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建海
刘夕清
刘连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65,共4页
以不同浊度高岭土水样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测试技术对3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和三氯化铁)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时间和开始沉降时间进行测定,初步研究了混凝剂投药量对浊度的影响,投药量、pH和浊度对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
以不同浊度高岭土水样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测试技术对3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和三氯化铁)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时间和开始沉降时间进行测定,初步研究了混凝剂投药量对浊度的影响,投药量、pH和浊度对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PAC、硫酸铝和三氯化铁最佳投药量为4.8、6.4、8.0mg/L;(2)PAC和硫酸铝混凝过程在pH为7时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均最短,但PAC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分别为27.4、51.0s)都比硫酸铝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分别为51.5、85.4s)短,三氯化铁混凝过程在pH为6时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均最短,分别为50.0、84.0s;(3)随投药量的增大,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均逐渐缩短;(4)随浊度的增大,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总体上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絮
体开始
形成
时间
絮体开始沉降时间
激光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建海
刘夕清
刘连生
机构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65,共4页
文摘
以不同浊度高岭土水样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测试技术对3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和三氯化铁)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时间和开始沉降时间进行测定,初步研究了混凝剂投药量对浊度的影响,投药量、pH和浊度对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PAC、硫酸铝和三氯化铁最佳投药量为4.8、6.4、8.0mg/L;(2)PAC和硫酸铝混凝过程在pH为7时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均最短,但PAC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分别为27.4、51.0s)都比硫酸铝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分别为51.5、85.4s)短,三氯化铁混凝过程在pH为6时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均最短,分别为50.0、84.0s;(3)随投药量的增大,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均逐渐缩短;(4)随浊度的增大,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总体上缩短。
关键词
混凝
絮
体开始
形成
时间
絮体开始沉降时间
激光测试技术
Keywords
coagu-flocculation
floc formation time
floc settling time
laser method
分类号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混凝过程絮体开始形成和开始沉降时间研究
赵建海
刘夕清
刘连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