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南岛繁殖加代在大豆辐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纪安
刘娜
关晶
-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
文摘
用五种剂量60Coγ射线辐射4个大豆稳定品系的风干种子,研究海南繁殖岛加代在大豆辐射育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南岛种植M1比北方种M1可获得更高的存活率和出现较多的不孕、半不孕植株。北方种植M1的半致死剂量为16KR左右,海南岛种植M1时可加大剂量至20KR。经南方加代后的M2在成熟期、百粒重及蛋白质含量方面比北方M1产生的M2变异幅度更大,出现早熟、大粒、高蛋白质含量植株机率高。
-
关键词
辐射育种
半致死剂量
大豆
育种
繁殖加代
-
Keywords
Radiation breeding, Planting a progeny in Hainan island, 50% lethal dose
-
分类号
S565.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萝卜种子的加代繁殖技术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骆海波
张雪清
李德超
胡侦华
-
机构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种子科技》
2004年第6期356-357,共2页
-
-
关键词
加代繁殖
春化
萝卜种子
抽薹
营养生长期
作物
开花
适宜
科研
技术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8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南方冬油菜西北加代繁殖与制种应注意的问题
- 3
-
-
作者
李海龙
刘瑛
吴平
-
机构
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2-42,共1页
-
-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冬油菜
北方地区
加代繁殖
制种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育种在云南元谋的加代繁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清海
-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
-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
-
文摘
针对海南省地租上涨的形势,在云南省元谋县进行了玉米南繁加代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元谋县的生态特征和土壤特性,总结了在云南元谋进行玉米加代繁殖的技术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并强调了应注意的事项。
-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元谋县
加代繁殖
生态特征
土壤特性
制种技术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西葫芦海南加代繁殖主要技术措施
- 5
-
-
作者
雷逢进
朱建中
卫爱兰
-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园艺室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蔬菜办公室
-
出处
《蔬菜》
2001年第9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西葫芦
加代繁殖
整地
播种
肥水管理
授粉
病虫害防治
-
分类号
S642.6
[农业科学—蔬菜学]
S339.5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日光温室加代繁殖玉米自交系技术
- 6
-
-
作者
李钦存
孙振海
周卫学
-
机构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滑县种子公司
-
出处
《种子科技》
1998年第2期35-36,共2页
-
文摘
日光温室加代繁殖玉米自交系技术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滑县种子公司(456487)李钦存孙振海周卫学日光温室的建造,创造了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为作物冬季的正常生长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们采用日光温室冬繁加代,有效地解决了少量玉米自交系种源不足...
-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加代繁殖
日光温室
-
分类号
S513.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黄淮粳稻新品种新农稻1号海南加代繁殖高产栽培技术
- 7
-
-
作者
徐秋萍
薛毅
李彦学
徐九文
毋海清
-
机构
博爱县农业局
河南省新农种业有限公司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3年第9期48-48,共1页
-
文摘
新农稻1号是河南省新农种业有限公司以(豫粳7号×黄金睛)F1为母本、黄金睛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品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黄淮地区夏播插秧栽培。由于该品种穗大,开花历时长,开颖角度较大,生产上种子异交率比其他常规品种高,种子退化快。为了加快新农稻1号种子繁育和提纯复壮,需要冬季到海南岛加代繁殖。2009-2011年,我们在海南省三亚市警备区农场连续3年对新农稻1号株系种进行加代繁殖,基本掌握了新农稻1号在海南三亚高产繁种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栽培技术
常规粳稻
加代繁殖
黄淮地区
海南岛
种子退化
杂交选育
-
分类号
S562.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利用兰州自然条件加代油菜可行性初探
- 8
-
-
作者
安贤惠
-
机构
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7,共2页
-
文摘
加代繁殖是加速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南北气候差异大,目前已有不少育种单位利用这一自然特点,广泛进行北种南繁,南种北育,以加快育种速度,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南来北往,路途遥远,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很大,在试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给育种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而我省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代表我国不同生态类型的气候特点,能否利用这一特殊性就近建立油菜繁殖基地?本着这一目的,我们于1989年夏末在兰州加代复种了白菜型油菜,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就加代情况简述如下。
-
关键词
油菜
加代繁殖
育种
可行性
-
分类号
S565.4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武都近郊玉米加代繁育技术初探
- 9
-
-
作者
苏斌惺
-
机构
陇南地区农科所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11,共1页
-
文摘
武都县城近郊海拔1000米左右,无霜期250天,全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有效积温(≥10℃)4100℃以上,正常年份早霜期在11月15日左右,晚霜期在3月10日左右,气候条件优越,玉米加代繁育或小面积一年两次制种技术值得探索。1990~1992年我们在农科所试验地进行了玉米加代繁育试验。1990年上代地膜覆盖栽培,下代露地栽培,加代没有成功。
-
关键词
玉米
繁殖
加代繁殖
育种
-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大白菜温室加代技术探讨
- 10
-
-
作者
郎凤岗
-
机构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2期20-21,共2页
-
文摘
十字花科蔬菜大多为低温长日照作物,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一年只能繁殖一代种子。培育一个自交系一般需要6~8年,选育一个品种则要8~12年。从而严重影响了育种进度和新品种推广速度。多年来育种工作者为解决这一矛盾,进行了各种研究试验:如南繁北育、冬季温室采种等手段,但一年也只能繁育1.5~2代。
-
关键词
大白菜
加代繁殖
栽培
育种
-
分类号
S634.1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青海小麦一年四代繁育技术指标研究
被引量:9
- 11
-
-
作者
王志伟
胡冬梅
-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出处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
基金
青海劳动人事厅留学回归人员的资助
青海省科委"九五"攻关项目
-
文摘
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青海气候特点,以露天和塑料棚结合促进种子后熟、光温春化等措施,实现了小麦一年4代的繁育技术。探索了各世代适宜播种期,补充了破除种子休眠技术,建立了优化配方施肥方案,确定了各世代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控制指标,从而研制出可使小麦常规育种年限缩短4年以上的加代技术。
-
关键词
小麦
加代繁殖
光温春化
光温指标
育种
-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9.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春小麦一年四代育种技术研究
- 12
-
-
作者
胡冬梅
王志伟
王全明
-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12期16-18,共3页
-
-
关键词
春小麦
育种
加代繁殖
-
分类号
S512.1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F_1代西瓜亲本选择对防止退化的效应
- 13
-
-
作者
范恩普
崔德祥
吴跃勇
黄蔚
-
机构
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7,共3页
-
文摘
1989~1993年对F1代西瓜亲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连继世代选择和不加选择的加代繁殖两种处理,结果表明:F1代亲本的连续选择能不断提高株系的亲和力,产量比未加选择的增产25.88%。经选择后,母本x-4株系可溶性固形物从10.11%增至11.43%,增长13.06%.父本N-2株系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3%增至8.8%,增长21.92%。F1代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89.44%,33.23下降到61.17%和11.63。F1代西瓜亲本连续选择可增加商品率和品质,防止亲本连年自交衰竭和F1代种子退化,并可延长双亲和F1的使用年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强抗病性。
-
关键词
西瓜
防止退化
加代繁殖
连继世代选择
-
Keywords
Watermelon, Preventing degeneration, Increasing-generation reproduction, Continual-generation selection
-
分类号
S651.0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S339.5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大豆南繁流程和田间技术探讨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薛永国
魏崃
唐晓飞
刘丽君
-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613-6614,6617,共3页
-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DFR30840)
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4-PS05)
-
文摘
大豆南繁作为大豆育种的组成部分,其能够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从大豆南繁育种实际出发,结合南繁流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种高效而低成本的方法和对策,同时提出了相对合理高效的大豆南繁育种田间管理技术方法,可为今后开展大豆南繁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依据。
-
关键词
大豆南繁
田间技术
加代繁殖
-
Keywords
Soybean breeding in Hainan
Field technology
Accelerate propagation generations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Bt抗虫双隐性核不育系中抗58A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黄双领
张玉花
孟清芹
杨晓东
陈永新
叶玉福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山东中棉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地区种子中心管理站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4,共1页
-
-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隐性核不育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加代繁殖
基因鉴定
组合种植
棉花研究所
中棉所45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一种简易有效的种子春化法
被引量:5
- 16
-
-
作者
史公军
侯喜林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
-
出处
《长江蔬菜》
2001年第1期44-44,共1页
-
-
关键词
蔬菜
种子春化
温度
湿度
加代繁殖
浸种
培养皿
滤纸
冰箱
-
分类号
S604.1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冬季温室大白菜亲本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 17
-
-
作者
李改珍
巫东堂
程伯瑛
赵军良
王秀英
-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出处
《上海蔬菜》
2009年第6期53-54,共2页
-
文摘
冬季利用温室繁育大白菜亲本材料是大白菜加代繁殖的重要手段。温室内隔离条件好,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无昆虫传粉,可同时栽植几十个亲本材料,种子质量较好。湿度大,散粉时间长,花期长,1月中下旬-4月底均可进行人工授粉,种子产量高。但在大白菜种株生长过程中,由于温室的特殊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种子减产甚至绝收。现将其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发生
亲本材料
大白菜
温室
冬季
种子质量
加代繁殖
-
分类号
S436.3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天麻阶段性生物学积温的确定及意义
被引量:5
- 18
-
-
作者
王绍柏
余昌俊
-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学校
-
出处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85-288,共4页
-
基金
宜昌市科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
-
文摘
天麻GastrodiaelataBl.有4个变型〔1〕:原变型(红天麻)G.elataf.elata、绿天麻G.elataf.viridis、乌天麻G.elataf.glauca和黄天麻G.elataf.flavida。目前我国的商品天麻大部分是红天...
-
关键词
天麻
生物学积温
积温
加代繁殖
自交系
-
Keywords
Gastrodia elata, Accumulated temperature,Additive breeding,Self bred line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贵阳市花溪地区油菜夏繁初探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高登荣
王菲
刘胜兵
-
机构
贵州省大方县扶贫办公室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5期42-43,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品种早、中晚熟3个材料在花溪夏繁表现性状的观察,分析在花溪地区油菜夏繁加代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人工春化获得壮苗的条件是春化温度在2-8℃,春化时间为15-20d为宜,移栽大田后,整齐度好,但开花时间长,经济性状较差,不宜加代繁殖。
-
关键词
春化温度
春化时间
开花效应
油菜品种
夏繁
市花
贵阳
开花时间
加代繁殖
表现性状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超级稻滇超2号
- 20
-
-
作者
普双有
董广
-
机构
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云南农业》
2005年第7期5-5,共1页
-
-
关键词
滇超2号
超级稻
2001~2002年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国际水稻研究所
2004年5月
1998年
云南省农科院
国际水稻所
1997年
1996年
1999年
合系39号
2000年
结实率
抗稻瘟病
海南加代
田间种植
加代繁殖
特性鉴定
对照品种
-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