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违法成本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股价对污染事件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燕红 张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1-66,共6页
上市公司披露环境污染事件后的股价响应,反映了投资者对环境事件负面影响的预期。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是决定企业经济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上市公司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从环境污... 上市公司披露环境污染事件后的股价响应,反映了投资者对环境事件负面影响的预期。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是决定企业经济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上市公司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从环境污染事件的违法成本视角解释上市公司股价波动,有助于理解行政处罚等环境管理手段与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监管、改善环境信息披露提供实证依据。本文以2000年~2015年间我国90起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件为样本,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利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考查多个违法成本测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在环境污染事件信息披露前后均呈现明显的低谷曲线。信息披露后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下滑并伴有3个交易日左右的滞后期,但整体股价对环境事件的负面响应并不持久。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上市公司属性变量相比,违法成本变量对环境事件发生后股价波动的解释力更强。罚款占固定资产比例越高,股价向下波动程度越大,而行政处罚金额及其占年净利润比重过低是造成股价难以持续响应的重要原因。要想通过市场力量对上市公司环境治理形成倒逼机制,就需要加大环境处罚力度,提高环境处罚标准,增加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同时,完善上市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环境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打破环境信息壁垒,是促进二级市场股价对环境污染事件产生持久响应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事件 违法成本 环境信息披露 事件研究法 累计异常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起人股东首发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业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子亚 张建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98,共10页
公司首次公开上市时,发起人股东所持股份在一定期限内限售。文章研究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起人限售股解禁时的市场反应。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解禁前后窗口期公司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CAR),发现解禁日前上市公司的异常收... 公司首次公开上市时,发起人股东所持股份在一定期限内限售。文章研究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起人限售股解禁时的市场反应。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解禁前后窗口期公司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CAR),发现解禁日前上市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显著为负,在解禁日当天异常收益率显著为正,而再其后则不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市场对发起人股东首发限售股解禁有负面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基本有效,在解禁日之前消化了此负面消息。在此基础上,对比了风险投资发起人、实际控制人发起人和其他内部股东首发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发现市场对风险投资发起人限售股解禁反应不显著,对实际控制人首发限售股解禁反应最大,说明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退出早有预期,但对实际控制人解禁带来的减持可能性仍视为负面消息。之后的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累计异常收益与解禁市值、解禁股占总股本比例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售股解禁 累计异常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风险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营销是“赚钱工具”还是“赔钱买卖”——公益营销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柴俊武 唐绘秋 王振华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2,49,共7页
基于公益性捐赠的视角,以沪深两市23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本研究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与企业股权价值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公益性捐赠金额与其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国... 基于公益性捐赠的视角,以沪深两市23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本研究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与企业股权价值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公益性捐赠金额与其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企业以及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所创造的财务收益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以及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股权价值及财务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营销 公益性捐赠 累计异常收益率 财务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的行为模式与市场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冠群 徐妍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8,共12页
自2015年7月以来,有着"国家队"称号的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已设立并运作三年时间。在此期间,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是否行使了"平准"职能?是否发挥了"平准"效果?是推动了证券价值回归,还是加剧了证券市场... 自2015年7月以来,有着"国家队"称号的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已设立并运作三年时间。在此期间,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是否行使了"平准"职能?是否发挥了"平准"效果?是推动了证券价值回归,还是加剧了证券市场追涨杀跌?这些均是尚未解答的问题。本文以2015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3季度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8090次头寸调整为对象,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总体上按照"低估买入,高估卖出"的逆向操作原则进行运作,基本行使了"平准"职能;第二,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买入信号有助于提升标的证券价格,卖出信号有助于打压标的证券价格,买、卖信号起到了"平准"效果;第三,平准基金的买、卖信号显著推动了标的证券价格向价值回归,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平准基金加剧了证券市场追涨杀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平准基金 行为模式 市场效应 逆向操作 价值回归 累计异常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处罚的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任永平 徐梦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83,共16页
基于证监会2001—2018年对审计师和事务所的行政处罚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与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行政处罚是否对除涉案公司以外的被审计客户的股价造成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及事务所)处罚事件发生时,资本市场对受处罚审计师... 基于证监会2001—2018年对审计师和事务所的行政处罚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与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行政处罚是否对除涉案公司以外的被审计客户的股价造成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及事务所)处罚事件发生时,资本市场对受处罚审计师、同组审计师、同所审计师的审计客户均做出了显著的负面反应,甚至还能观察到涉案公司同行业内的其他公司的市场负面反应,更全面地证实了审计师处罚的市场溢出效应。研究还发现:处罚引起的市场溢出效应,随着与受罚审计师的联结降低而衰减,具有"差序格局"现象;市场溢出效应程度受到事务所处罚力度和客户产权性质的影响。该研究对审计师执业与审计师选择带来了警示,对审计师监管部门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处罚 市场溢出效应 审计声誉 累计异常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