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煤渣改良土累计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昆 于泽宁 王海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为研究水泥煤渣改良土的临界动应力及累计变形特性,利用GDS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循环加载试验,获得了临界动应力与加载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基于结构元的多元模糊回归方法建立了水泥煤渣改良土临界动应力的回归方程,并... 为研究水泥煤渣改良土的临界动应力及累计变形特性,利用GDS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循环加载试验,获得了临界动应力与加载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基于结构元的多元模糊回归方法建立了水泥煤渣改良土临界动应力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修正。通过引入临界应力比,建立了水泥煤渣改良土累积变形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煤渣改良土临界动应力与加载的频率及围压有关。加载频率对水泥煤渣改良土临界动应力起负面影响,而围压则对临界动应力起积极影响,临界动应力对低频荷载较为敏感。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煤渣改良土的临界动应力逐渐减小。根据临界应力比建立的累计变形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为寒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煤渣改良土 冻融循环 临界动应力 累计变形 模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黄土路基变形特性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鹏 易勇 +3 位作者 祁晓强 岳卫民 田甜 蒋应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13872-13879,共8页
为揭示列车荷载作用下黄土路基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西韩城际铁路沿线黄土为例,选择适当的试验参数,研究振次、路基深度和含水率对振动压实黄土路基弹性变形和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和变形量,并提出累积塑性变形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振... 为揭示列车荷载作用下黄土路基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西韩城际铁路沿线黄土为例,选择适当的试验参数,研究振次、路基深度和含水率对振动压实黄土路基弹性变形和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和变形量,并提出累积塑性变形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振次增加变形减小,在大于2000后趋于稳定;深度增加变形减小,深度从0.5 m增加到3.5 m,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分别减小了87%、94%;含水率增加会增大黄土路基变形7%以上;不同层位的黄土路基累计变形预测模型与实测值相关性超过90%。因此,黄土路基应注重防水排水措施,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提升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振动压实方法(VVTM) 路基变形特性 累计塑性变形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内瑞拉Tinaco-Anaco铁路有砟道床厚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吉忠 韩义涛 潘自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35,68,共4页
研究目的:过薄的道床厚度不能满足轨道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而过高的道床厚度将增加建设成本,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道床厚度设计值在海外EPC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委内瑞拉Tinaco-Anaco铁路设计运营条件,以道床的累积残余变形速率作... 研究目的:过薄的道床厚度不能满足轨道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而过高的道床厚度将增加建设成本,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道床厚度设计值在海外EPC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委内瑞拉Tinaco-Anaco铁路设计运营条件,以道床的累积残余变形速率作为轨道几何状态恶化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的评估指标,不仅从路基基床表面承载能力和轨道整体刚度方面,而且还从后期养护维修的方面,研究比较四种不同道床厚度的优劣,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道床厚度设计值。研究结论:(1)轨道整体刚度是随着道床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道床厚度对轨道减振和弹性没有大的影响;(2)随着道床厚度增大,路基表面应力减小,道砟厚度为350 mm时,路基面应力只有0.12 MPa,安全系数已达到1.5;(3)随着道床厚度的增大,道床振动加速度减小,道床累积变形速率随之减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道床厚度从250 mm增加到350 mm,道床累积变形速率减小66.12%,这将极大地减少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延长道床使用寿命;(4)建议委内瑞拉Tinaco-Anaco铁路道床厚度为350 mm;(5)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床厚度 轨道整体刚度 道床累计变形速率 养护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施工风险等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斌 白海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8-1116,共9页
为准确掌握地铁盾构近接施工的风险等级,以近接既有隧道施工断面的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成果为基础,先分析研究其变形规律,再利用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实现近接施工的风险等级评估。实例分析表明:在近接施工段,地表变形具波动起伏特征... 为准确掌握地铁盾构近接施工的风险等级,以近接既有隧道施工断面的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成果为基础,先分析研究其变形规律,再利用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实现近接施工的风险等级评估。实例分析表明:在近接施工段,地表变形具波动起伏特征,最大沉降量已达27.22 mm,说明近接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影响较为显著,但就现状变形而言,累计沉降量及变形速率均在预警值范围以内;同时,在近接施工风险等级评估过程中,各类风险判据的评估结果是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近接施工风险评估判据应具多样性,且通过计算,得不同监测点的综合风险等级也存在一定差异,风险等级间于Ⅱ级~Ⅲ级,按不利原则,综合确定近接既有隧道段的施工风险等级为Ⅲ级,需提高监测频率,以切实保证施工安全。本次研究为合理评价近接施工风险等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接施工 变形规律 累计变形 变形速率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遇地震下古建筑地基土体振陷特性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永净 赵文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6-1490,1503,共6页
古建筑因为历史建造和使用期长,加上使用期间的地震作用,多有倾斜,其地基所受应力处于不均匀应力分布状态.通过动三轴试验,针对两类软硬不同古建筑群地基土体,选定不同固结比及动应力幅值模拟地基土在不均匀应力作用下承受多遇地震作用... 古建筑因为历史建造和使用期长,加上使用期间的地震作用,多有倾斜,其地基所受应力处于不均匀应力分布状态.通过动三轴试验,针对两类软硬不同古建筑群地基土体,选定不同固结比及动应力幅值模拟地基土在不均匀应力作用下承受多遇地震作用,采集其变形累计并讨论土体各指标与应力水平间的变化规律,发现软土的振陷主要发生在振动后的再固结过程中,而硬土在类似小幅、多次振动下抗震性能较好,且上部负重越大振动对其影响就越小.分析将为现有倾斜状态下的古建筑的结构稳定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地基土 动三轴试验 累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移动荷载下超固结软黏土重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家超 钱建固 +1 位作者 张甲峰 王其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85-88,共4页
研发了能够进行往复移动荷载下超固结软土地基的室内重力模型试验装置,并基于该试验平台开展了上海浅层超固结饱和软黏土的重力模型试验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揭示了超固结饱和软黏土地基在往复移动荷载下的累计孔压及累计变形随往复次... 研发了能够进行往复移动荷载下超固结软土地基的室内重力模型试验装置,并基于该试验平台开展了上海浅层超固结饱和软黏土的重力模型试验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揭示了超固结饱和软黏土地基在往复移动荷载下的累计孔压及累计变形随往复次数及动载幅值的时空演化规律。试验表明,深层土体处的超孔压动力响应明显较浅层的动力响应低,但其动力响应更为迅速。同时,土体在交通荷载行进方向上的动力响应比其他方向上更为强烈,其孔压衰减也最不明显。此外,动载幅值越大,初期的塑性变形和后期的位移增量也明显变大,并且不同水平位置处的差异沉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荷载 试验装置 模型试验 累计孔压 累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判据联合判别的滑坡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芳 杨晓龙 +1 位作者 仇新迪 马宏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0,共6页
为实现滑坡预警等级的准确划分,在分析预警准则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例,以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联合构建了双判据滑坡预警模型,其中,累计变形判据是在极限位移预警分析基础上,结合变形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等级划分... 为实现滑坡预警等级的准确划分,在分析预警准则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例,以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联合构建了双判据滑坡预警模型,其中,累计变形判据是在极限位移预警分析基础上,结合变形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等级划分,而变形速率判据与之相似,也是在极限变形速率预警分析基础上,结合其M-K分析的发展趋势评价进行预警等级划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累计变形判据的预警过程中,按极限位移判断滑坡预警等级为Ⅱ级,但通过变形预测,得出滑坡变形呈上升趋势,进而应提高一级预警,即通过累计变形判据得出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在变形速率判据的预警过程中,不同监测点的预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预警等级间于Ⅰ~Ⅲ级,按不利原则,确定变形速率判据下的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两者分析结果一致,相互佐证了两类判据的准确性,综合确定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即滑坡目前处于中等危险,应进行较高频率监测,并做好避让措施准备,切实保证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预警 累计变形 变形速率 M-K分析 木鱼包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全过程受力行为及稳定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田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5-80,共6页
为探求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分析扣索索力对累计变形的影响,以及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承担的应力比例和应力变化幅度。以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针对各个施工阶段,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为探求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分析扣索索力对累计变形的影响,以及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承担的应力比例和应力变化幅度。以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针对各个施工阶段,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结构变形、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应力及稳定性满足JTG/T D65-06—2015《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要求;钢管拱肋的吊装阶段和核心混凝土的灌注阶段,受力复杂,须要严格监测和控制;在拱肋吊装阶段,拱肋的竖向位移随施工推进而逐渐增大,施工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拱肋线形并适时调整扣索索力,避免累计变形过大(可达到L/800以上,L为跨度);在施工过程中,拱脚截面为较薄弱截面,往往出现最大内力和压应力;钢管应力约为混凝土应力的6倍,且钢管应力变化幅度大于混凝土;各工况下稳定系数均大于规范值4.0,拱肋上弦管混凝土灌注(联合前)阶段更易发生失稳,其一阶模态稳定系数为2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钢管混凝土拱桥 有限元分析 静力计算 累计变形 稳定性分析 拱肋吊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稻壳灰改性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丽华 张东方 +2 位作者 肖衡林 王翠英 邓永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60-3369,共10页
为实现稻壳灰资源化利用,将稻壳灰加入土体中用于提高土体强度。对稻壳灰改性土开展了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了稻壳灰掺量、动应力幅值和加筋方式对稻壳灰改性土轴向累计变形、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和动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稻壳... 为实现稻壳灰资源化利用,将稻壳灰加入土体中用于提高土体强度。对稻壳灰改性土开展了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了稻壳灰掺量、动应力幅值和加筋方式对稻壳灰改性土轴向累计变形、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和动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稻壳灰掺量增加,稻壳灰改性土的最大干密度下降,最优含水率增加;稻壳灰掺量对土体性能有较大影响,在5%~10%稻壳灰掺量下,稻壳灰改性土轴向累计变形较低,土体强度较优;动应力幅值和加筋方式对稻壳灰改性土轴向累计变形影响明显。随循环次数增加,试样滞回圈面积减小,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加筋筋材可以提高土体性能,对于单层加筋,格栅加筋试样优于其他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加筋土 大型动三轴试验 轴向累计变形 动应力-动应变曲线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维 裴星洙 王星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7,15,共7页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结构往往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但结构每个构件的损伤程度不尽相同。为了评价不同构件的损伤情况,编制了框架结构杆系振动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对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进行了分析。利用累计塑性变形倍...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结构往往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但结构每个构件的损伤程度不尽相同。为了评价不同构件的损伤情况,编制了框架结构杆系振动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对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进行了分析。利用累计塑性变形倍率、平均塑性变形倍率和累计塑性转角与最大塑性转角的比值"s"对结构的损伤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结构各个杆件消耗的塑性能、各个杆件的损伤比和剩余变形进行了分析。根据结构的损伤情况,对结构的设计提出建议,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时程分析 平均塑性变形倍率 累计塑性变形倍率 损伤比 剩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