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黄土含砂量对边坡生态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袁胜洋 杨贵侠 +4 位作者 李思环 楚建勋 杨小玲 马杰 刘先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118,共8页
为探究不同含砂量对边坡生态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植物,针对伊犁黄土开展加砂种植试验,结合植物覆盖度、土壤累计蒸发量、最大裂缝率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加砂能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生长初期水分足时... 为探究不同含砂量对边坡生态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植物,针对伊犁黄土开展加砂种植试验,结合植物覆盖度、土壤累计蒸发量、最大裂缝率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加砂能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生长初期水分足时,发芽率、覆盖度等与含砂量正相关,干旱时覆盖度随含砂量增大而减小。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与含砂量正相关,且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升高,不同含砂量试样的累计蒸发量差距增大,温度降低,差距增量减小。以40%含砂量为界,<40%时,含砂量与最大裂缝率正相关,最大覆盖度随最大裂缝率增大而增大;>40%时,二者负相关,最大覆盖度随最大裂缝率增大而减小。野外或缺养护时,20%含砂量最佳;有人为养护时,60%含砂量最佳;平地且有人为养护时,全砂最佳。研究成果可为西北交通线路边坡植物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砂 伊犁黄土 覆盖度 累计蒸发量 最大裂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混掺物对甘肃景泰砂壤土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健 万吉祥 +2 位作者 赵廷红 任倩慧 王笑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探讨土壤中添加植物混掺物对土壤水分蒸发规律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以及累积蒸发量等参变量,研究不同混掺物及不同混掺比例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较好... 为探讨土壤中添加植物混掺物对土壤水分蒸发规律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以及累积蒸发量等参变量,研究不同混掺物及不同混掺比例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含有混掺物的土壤水扩散率;玉米芯的吸水保水能力强于玉米叶,而玉米叶的阻滞水分蒸发的能力优于玉米芯;3%混掺比例和土壤上层0~5 cm埋深处理的组合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掺物 土壤水扩散率 埋深 累计蒸发量 土壤含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长泉 赵文举 +1 位作者 王珍珍 许建堂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揭示不同秸秆覆盖模式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秸秆单层覆盖埋深80 mm (CK)、上层埋深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1)、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22... 为揭示不同秸秆覆盖模式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秸秆单层覆盖埋深80 mm (CK)、上层埋深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1)、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220 mm秸秆双层覆盖(C2)、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3)、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380 mm秸秆双层覆盖(C4) 5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蒸发量显著不同,实验数据显示蒸发过程可分为3段,1~10、11~18、19~24 d的规律分别为CK>C4>C2>C1>C3、CK>C1>C4>C3>C2、C2>C1>CK>C4>C3。CK的累积蒸发量为3.154 2 kg,与CK相比C1、C2、C3、C4处理的抑蒸率分别为2%、3.97%、8.6%、2.3%。综合分析来看,双层秸秆覆盖较单层秸秆可有效减小土壤水分蒸发。可得不同层位秸秆埋深对土壤累计蒸发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列为:C3>C2>C4>C1>CK。在整个蒸发过程中,不同秸秆覆盖下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Y=a x^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双层秸秆覆盖 不同层位 累计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开孔条件下植物混掺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4
作者 郑健 王燕 +2 位作者 王笑宇 任倩慧 李志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讨覆膜开孔条件下植物混掺对土壤蒸发规律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植物混掺物(玉米叶和玉米芯)、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0 g·cm^(^(-3)))、膜孔直径(2、4 cm和6 cm)在植物混掺比例为1%时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土壤水分特... 为探讨覆膜开孔条件下植物混掺对土壤蒸发规律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植物混掺物(玉米叶和玉米芯)、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0 g·cm^(^(-3)))、膜孔直径(2、4 cm和6 cm)在植物混掺比例为1%时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累计蒸发量。结果表明:相同土壤容重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呈现1%玉米芯>纯土>1%玉米叶;纯土及同种植物混掺物相同混掺比例处理中,土壤水分扩散率均表现为土壤容重1.35 g·cm^(^(-3))处理高于1.40 g·cm^(^(-3))处理;低吸力阶段,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下降较快,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较陡,随土壤水吸力逐渐增大,曲线呈现变缓趋势;在相同土壤水吸力下,各添加植物混掺物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均高于纯土处理;不同土壤容重的土壤累计蒸发量呈现1%玉米芯>1%玉米叶>纯土;各处理土壤累计蒸发量随膜孔直径变化呈现出6 cm>4 cm>2 cm的规律;相同膜孔直径条件下,各处理土壤累计蒸发量均表现为土壤容重为1.40 g·cm^(^(-3))的处理高于1.35 g·cm^(^(-3))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混掺物 膜孔直径 土壤水分扩散率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累计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水坑灌条件下单坑坑壁蒸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谷琼琼 孙西欢 +1 位作者 郭向红 马娟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99,共3页
蓄水坑灌的坑壁蒸发是蓄水坑灌果园棵间蒸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微型蒸渗仪测定坑壁蒸发量,对单坑内坑壁不同深度蒸发变化规律和不同坑深坑壁蒸发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后,蓄水坑坑壁蒸发强度随时间呈先增大后逐步减小;... 蓄水坑灌的坑壁蒸发是蓄水坑灌果园棵间蒸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微型蒸渗仪测定坑壁蒸发量,对单坑内坑壁不同深度蒸发变化规律和不同坑深坑壁蒸发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后,蓄水坑坑壁蒸发强度随时间呈先增大后逐步减小;距地表不同深度的坑壁蒸发强度不同,随距地表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坑深40 cm的蓄水坑变化并不明显;不同坑深同一深度处坑壁蒸发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蒸发强度基本相等;坑深60 cm和坑深40 cm的单坑日蒸发量变化趋势一致,单坑日蒸发量随坑深增大而增大,前者坑壁累计蒸发量是后者的1.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坑壁蒸发 坑壁累计蒸发量 单坑日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黄土水分蒸发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映梅 夏琼 +3 位作者 王旭 张延杰 李建东 何陇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7-151,共5页
为进一步掌握西北干旱地区非饱和黄土水分蒸发规律,进行不同环境温度下非饱和黄土水分室内模拟蒸发试验,探讨蒸发过程中土体含水率变化、温度对蒸发速率及累计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蒸发时间的延长,土体含水率日改变率逐渐减小;环... 为进一步掌握西北干旱地区非饱和黄土水分蒸发规律,进行不同环境温度下非饱和黄土水分室内模拟蒸发试验,探讨蒸发过程中土体含水率变化、温度对蒸发速率及累计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蒸发时间的延长,土体含水率日改变率逐渐减小;环境温度对土体含水率的影响与土体深度范围、蒸发时段均有关,相同的升温值导致土体含水率的变化量是不相等的,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土体含水率敏感变化深度不同;环境温度与室温接近时,土体每天的蒸发速率随时间延长没有明显变化,但当环境温度高于室温一定值时,土体每天蒸发速率随时间呈递减状态;环境温度一定时,气候模拟箱自身的冷凝作用使得非饱和土体累计蒸发量随蒸发时长呈波动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温度 含水率 蒸发速率 累计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微咸水灌溉对砂土混合覆盖下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天渊 贾振江 +4 位作者 李王成 赵广兴 高海燕 王洁 赵相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通过实地布设微型蒸渗仪模拟研究了低(2.5 L)、中(3.7 L)、高(5.0 L)微咸水灌溉量对0%、20%、40%、60%、80%、100%砂土混合比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动态分布。结果显示:在相同灌溉量条件下,当砂土混合比为20%~100%时,累计蒸发量减小幅度... 通过实地布设微型蒸渗仪模拟研究了低(2.5 L)、中(3.7 L)、高(5.0 L)微咸水灌溉量对0%、20%、40%、60%、80%、100%砂土混合比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动态分布。结果显示:在相同灌溉量条件下,当砂土混合比为20%~100%时,累计蒸发量减小幅度可达42.22%~83.07%,表层含水率减小幅度为0.91%~28.91%,而深层含水率减小幅度仅为-2.14%~19.25%,增大砂土混合比对减少累计蒸发量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增加了深层土壤含水率,可提高农业效能;与之对应的深层土壤盐分累计增加,盐分含量增幅为8.41%~31.9%,且比值越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可能越早,位置越往土层深处推移。表明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采用砂土混合覆盖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分表聚,减弱微咸水灌溉对土壤产生的次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砂土混合覆盖 水盐运移 累计蒸发量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