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棉系列絮料的保暖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谈丽平 王府梅 刘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0,44,共4页
木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中空度85%以上,非常适合制作保暖材料,但是由于传统木棉絮料的强力低,持久回弹性差,使其用量越来越小,所开发的木棉絮料制作新技术克服了上述缺陷。为进一步探明木棉絮料的综合性能,比较研究了木棉絮料和其他... 木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中空度85%以上,非常适合制作保暖材料,但是由于传统木棉絮料的强力低,持久回弹性差,使其用量越来越小,所开发的木棉絮料制作新技术克服了上述缺陷。为进一步探明木棉絮料的综合性能,比较研究了木棉絮料和其他现有絮料的静态热阻和对流散热量,发现木棉絮料的保暖性仅次于羽绒,明显优于四孔、七孔涤纶棉絮料和喷胶棉,与化纤絮料相比木棉纤维将絮料中的空隙分割的很小,使得絮料的对流散热量大幅度降低,而且木棉絮料的传导热阻也明显高于现有化纤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保暖 絮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羽绒/羽绒飞丝的混纤絮料的服用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安军 王府梅 +1 位作者 王伟 袁通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09,共5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制作了木棉/羽绒/羽绒飞丝的混纤系列絮料,参照有关标准测试了其保暖性、蓬松性、压缩弹性,分析研究了这些性能与木棉质量分数、羽绒及羽绒飞丝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木棉质量分数越高絮料的保暖性能... 利用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制作了木棉/羽绒/羽绒飞丝的混纤系列絮料,参照有关标准测试了其保暖性、蓬松性、压缩弹性,分析研究了这些性能与木棉质量分数、羽绒及羽绒飞丝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木棉质量分数越高絮料的保暖性能越好;3种纤维的压缩弹性优劣排序为:羽绒>羽绒飞丝>木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羽绒 保暖性 压缩弹性 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绒/木棉混纤絮料的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维 周苏萌 +1 位作者 韩仕峰 王府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0,共4页
在试制羽绒/木棉混纤絮料的基础上,对其压缩性能和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絮料中混入细旦涤纶等合纤可以有效提高絮料的压缩功弹性回复率,而以木棉纤维取代羽绒或者飞丝会导致压缩功弹性回复率略微下降,但当其含量变化较小... 在试制羽绒/木棉混纤絮料的基础上,对其压缩性能和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絮料中混入细旦涤纶等合纤可以有效提高絮料的压缩功弹性回复率,而以木棉纤维取代羽绒或者飞丝会导致压缩功弹性回复率略微下降,但当其含量变化较小时差异不明显;羽绒的使用可以提高絮料的保暖性,木棉纤维对絮料保暖性的贡献低于羽绒,但高于其他合纤(丙纶和细旦涤纶等);羽绒飞丝的使用会导致絮料的保暖性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程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 木棉 絮料 压缩性能 保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絮料与传统絮料服用舒适性的灰色近优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代萌婷 屠晔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87,共5页
为了获得新型絮料与传统絮料服用舒适性能的综合评价,选取5种新型絮料和4种传统絮料,对其保暖性、蓬松性、压缩回复性、柔软性、远红外温升性、透气性进行测试,利用灰色近优法对絮料进行近优度优劣分析,再用灰色关联分析各指标对近优度... 为了获得新型絮料与传统絮料服用舒适性能的综合评价,选取5种新型絮料和4种传统絮料,对其保暖性、蓬松性、压缩回复性、柔软性、远红外温升性、透气性进行测试,利用灰色近优法对絮料进行近优度优劣分析,再用灰色关联分析各指标对近优度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9种絮料中,新型絮料的服用舒适性总体上优于传统絮料,咖啡碳纤维/聚酯纤维絮料服用舒适性最好,聚酯纤维絮料服用舒适性最差。在6项测试指标中,保暖性对絮料的服用舒适性能影响最大,对近优度的关联数值为0.8062;远红外温升性对絮料的服用舒适性能影响相对较小,对近优度的关联数值为0.6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絮料 传统絮料 服用舒适性 灰色近优模型 近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绒/涤纶混合絮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培清 徐卫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1,共3页
研究了羽绒/涤纶混合絮料的性能,认为在羽绒中掺混少量中空涤纶纤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絮料的回弹性,保温性、柔软性也只是略有降低。
关键词 羽绒 涤纶 絮料 混合絮料 服装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保暖材料在军用防寒服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贺军 何崟 +1 位作者 郭书文 虞青松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39,共6页
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也对军人的作战服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军用防寒服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军人的作战效能和生命安全。文章旨在全面综述被动保暖材料在军用防寒服中的应用,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全... 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也对军人的作战服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军用防寒服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军人的作战效能和生命安全。文章旨在全面综述被动保暖材料在军用防寒服中的应用,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全面指导参考。重点分析各类被动保暖材料的性能特点、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最终,文章提出推动被动保暖材料技术进步和创新设计的策略,以期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应对严峻的军事环境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保暖 军用防寒服 填充絮料 辐射发热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温下防寒服保暖材料的规格确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苏婧劼 崔鹏 +1 位作者 王府梅 袁通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得到了防寒服填充絮料厚度与导热系数间的试验关系.利用多层服装隔热值分配规律,推导了防寒服内胆材料工程厚度与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建立了絮料面密度与其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式.根据人体的代... 采用自主研发的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得到了防寒服填充絮料厚度与导热系数间的试验关系.利用多层服装隔热值分配规律,推导了防寒服内胆材料工程厚度与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建立了絮料面密度与其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式.根据人体的代谢产热率及国标中有关保持人体热舒适的标准,提出了一种快速简易获得不同温度下保持人体热舒适所需防寒服内胆材料最佳面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絮料 隔热值 导热系数 工程厚度 面密度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cerva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 with a cationic surfactant and the application in dye removal
8
作者 Yue Zhang Yu Liu +2 位作者 Li Zhao Ce Wang Baocai X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3-1430,共8页
Coacerva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GSSG)and a cationic surfactant,di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DDAB),was constructed mainly driven by the electrostatic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The pH-dependent coacervate o... Coacerva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GSSG)and a cationic surfactant,di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DDAB),was constructed mainly driven by the electrostatic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The pH-dependent coacervate of GSSG-DDAB(1∶4,mol/mol)was analyzed.Under acidic and neutral conditions,a turbid suspension of droplets is observed,and alkaline pH results in the phase separation of coacervates as the top phase.The coacervate phase exhibits good performance(extraction efficiency>85%)in extracting several dyes from water,including brilliant yellow,acid red 13,cresyl violet acetate,eriochrom blue SE,and 4-hydroxyazobenzene.The dyes are added into the suspension in acidic conditions.Then,the dyes are enriched and extracted along with the coacervates as the top phase when pH is adjusted to~10.Coacervation of GSSG with DDAB provides a simple approach to extract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CERVATION oxidized glutathione dye removal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hydrophobic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