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絮凝体的分形特征和致密型絮凝体形成(英文)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晓昌
金鹏康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 2 780 7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0 0 0 2 E2 15)
教育部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0 3 168)~~
-
文摘
传统混凝条件下形成的随机型絮凝体具有分形特征 ,其分形维数 Df 与其密度函数ρ3∝ dp- Kp的指数Kp 之间具有 Df=3- Kp 的关系 .通过建立分步成长絮凝体模型 ,讨论了在絮凝过程中逐次导入颗粒间的空隙率对絮凝体密度和构造的影响 .模型参数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分步成长的絮凝体是一个典型的分形 ,其分形维数取决于空隙率 ε和颗粒结合个数 m.降低 ε或提高 m均有利于提高 Df,使絮凝体由松散型向致密型过渡 .脱水收缩和逐一附着模式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两种操作模式 ,前者可以通过延长机械搅拌时间来实现 ,而后者通过造粒流化床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均能提高形成的球状颗粒的密度 ,但是前者所形成的团粒依然具有颗粒密度随粒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 ,其分形维数为 2 .4 0~ 2 .4 7;而逐一附着模式所形成的团粒密度基本上与粒径无关 ,其分形维数接近于 3.通过讨论造粒流化床操作条件 ,并将试验得到的致密型絮凝体密度和常规絮凝体密度进行比较 。
-
关键词
形态学
分形
絮凝体密度
脱水收缩
逐一附着
造粒流化床
-
Keywords
morphology
fractal
floc density
syneresis
one-by-one attachment
fluidized pellet bed CLC number:TU991.22 Du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6-7930(2004)03-0253-10Received Date:2004-06-01 Foundation Ite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
-
分类号
TU991.2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长江口徐六泾河段洪季中水期悬浮泥沙沉降特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邵宇阳
严以新
马平亚
张志林
-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709007)
水利部公益性基金项目(No.200701026)
+2 种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No.CX07B_135z)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07179)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业务费自主研究项目(No.2010585312)
-
文摘
2007年9月27日至10月5日长江口洪季中水期间,在徐六泾2号水文平台处,结合OBS3A、LISST100(B)和ADCP对该地区的悬浮泥沙在大中小三种不同潮型下进行观测。详细分析了洪季中水期该处悬浮絮凝体沉降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潮差会对絮凝体的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絮凝体粒径下,大潮差时絮凝体有效密度和沉降速度都是小潮差时絮凝体的1.5倍,整个测量期间沉降速度约为0.5~3.0mm/s。针对目前利用分形学研究泥沙沉降特性的成果结合本文结果可知徐六泾处絮凝体质量分形维数约为2.5,并且由于泥沙形状及分布不均的影响泥沙沉降特性的系数约为0.43~0.5。
-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絮凝体粒径
絮凝体密度
沉降速度
长江口
现场测量
-
Keywords
fine sediment
floc size
floc density
settling velocity
Changjiang Estuary
in-situ measurement
-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