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优化及机理分析
1
作者 王金星 杨涵 +2 位作者 杨小林 陈峰宾 焦华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共9页
目的针对全尾砂浓密脱水困难、底流质量浓度低等问题,优化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合适的速凝剂,构建试验系统模拟深锥浓密机;以耙架剪切速度、尾砂入料质量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为自变量因素,以底流... 目的针对全尾砂浓密脱水困难、底流质量浓度低等问题,优化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合适的速凝剂,构建试验系统模拟深锥浓密机;以耙架剪切速度、尾砂入料质量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为自变量因素,以底流质量浓度作为研究指标,借助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29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综合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探究单因素和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底流质量浓度的影响,确定最优絮凝沉降参数;分析絮凝剂及耙架剪切作用机理。结果以分子量为20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的浓密试验中,尾砂入料质量浓度是影响底流质量浓度的最显著性单因素,耙架剪切速度和尾砂入料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底流质量浓度的最显著性因素。结论絮凝沉降模型的最优试验参数组合为尾砂入料质量浓度21.24%、耙架剪切速率0.121 r/min、絮凝剂单耗6.73 g/t、絮凝剂溶液质量浓度0.031%,此条件下底流质量浓度为55.28%。在絮凝剂单耗适中的情况下,絮凝剂通过水解形成的高分子链均匀分布在溶液中,可充分吸附尾砂颗粒,单耗过高和过低,都不能充分发挥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耙架剪切对尾砂浓密的机理在于剪切作用能破坏封闭的絮团结构,解放封闭在絮团内部的水,使絮团能结合更多的尾砂颗粒,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增加了浓密机的底流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因素交互作用 絮凝沉降模型 浓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