做10 m×10 m的实验样方和对照样方,记录坡向、乔木密度等16个生态因子,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鸟种利用巢箱间生态因子的选择差异,使用广义线性模型筛选出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选择的最佳模型。【结果】2017和2019年,共招引到大山雀、褐头山雀、北红尾鸲、黑头䴓、普通䴓和白眉姬鹟6种鸟类,招引成功率为52.9%,其中大山雀巢数量最多(n=81巢)。大山雀、褐头山雀和北红尾鸲3种鸟类分别在悬挂高度(P=0.009)、乔木均高(P=0.017)2个生态因子上差异显著。北红尾鸲利用的人工巢箱悬挂高度最低,且显著低于大山雀(P=0.015)和褐头山雀(P=0.024);大山雀利用的人工巢箱所在样方的乔木均高最低,且显著低于褐头山雀(P=0.013)。最佳模型显示大山雀利用人工巢箱概率与乔木密度成正相关(P=0.003),与巢树胸径(P=0.016)和枯木数量(P=0.007)成负相关;褐头山雀利用人工巢箱概率与乔木均高成正相关(P<0.001),与巢树胸径成负相关(P<0.001);北红尾鸲利用人工巢箱概率与巢箱高度(P=0.024)、巢树胸径(P<0.001)、枯木数量(P=0.009)和距离地面3 m的林下郁闭度(P=0.013)成负相关。【结论】人工巢箱对于大山雀招引效果最好。大山雀和褐头山雀在繁殖期偏好隐蔽性强的人工巢箱,北红尾鸲在繁殖期倾向于选择隐蔽性强且光照充足的人工巢箱。建议将人工巢箱安装在乔木高大的密林,同时通过向阳悬挂等方式增加日辐射量。为提高巢箱利用率,可将巢箱间距设置为50 m。
关键词
人工巢箱
次级洞巢鸟类
繁殖生境选择
广义线性模型
Keywords
artificial nest box
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
breeding habitat selection
general linear model(GLM)
分类号
S718.6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红碱淖湿地鸟类初步调查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中强
霍小梅
肖红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工作站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76-79,共4页
文摘
报道了红碱淖迁徙停歇和繁殖的湿地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居留情况.红碱淖湿地水禽、涉禽等水鸟的观察结果为12科、44种,均为候鸟.其中,繁殖鸟15种,旅鸟24种,夏候鸟5种.简要叙述了繁殖种类生态分布.
关键词
湿地
湿地鸟类
繁殖生境选择
红碱淖
Keywords
wetland
wetland bird
breeding habitat selection
Hongjiannao lake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
朱冰润
李晓民
《野生动物学报》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选择
王业勤
李露
于海悦
赵新元
张楠
安菁
丁长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红碱淖湿地鸟类初步调查
王中强
霍小梅
肖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