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棕噪鹛和丽色噪鹛繁殖巢的记述 被引量:3
1
作者 付义强 张正旺 +1 位作者 陈本平 凌征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棕噪鹛 丽色噪鹛 繁殖巢 老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尾林鸮繁殖巢纪实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家传 吴伟 《野生动物》 2005年第4期50-50,共1页
2005年5月15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鸟类环志站老爷岭环志点105公里网场附近的公路旁,发现一个长尾林鹗巢。据发现人(道班养路工)介绍,共有3枚卵,出了两个雏。笔者去观测时见到了从巢中飞出的亲鸟,认定是长尾林鹗(Strix uralensis)。
关键词 长尾林鹗 繁殖巢 结构 繁殖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耕作模式优化对朱鹮觅食生态和繁殖成效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高洁 朱大鹏 段文斌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35-38,49,共5页
通过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保护区水田耕作模式优化对朱鹮的觅食行为监测,以及繁殖巢穴监测来评估水田耕作模式优化影响。研究发现,秧苗封沟前水田模式优化对朱鹮觅食的选择性影响不明显;但在秧苗封沟后,1.2 m宽的觅食条带能显著提高朱鹮... 通过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保护区水田耕作模式优化对朱鹮的觅食行为监测,以及繁殖巢穴监测来评估水田耕作模式优化影响。研究发现,秧苗封沟前水田模式优化对朱鹮觅食的选择性影响不明显;但在秧苗封沟后,1.2 m宽的觅食条带能显著提高朱鹮的觅食次数和停留时间;从时间空间尺度对朱鹮繁殖巢、幼鸟出飞量以及繁殖成效进行了分析,发现水田耕种方式的改善对朱鹮繁殖巢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水田耕作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朱鹮的觅食环境,提高了朱鹮觅食地的质量,促进其种群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耕作模式 秧苗封沟:繁殖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