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山雀对巢箱颜色的识别和繁殖功效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克勤
邓秋香
+7 位作者
Justin Liu
蒋诗梦
张左娇
李文秀
赵芳菊
姚启远
楼瑛强
高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9-662,共4页
为了确定大山雀对巢箱颜色是否能够识别和对繁殖功效的影响,以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于2007—2010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黑、蓝、绿、白和红色巢箱,对大山雀的入住状况和繁殖参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0...
为了确定大山雀对巢箱颜色是否能够识别和对繁殖功效的影响,以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于2007—2010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黑、蓝、绿、白和红色巢箱,对大山雀的入住状况和繁殖参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08、2010年红色巢箱的入住率最高,2009年低于平均值;窝卵数除2010年红色巢箱组略低于其它颜色组平均值外,其它年份略高于其它组,而各年份的出飞数红色组均高于其它组。将其它组的合并均值与红色组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窝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出飞数之间则有显著差异(F=17.65,df=1,P=0.04),表明红色组的出飞数高于其他组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巢箱颜色
入住率
繁殖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带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曹长雷
高玮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于2005~2006年鸟类繁殖季节,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探讨了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斑块面积、形状指数、隔离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白眉姬鹟的繁...
于2005~2006年鸟类繁殖季节,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探讨了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斑块面积、形状指数、隔离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白眉姬鹟的繁殖参数,破碎化指数不同的斑块间白眉姬鹟的窝卵数、孵化率和出飞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卵重变异很大,差异显著(P〈0.05);卵体积变动更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回归分析表明,斑块破碎化指数与白眉姬鹟繁殖参数间均存在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当窝卵数达到最大值时,卵质量降低,出雏率达到最低,雏鸟存活率反而增大,出飞率达到最大,从而提高繁殖功效;当窝卵数达到最小值时,卵质量最高,出雏率增大,出飞率也相应的增高,从而使繁殖功效增大。白眉姬鹟存在一个最优窝卵数,验证了Lack的窝卵数假说。另外,白眉姬鹟通过对自身繁殖参数的调节来适应生境破碎化,尽量提高自身的繁殖功效,从而弥补自身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姬鹟
破碎化
斑块面积
斑块形状
隔离度
繁殖功效
边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牧干扰对栗斑腹鹀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乐勇
张立世
+3 位作者
吴慧
秦博
李时
姜云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100,共5页
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开展了放牧对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繁殖影响的研究,分析了围栏区与非围栏区栗斑腹鹀的繁殖生境选择和繁殖功效。研究共发现89巢和202枚卵,其中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30个(33.70%);成功出飞的巢为4巢(...
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开展了放牧对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繁殖影响的研究,分析了围栏区与非围栏区栗斑腹鹀的繁殖生境选择和繁殖功效。研究共发现89巢和202枚卵,其中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30个(33.70%);成功出飞的巢为4巢(4.49%);总卵119枚(58.91%);出雏34只(16.83%);成功出飞雏鸟15只(7.43%)。非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25个(28.09%);成功出飞巢为1巢(1.12%);总卵83枚(41.09%);出雏24只(11.88%);成功出飞雏鸟4只(1.98%)。繁殖大生境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区与非围栏区的西伯利亚山杏密度、贝加尔针茅高度、枯草密度、青草密度、裸地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西伯利亚山杏高度和贝加尔针茅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青草的均高、植物种类和腐蚀草厚度无显著差异。此外,斑块的平均面积为(82.63±72.98)hm2,斑块内的栗斑腹鹀为(9.67±9.79)只,斑块内牧群的数量与栗斑腹鹀种群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牧群数量越多,栗斑腹鹀的种群密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栗斑腹鹀
斑块
繁殖
生境
繁殖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山雀对巢箱颜色的识别和繁殖功效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克勤
邓秋香
Justin Liu
蒋诗梦
张左娇
李文秀
赵芳菊
姚启远
楼瑛强
高玮
机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
Lynbrook High School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9-66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293,30870318)
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教科合字[2011]第113号)
文摘
为了确定大山雀对巢箱颜色是否能够识别和对繁殖功效的影响,以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于2007—2010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黑、蓝、绿、白和红色巢箱,对大山雀的入住状况和繁殖参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08、2010年红色巢箱的入住率最高,2009年低于平均值;窝卵数除2010年红色巢箱组略低于其它颜色组平均值外,其它年份略高于其它组,而各年份的出飞数红色组均高于其它组。将其它组的合并均值与红色组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窝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出飞数之间则有显著差异(F=17.65,df=1,P=0.04),表明红色组的出飞数高于其他组的平均值。
关键词
大山雀
巢箱颜色
入住率
繁殖功效
Keywords
great tit
nest-box color
occupancy rate
reproductive succes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带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曹长雷
高玮
机构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18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00009)项目资助
文摘
于2005~2006年鸟类繁殖季节,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探讨了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斑块面积、形状指数、隔离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白眉姬鹟的繁殖参数,破碎化指数不同的斑块间白眉姬鹟的窝卵数、孵化率和出飞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卵重变异很大,差异显著(P〈0.05);卵体积变动更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回归分析表明,斑块破碎化指数与白眉姬鹟繁殖参数间均存在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当窝卵数达到最大值时,卵质量降低,出雏率达到最低,雏鸟存活率反而增大,出飞率达到最大,从而提高繁殖功效;当窝卵数达到最小值时,卵质量最高,出雏率增大,出飞率也相应的增高,从而使繁殖功效增大。白眉姬鹟存在一个最优窝卵数,验证了Lack的窝卵数假说。另外,白眉姬鹟通过对自身繁殖参数的调节来适应生境破碎化,尽量提高自身的繁殖功效,从而弥补自身种群。
关键词
白眉姬鹟
破碎化
斑块面积
斑块形状
隔离度
繁殖功效
边缘效应
Keywords
Ficedula zanthopygia
fragmentation
patch size
patch shape
isolation index
breeding success
edge effect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牧干扰对栗斑腹鹀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乐勇
张立世
吴慧
秦博
李时
姜云垒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10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398)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0101067JC)
文摘
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开展了放牧对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繁殖影响的研究,分析了围栏区与非围栏区栗斑腹鹀的繁殖生境选择和繁殖功效。研究共发现89巢和202枚卵,其中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30个(33.70%);成功出飞的巢为4巢(4.49%);总卵119枚(58.91%);出雏34只(16.83%);成功出飞雏鸟15只(7.43%)。非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25个(28.09%);成功出飞巢为1巢(1.12%);总卵83枚(41.09%);出雏24只(11.88%);成功出飞雏鸟4只(1.98%)。繁殖大生境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区与非围栏区的西伯利亚山杏密度、贝加尔针茅高度、枯草密度、青草密度、裸地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西伯利亚山杏高度和贝加尔针茅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青草的均高、植物种类和腐蚀草厚度无显著差异。此外,斑块的平均面积为(82.63±72.98)hm2,斑块内的栗斑腹鹀为(9.67±9.79)只,斑块内牧群的数量与栗斑腹鹀种群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牧群数量越多,栗斑腹鹀的种群密度越小。
关键词
放牧
栗斑腹鹀
斑块
繁殖
生境
繁殖功效
Keywords
Grazing
Emberiza jankowaskii
Area of the patches
Reproduction environment
Reproductive function
分类号
Q958.1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山雀对巢箱颜色的识别和繁殖功效
张克勤
邓秋香
Justin Liu
蒋诗梦
张左娇
李文秀
赵芳菊
姚启远
楼瑛强
高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带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鹟繁殖的影响
曹长雷
高玮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放牧干扰对栗斑腹鹀繁殖的影响
陈乐勇
张立世
吴慧
秦博
李时
姜云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