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絮凝性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洒威
李刚
-
机构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西宁市水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047-2049,共3页
-
文摘
[目的]为了筛选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产生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筛选分离菌株,并且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絮凝菌。[结果]从样品中初筛得到17株具有絮凝性的菌株,经复筛后得到4株高效(絮凝率>85%)絮凝菌,其中TS-4絮凝活率为87.78%。TS-4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属于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结论]分离出的TS-4菌可用于废水的生物处理,为生产生物絮凝剂奠定基础。
-
关键词
絮凝性微生物
菌落形态
生理生化
筛选
分离
-
Keywords
Flocculability microorganism
Colony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creening
Isolation
-
分类号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微藻生物采收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樊华
韩佩
王菁晗
李昆
黎俊
周文广
-
机构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6-3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No.51668044)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1BBH80029)
+1 种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50029)
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6M591188)
-
文摘
微藻是一类重要的光合微生物,在能量转化和碳循环中举足轻重。目前,微藻生物技术主要应用在固碳控污、生物质能源、食品、医药、饲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制备等方面。但仍有很多技术瓶颈亟待解决,其中,微藻采收的高能耗是阻碍微藻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微藻在培养液中浓度低、粒径小,传统的沉降、过滤、离心等采收方法都存在效率低或成本高的限制。利用絮凝性藻类、细菌、真菌或者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生物絮凝剂收获微藻的生物采收技术由于具有安全、无二次污染、采收率高、设备投入和运行能耗与其他方法相比显著降低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采收技术之一。系统地评价了不同微藻采收技术的优缺点,并重点阐述了微藻生物采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
关键词
微藻
絮凝性微生物
生物絮凝
采收
-
Keywords
microalgae
flocculating microorganisms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harvesting
-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