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江水口水电站下游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林金裕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了给闽江航道整治、码头建设、防洪、船闸设计提供技术参数,在外业资料缺乏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外业观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闽江水口水电站下游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建立闽江干流水口水电站至... 为了给闽江航道整治、码头建设、防洪、船闸设计提供技术参数,在外业资料缺乏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外业观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闽江水口水电站下游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建立闽江干流水口水电站至马尾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推算闽江水口水电站下游航道沿程临时站点逐时水位,将沿程临时站点逐时水位与竹岐站、文山里站、白岩滩站等长期水文站(基准站)水位建立相关关系,采用累积频率法计算低潮累积频率90%的水位特征值作为基准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通过该相关关系计算沿程临时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结果表明,临时站逐时水位与基准站逐时水位线性相关关系较好,相关系数基本在0.9以上,由该相关关系及基准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获得的闽江干流水口水电站下游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值相对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相关分析 累计频率法 二维数学模型 水口水电站下游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X环境下基于圆风险域的交通冲突识别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红专 代静 +3 位作者 张继康 李文勇 展新 周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提高快速路匝道区域合流冲突的识别精度,并缓解合流冲突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一种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环境下基于圆风险域的交通冲突识别模型.通过V2X技术实时获取车辆位置和速度,以冲突风险时间为关键参数,分析主线车辆和匝道车... 为提高快速路匝道区域合流冲突的识别精度,并缓解合流冲突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一种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环境下基于圆风险域的交通冲突识别模型.通过V2X技术实时获取车辆位置和速度,以冲突风险时间为关键参数,分析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不同运动状态特性;引入风险域概念,结合车辆运动学,构建基于圆风险域冲突识别模型,进而通过两圆的位置关系表征两车之间的运动关系,实现交通冲突的识别;为细化冲突风险程度,采用累计频率曲线法判定冲突风险程度等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冲突识别模型的识别率相比未采用时提高25.81%,说明该模型能有效识别匝道合流冲突,提高通行效率,并可为V2X环境下匝道合流车辆提供安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联网 入口匝道 冲突识别 风险域 累计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右转车干扰的信号交叉口直行车辆轨迹预测
3
作者 杨逍遥 梁国华 +2 位作者 陈亦新 杨潇洒 王宝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84,93,共12页
相交道路右转车辆干扰下的直行车辆轨迹扰动现象成为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交通运行的安全隐患,为提高直行车驾驶人对驶入右转车辆的应对能力并做出正确决策,对于直行车辆扰动轨迹的可靠预测至关重要。研究通过将不同状态下的直行车辆轨迹... 相交道路右转车辆干扰下的直行车辆轨迹扰动现象成为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交通运行的安全隐患,为提高直行车驾驶人对驶入右转车辆的应对能力并做出正确决策,对于直行车辆扰动轨迹的可靠预测至关重要。研究通过将不同状态下的直行车辆轨迹分布特征与相交道路右转车运行信息相关联,在车辆受扰轨迹识别的基础上将碰撞时间(TTC)指标作为输入层加入模型,构建了3层高斯混合-输入输出隐马尔可夫模型(GMM-IOHMM),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被交道路右转车对本面直行车作用程度的直行车辆受扰轨迹预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相比于传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在模型训练时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际的轨迹数据,且相比于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GMM-IOHMM模型的拟合效果取得较大提升;可将TTC≤4.5 s且偏航角大于2.35°作为直行车辆轨迹扰动的判别标准。轨迹预测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直行车辆与周围车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可作为受扰直行车及同行其他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预测 右转车干扰 受扰轨迹识别 GMM-IOHMM模型 累计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定线制事故相对多发航段的判别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松 肖英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船舶定线制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其在规范船舶交通流,减少航行事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通航环境复杂或设计方案不够完善等原因,船舶定线制航道上可能存在一些危险因素集中的区域,造成这些航段上的事故相对多发。根据船舶定... 船舶定线制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其在规范船舶交通流,减少航行事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通航环境复杂或设计方案不够完善等原因,船舶定线制航道上可能存在一些危险因素集中的区域,造成这些航段上的事故相对多发。根据船舶定线制航道上的事故数据,应用动态步长法和累计频率曲线法,结合当量事故概念,进行事故相对多发航段的判别。船舶定线制事故相对多发航段的科学判别,将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事故多发原因,提高船舶定线制有效性。同时,因船舶定线制航线一般与传统航路一致,本方法也可用于船舶定线制设计阶段的事故多发航段分析,为优化定线制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定线制 事故相对多发 动态步长 累计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