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酸锌絮凝剂的电镜特征和絮凝效果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和清 汪凤珍 +2 位作者 袁天佑 谭承德 韦万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聚硅酸锌(PSAZ)絮凝剂的凝胶颗粒结构,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锌离子与二氧化硅含量以及不同阴离子组成对聚硅酸锌絮凝剂凝胶结构的影响.对比了锌离子和铝离子形成聚硅酸盐絮...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聚硅酸锌(PSAZ)絮凝剂的凝胶颗粒结构,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锌离子与二氧化硅含量以及不同阴离子组成对聚硅酸锌絮凝剂凝胶结构的影响.对比了锌离子和铝离子形成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同时比较了聚硅酸锌絮凝剂和铝系列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锌 聚硅酸铝 凝胶结构 电镜特征 絮凝效果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制备及絮凝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俞尚清 潘志彦 +2 位作者 钱小飞 郎建敏 包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以粉煤灰和硫铁矿烧渣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 ( PSAF C)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和纯碱按 1∶ 1∶ 0 .8混合 ,在 80 0~ 90 0℃焙烧 15~ 3 0 min,用定量 1∶ 1盐酸浸取 ,固体溶出率高达 94% ... 以粉煤灰和硫铁矿烧渣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 ( PSAF C)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和纯碱按 1∶ 1∶ 0 .8混合 ,在 80 0~ 90 0℃焙烧 15~ 3 0 min,用定量 1∶ 1盐酸浸取 ,固体溶出率高达 94% ,陈化后即为PSAFC絮凝剂。通过模拟和真实印染废水絮凝试验 ,表明 PSAF C絮凝效果与聚合氯化铝 ( PAC)相当 ,在沉降速度、污泥体积等方面要优于 PAC,且成本比 PAC低 ,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氯化铝铁 絮凝 絮凝效果 制备方法 PAC 粉煤灰 硫铁矿 固体废弃物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生物絮凝剂对沼液的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关正军 王新志 杨一盈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0-295,303,共7页
选择4种代表性藻种(小球藻、莱茵衣藻、紫球藻、斜生栅藻)在培养基中培养15 d,每天提取其培养液作为絮凝剂絮凝沼液,研究了不同藻种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对沼液的絮凝效果,选出能够高效絮凝沼液的藻种。经筛选试验,发现紫球藻所产出的絮... 选择4种代表性藻种(小球藻、莱茵衣藻、紫球藻、斜生栅藻)在培养基中培养15 d,每天提取其培养液作为絮凝剂絮凝沼液,研究了不同藻种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对沼液的絮凝效果,选出能够高效絮凝沼液的藻种。经筛选试验,发现紫球藻所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能够最高效地絮凝沼液,沼液絮凝率可达到39.01%;利用最适培养条件下提取的紫球藻培养液,以絮凝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探究了pH值、絮凝温度、絮凝剂投放量、絮凝时间4个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沼液絮凝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响应面模型,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pH值、絮凝温度、絮凝剂投放量、絮凝时间都会对技术指标产生较大影响,而助凝剂添加量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最优工艺参数为:pH值7.69、絮凝温度26.78℃、絮凝剂投放量47.70 mL、絮凝时间20.39 min,验证后测得絮凝率为76.09%;总氮去除率达51.30%、总磷去除率达57.00%、氨氮去除率达54.67%、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43.16%、总固体去除率达54.11%、挥发性固体去除率达57.80%、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5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生物 沼液 絮凝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化拜耳赤泥制备PAFC及其絮凝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钱翌 李龙 +1 位作者 崔永进 褚衍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了探讨工业废渣——拜耳赤泥的综合利用新途径,以超细化拜耳法赤泥为原料,用盐酸浸取的方法将赤泥中的铝和铁溶出,并经聚合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olymeric 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对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酸浸工艺参数... 为了探讨工业废渣——拜耳赤泥的综合利用新途径,以超细化拜耳法赤泥为原料,用盐酸浸取的方法将赤泥中的铝和铁溶出,并经聚合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olymeric 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对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酸浸工艺参数和絮凝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酸浸的最优工艺参数分别为:盐酸浓度6mol/L,液固比5mL/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5 h。在浊度的去除上,自制PAFC与市售PAC、PFC对综合污水有相当或更优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为66.9%;在COD的去除上,自制PAFC的去除效果介于市售PAC及PFC之间,最高去除率为52.1%;在总磷和磷酸盐的去除上,自制PAFC稍逊于市售PAC、PFC,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3.8%和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拜耳赤泥 超细化 酸浸 聚合氯化铝铁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絮凝剂对甘油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毕喜婧 刘德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18,共4页
研究了用絮凝法处理甘油发酵液。选用国内外 7种絮凝剂 ,以FR值及滤速为指标 ,考察各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根据实验结果选出各种条件下适用于甘油发酵体系的絮凝剂 ,并证明所选用的
关键词 絮凝 甘油 发酵液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硫酸铁对多组分活性染料废水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虹 王仲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8期24-25,共2页
活性染料废水组成复杂、色度深 ,作者利用新型的高分子絮凝剂———聚磷硫酸铁对多组分活性染料废水进行处理 ,讨论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并与常用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絮凝 聚磷硫酸铁 絮凝效果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水处理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建洲 董旭飞 程芳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测试了自制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时的性能,试验表明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对于高浊度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絮凝效果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效果接近,且在弱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而在碱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差。与阳... 测试了自制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时的性能,试验表明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对于高浊度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絮凝效果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效果接近,且在弱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而在碱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差。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比,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具有成本低、无毒性、高效、易降解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絮凝 水处理 絮凝效果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A-60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康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4-86,共3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絮凝剂的菌株 A-60 ,以其发酵液作为絮凝剂 ,取名为 BFA-60。实验表明 ,BFA-60对各种菌悬液和固体悬浊液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通过实际废水絮凝实验发现 。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生物絮凝 絮凝效果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聚合铝制备及絮凝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张志强 林波 杨育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纳米改性 聚合铝 絮凝效果 制备方法 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涡流混凝器絮凝效果评价及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亚其 白健华 +4 位作者 孙超 马骏 马文杰 杨宏旭 李小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210,共5页
针对海上油田返排液处理装置小型化、撬装化及高效化要求,研发设计了由若干特殊构造法兰单元组合构成的新型微涡流混凝器。通过现场试验考察了该装置的絮凝效果,并对混凝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经微涡流絮凝处理后... 针对海上油田返排液处理装置小型化、撬装化及高效化要求,研发设计了由若干特殊构造法兰单元组合构成的新型微涡流混凝器。通过现场试验考察了该装置的絮凝效果,并对混凝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经微涡流絮凝处理后,COD去除率>90%,悬浮物去除率>99%,出水COD和悬浮物含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18)的三级排放标准。微涡流混凝器内流体呈现类似于圆管射流的流动特性,法兰构造显著增加了流体的湍流扰动,有效促进了凝聚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涡流混凝器 流场 数值模拟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炼钢转炉除尘水絮凝效果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世日 李秀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2,共3页
通过对炼钢厂除尘水影响悬浮物絮凝效果因素的分析,找出了悬浮物超标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水中阴离子指标高,并通过改变系统中投加阳离子絮凝剂来降低悬浮物,克服了水系统由于悬浮颗粒电性改变而引起的悬浮物超标问题,处理后效果明显,保证... 通过对炼钢厂除尘水影响悬浮物絮凝效果因素的分析,找出了悬浮物超标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水中阴离子指标高,并通过改变系统中投加阳离子絮凝剂来降低悬浮物,克服了水系统由于悬浮颗粒电性改变而引起的悬浮物超标问题,处理后效果明显,保证了除尘水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除尘水 絮凝效果 悬浮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絮凝剂对渣土废泥浆脱水效果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海良 王素稳 +4 位作者 荣辉 宋伟俊 齐占国 李向海 邸志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3-887,892,共6页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速率、浊度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无机絮凝剂(氢氧化钙、氯化铁以及两者的复掺)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速率、浊度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无机絮凝剂(氢氧化钙、氯化铁以及两者的复掺)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2%、1.7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18%、1.30%;(2)含水率为98%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6%、2.5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4%、1.50%;(3)含水率为97%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8%、4.3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土废泥浆 无机絮凝 含水率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HQJ-87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东升 李胜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38,共5页
HQJ-87是以聚合氯化铝和主链含酰胺基的一种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经室内筛选和确定投加量试验,在华北岔一联进行了现场试验。投加70ppm HQJ-87可使处理后的水质全面达到注水水质标准 SYJ5-83规定的要求(其中 SS<... HQJ-87是以聚合氯化铝和主链含酰胺基的一种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经室内筛选和确定投加量试验,在华北岔一联进行了现场试验。投加70ppm HQJ-87可使处理后的水质全面达到注水水质标准 SYJ5-83规定的要求(其中 SS<5.0mg/l,水中油<30mg/l,MF>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HQJ-87 注水水质 悬浮物含量 有机复合 现场应用效果 絮凝 室内筛选 浊度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掺絮凝剂对渣土废泥浆脱水效果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海良 王素稳 +4 位作者 荣辉 张磊 宋伟俊 齐占国 李向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63-3167,共5页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清液浊度、絮体含水率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有机-无机复掺絮凝剂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清液浊度、絮体含水率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有机-无机复掺絮凝剂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复掺PAC和APAM、PAC和CPAM的最佳掺量分别是0.02%+2.0×10^(-4)%、0.02%+5.0×10^(-4)%;(2)含水率为98%的渣土废泥浆,复掺PAC和APAM、PAC和CPAM的最佳掺量分别是0.06%+7.0×10^(-4)%、0.06%+9.0×10^(-4)%;(3)含水率为97%的渣土废泥浆,复掺PAC和APAM、PAC和CPAM的最佳掺量分别是0.12%+7.0×10^(-4)%、0.12%+1.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土废泥浆 有机絮凝 无机絮凝 含水率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肠杆菌(KLE-1)絮凝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曙光 李剑 +3 位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冯贵颖 姚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生菌KLE1,经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肠杆菌(Klebsiellamobilis).利用乳品废水作为发酵培养基,该菌株产生多糖类微生物絮凝剂;Ca2+对该絮凝剂的助絮凝效果优于其它金属阳离子;采用红外扫描、zeta电位测定仪对絮凝机理进行...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生菌KLE1,经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肠杆菌(Klebsiellamobilis).利用乳品废水作为发酵培养基,该菌株产生多糖类微生物絮凝剂;Ca2+对该絮凝剂的助絮凝效果优于其它金属阳离子;采用红外扫描、zeta电位测定仪对絮凝机理进行研究,表明该絮凝剂主要以架桥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特性 微生物絮凝 废水 絮凝机理 絮凝效果 水作 土壤 产气肠杆菌 多糖类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合成及絮凝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徐美芸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599,611,共5页
用Michael加成反应对G4.0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分别以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酸钠(S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端基改性剂,在N2气氛下50℃甲醇溶液中,反应投料比n... 用Michael加成反应对G4.0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分别以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酸钠(S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端基改性剂,在N2气氛下50℃甲醇溶液中,反应投料比n(PAMAM):n(DAC):n(SAA或AMPS)=1:16:16时,反应96h,合成出了两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且与聚丙烯酰胺复配效果更好,最佳絮凝效果条件为:m(G4.0/DAC/AMPS):m(PAM)=1:4;投药量16mg/L;絮凝沉降时间20min;pH=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酰胺-胺 树状聚合物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HHE-P7利用桔水培养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晖 周康群 +3 位作者 胡勇有 成文 刘洁萍 周遗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4,80,共5页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桔水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桔水由于C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最佳培养件条为COD=20000 mg/L,投加KHPO 1.0g,培养3天,则絮凝率24为90.50%,采用与马铃薯培养基混合制成的合...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桔水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桔水由于C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最佳培养件条为COD=20000 mg/L,投加KHPO 1.0g,培养3天,则絮凝率24为90.50%,采用与马铃薯培养基混合制成的合成培养基絮凝效果好,而且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 絮凝特性 COD 废水 青霉菌 絮凝效果 投加 水培 培养基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锌的絮凝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立新 陈权 张大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53,共4页
以聚硅酸(PSA)、硫酸锌为原料制备了系列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锌(PSZn)。测定了其电荷特性。采用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Zn2+对PSA的形态分布的影响。初步试验了PSZn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硫酸锌有效地改善了PSA的... 以聚硅酸(PSA)、硫酸锌为原料制备了系列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锌(PSZn)。测定了其电荷特性。采用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Zn2+对PSA的形态分布的影响。初步试验了PSZn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硫酸锌有效地改善了PSA的电中和能力,对其形态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与PSA相比,稳定性和除浊效果均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锌 形态分布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培育及其活性组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莹 闫鹤 +2 位作者 李芬 秦智 马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9-1192,共4页
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类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优化了CBF的培育条件。同时解析了CBF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并对CBF的活性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效纤维素降解菌HIT-3的作用下,秸秆类纤维素发酵3天产糖量... 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类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优化了CBF的培育条件。同时解析了CBF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并对CBF的活性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效纤维素降解菌HIT-3的作用下,秸秆类纤维素发酵3天产糖量达到高峰,此时接入CBF产生菌于灭菌后的纤维素发酵液中,在30℃、140r/min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6h,整个过程中只需将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pH值调节到7.2。在上述条件下CBF可获得较优的絮凝效果;多糖是CBF的主要组成成分,CBF的热稳定性良好。其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生物絮凝 培育条件 絮凝效果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炜 李英燕 +2 位作者 王天蛟 李爽 王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菌株S-3的絮凝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确定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方法改变高岭土悬浊液的pH值、温度条件和生物絮凝剂的加入量来测定高岭土悬浊液的吸光度值.结果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微生物... 目的研究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菌株S-3的絮凝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确定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方法改变高岭土悬浊液的pH值、温度条件和生物絮凝剂的加入量来测定高岭土悬浊液的吸光度值.结果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微生物絮凝剂在pH值为8条件下絮凝活性最高.絮凝剂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对温度表现出热不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絮凝活性降为0,加入6 mL Ca2+离子后絮凝活性提高为92.4%.絮凝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絮凝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入1~2 mL的微生物絮凝剂时絮凝率最高为93.1%.结论由实验室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离心上清液中,高岭土悬浊液絮凝体系的环境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有影响作用,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 絮凝活性 絮凝特性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