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股票发行与定价方式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入领
卢兴前
邓良生
-
机构
国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2000年第12期4-9,共6页
-
文摘
判断何种股票发行与定价方式最适合我国创业板市场需要考虑三个关键因素,即我国创业板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计理念、NASDAQ和香港创业板等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我国主板市场有关的经验和教训等等。分析表明,创业板市场的股票发行最适合采用上网发行与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方式,股票的估值与定价应在市场化定价机制基础上予以创新。
-
关键词
中国
证券市场
创业板
股票发行
股票定价
市场化定价
累计投标
股票估值方法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IPO定价机制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梅林海
戴金满
-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价格月刊》
2009年第9期33-36,共4页
-
文摘
排污权初始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一种合理的排污权初始分配及科学的排污权定价机制,是影响排污权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分配方式的不足,应用IPO定价机制,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采用累计投标询价+固定价格+免费分配混合分配模式,可提高排污权初始分配效率、实现初始分配公平。
-
关键词
IPO定价机制
排污权初始分配
混合分配模式
累计投标询价
-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中国IPO定价方式分阶段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辉
吴钧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3-176,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CJY073)
-
文摘
我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现象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选取1995年1月到2010年12月600家发行新股的公司作为样本,就新股发行多项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不同阶段IPO定价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
关键词
定价方式
累计投标询价法
比较研究
-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香港新股发行方式对内地的借鉴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进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
出处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8-63,共6页
-
文摘
目前,内地新股发行采用累计投标询价方式,其新股溢价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有待解决。借鉴香港新股发行方式,内地在完善累计投标询价方式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固定价格发行方式;发行方式的定价过程中要有中小投资者的声音,防止发行方式使中小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被边缘化;尽快实行新股发行“绿鞋”制度,抑制新股上市后的过度波动;把积极稳妥地培育和规范机构投资者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定价公开发行的部分可以采取分组发售的办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入回拔机制来对询价对象进行制衡。
-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发行方式
混合招股
香港
中国内地
累计投标询价
溢价现象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765.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基于内生信息的股票发售机制比较研究
- 5
-
-
作者
郭建斌
岳贤平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73057)
-
文摘
本文在内生信息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投资银行的信息成本函数,考察了国际上主要股票发售机制的内在机理,并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比较了各种发售机制的差异及演进趋势。本研究表明,在投资银行和投资者信息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固定价格发售机制须用额外的折价去解决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问题,因而相对于累计投标询价制是一种处于劣势的机制选择。同时指出,具有信息成本优势的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和发展,是固定价格发行向询价发行过渡的一个必要条件。
-
关键词
金融学
股票发售机制
固定价格发售
累计投标询价
内生信息
-
Keywords
finance
selling mechanism, public offering, bookbuilding, endogenous information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境外IPO定价方式优劣性分析
- 6
-
-
作者
胡斌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苏州研究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0-71,共2页
-
文摘
IPO定价不仅关系到发行人、股东、投资者、承销商、风险投资方等多方利益,还影响到二级市场运行效率和稳定,合理、有效的定价能够减少新股的投机行为,促进新股理性、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并有利于一、二级市场健康发展。2004年,Google采用拍卖定价方式为其IPO定价引发了市场对有效定价方式的探讨;2007年,我国屡创新高的新股申购资金冻结量,不断冲高的新股首日涨幅,高额的新股申购收益率,引发了国内新股定价是否合理的争议;2008年以来,持续走低的新股首日涨幅,逐渐增加的新股"破发"数量,再度引发了市场各方对于IPO定价方式的关注。2009年、2010年两次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改革,进一步寻求高效的定价机制。力求新股合理定价、规范新股投资行为一直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境外IPO定价方式进行优劣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境外IPO
定价方式
累计投标询价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网上IPO拍卖对我国新股发行改革的启示
- 7
-
-
作者
邢兆鹏
高苗苗
-
机构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3,95,共5页
-
文摘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将要全面转向注册制。新股定价发售机制将要进行全面改革设计。本文考察了美国网上IPO拍卖的发展情况,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热点,对我国新股注册制改革后定价发售机制给出了重要启示。
-
关键词
拍卖
累计投标
股权激励
-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