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气不同类型甜点对水平井压裂产能影响规律
1
作者 江锚 吴建树 +3 位作者 彭成勇 马伟云 白玉湖 杨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15-4525,共11页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半径偏小,启动压力梯度偏高,地层物性差,压裂施工后的水平井产气量差异大,严重影响着致密气的增储上产。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鄂尔多斯东缘盆地不同级别甜点下的气井生产动态,并提出了基于甜点展布的致密气压裂新方法。...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半径偏小,启动压力梯度偏高,地层物性差,压裂施工后的水平井产气量差异大,严重影响着致密气的增储上产。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鄂尔多斯东缘盆地不同级别甜点下的气井生产动态,并提出了基于甜点展布的致密气压裂新方法。在岩石力学参数、储能系数及泥质含量参数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甜点及工程甜点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划分了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品质。根据不同的甜点类型组合,总结了Ⅰ、Ⅱ、Ⅲ类水平井生产特征及甜点分布特征,形成了基于地质甜点工程甜点的3类压裂模式。结果表明:当水平井钻遇Ⅰ类地质甜点及Ⅰ类工程甜点时,则累计产气量高于预期(Ⅰ类井),可采用较大的压裂规模及排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模式1);当水平井钻遇Ⅰ类地质甜点及Ⅱ类以下工程甜点组合时,其累计产气量低于Ⅰ类井(Ⅱ类井),压裂规模应适当降低,追求一定的产能和经济效益(模式2);当水平井钻遇Ⅱ类以下地质甜点及Ⅰ/Ⅱ类工程甜点组合时,生产效果最差(Ⅲ类井),需降低排量控制压裂规模,避免裂缝窜入风险层,获得一定的产能(模式3)。上述压裂新方法应用于致密气藏一口新钻水平井中,该水平井压后无阻流量及产气量均达到预期,对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地质甜点 工程甜点 累计产气量 分段分簇优化 压裂规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藏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2
作者 李鹏 范倩倩 +3 位作者 徐文 刘莉莉 范继武 白慧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7,共6页
致密气藏井网优化均针对井网整体部署阶段,然而苏里格气田中区已开发至中—后期,产能建设已进入加密部署阶段,为了保障加密井的开发效果,需评价不同储集层条件、加密时机及天然气价格条件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在苏里格气田中区分别选取... 致密气藏井网优化均针对井网整体部署阶段,然而苏里格气田中区已开发至中—后期,产能建设已进入加密部署阶段,为了保障加密井的开发效果,需评价不同储集层条件、加密时机及天然气价格条件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在苏里格气田中区分别选取不同储量丰度典型井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合不同井网密度气井及气藏开发指标,评价不同井网密度气井干扰程度和老井不同生产年限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加密井最终累计产气量;结合天然气价格等经济参数,确定不同加密时机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实现了加密井经济效益部署。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显示,当天然气价格为1.119元/m^(3)时,在未动用区可直接整体部署密度为4.5口/km^(2)的经济极限井网;当需要进行井网加密时,在生产3年内的老井附近井网可加密到3.5口/km^(2);当天然气价格上涨到1.550元/m^(3)时,在生产5年内的老井附近井网可加密到5.0口/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气藏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累计产气量 内部收益率 加密时机 采收率 储量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控压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贾爱林 位云生 +4 位作者 刘成 王军磊 齐亚东 贾成业 李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0,共10页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然后将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力敏感性特征参数、控压生产制度等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并在两口井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②应力敏感性的存在使得裂缝导流能力随着气井生产的持续进行而递减,进而导致气井累计产气量降低,并且应力敏感性越强,累计产气量降低的幅度就越大;③与放压生产方式相比,采用控压方式生产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初期产气量及累计产气量虽然偏低,但最终累计产气量却更高,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长期控压生产的方式更具合理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控压生 变应力敏感系数 非线性流动 初期气量 最终累计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准确预测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的解析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石军太 孙政 +5 位作者 刘成源 吕明 方锦辉 贾焰然 吴仕贵 李相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3-49,共7页
为快速准确地预测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结合物质平衡方程、产能方程及气水相渗曲线,建立了煤层气井全过程生产动态解析模型,并将所建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为快速准确地预测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结合物质平衡方程、产能方程及气水相渗曲线,建立了煤层气井全过程生产动态解析模型,并将所建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应用所建立的解析模型与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预测的煤层气井产气量平均误差仅为3.3%,验证了所建解析模型的可靠性,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2)相比于高渗煤层,提升低渗煤层的渗透率,煤层气井的增产效果更显著;(3)煤层原始含水饱和度越低、煤层厚度越小,煤层气井产气高峰出现得越早,而渗透率和临界解吸压力对煤层气井产气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几乎没有影响;(4)煤层厚度越大、渗透率越高、临界解吸压力越高,产气量峰值越高;(5)原始含水饱和度、煤层厚度及临界解吸压力与煤层气井累计产气量呈近线性关系,累计产气量随临界解吸压力和煤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原始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解吸滞后 物质平衡方程 动态预测 全过程 解析模型 累计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幂函数形式物质平衡方法的高压、超高压气藏储量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贺东 王宏宇 +6 位作者 朱松柏 聂海峰 刘杨 李原杰 李松林 曹雯 常宝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4,共9页
高压、超高压气藏的储层岩石有效压缩系数、含水层体积及水侵量难以确定,常规视储层压力与累计产气量曲线外推法或其改进方法计算的该类气藏储量的准确度较低。为了提高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Gonzalez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幂函数形... 高压、超高压气藏的储层岩石有效压缩系数、含水层体积及水侵量难以确定,常规视储层压力与累计产气量曲线外推法或其改进方法计算的该类气藏储量的准确度较低。为了提高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Gonzalez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幂函数形式的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并结合20个国外已开发高压、超高压气藏实例,确定幂指数经验值,分析了视储层压力衰竭程度和采出程度对储量计算可靠性的影响,确定影响储量评价可靠性的关键参数(视储层压力衰竭程度)的临界值,并与两段式临界值进行了对比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幂函数形式物质平衡方法的幂指数经验值为1.028 47,其上限值为1.115 67;②经典二段式拐点对应的视储层压力衰竭程度介于0.14~0.38,平均值为0.23,第二直线段外推点对应的视储层压力衰竭程度介于0.23~0.50,平均值为0.33,对应的采出程度介于33%~65%,平均值为45%;③采用上述方法计算了高压、超高压气藏的储量,当视储层压力衰竭程度大于0.33时,计算结果误差小于10%。结论认为,针对高压、超高压及裂缝性应力敏感气藏,所提出的幂函数形式物质平衡方法避开了储层岩石有效压缩系数、含水层体积及水侵量等不确定性参数,具有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性较好、误差较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气藏 储集层 岩石有效压缩系数 视储层压力衰竭程度 累计产气量 幂函数形式物质平衡方法 天然气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合采气藏分层储量动用特征及判定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轩 朱华银 +2 位作者 徐婷 郭辉 闫永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4,156,共4页
针对多层气藏合采过程中分层产气量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的问题,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定量地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和压力系统差异对分层产气量和储量动用的影响,提出储量动用均衡性的界定方法,即分层累计产气量贡... 针对多层气藏合采过程中分层产气量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的问题,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定量地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和压力系统差异对分层产气量和储量动用的影响,提出储量动用均衡性的界定方法,即分层累计产气量贡献率比值小于3∶2为储量动用较均衡;分层累计产气量贡献率比值大于3∶2而小于3∶1为储量动用欠均衡;分层累计产气量贡献率比值大于3∶1储量动用不均衡。以此为依据,获得了多层气藏气井分层储量动用判定方法及判断图版。实例分析表明,利用此方法可在开发方案决策前对层间分层产气量贡献和储量动用均衡性进行评估,为气藏储量动用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分层气量 储量动用程度 分层累计产气量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藏和天然气藏开采规律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白玉湖 李清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8,共7页
以考虑了气-水-水合物-冰相多相渗流过程、水合物分解动力学过程、水合物相变过程、冰-水相变过程、热传导、热对流等因素的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采模型为基础,对水合物藏和天然气藏的产气速度、产水速度、累计产气量及地层压力等参数... 以考虑了气-水-水合物-冰相多相渗流过程、水合物分解动力学过程、水合物相变过程、冰-水相变过程、热传导、热对流等因素的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采模型为基础,对水合物藏和天然气藏的产气速度、产水速度、累计产气量及地层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气藏的产气速度高于水合物藏,但气藏的产气期要短;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气藏的产气速度增加而水合物藏的产气速度降低;水合物藏的产水速度高于气藏,且水合物藏最大产水速度随着初始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的初始压力范围内,水合物藏的累计产气量高于气藏,且水合物藏和气藏累计产气量的差别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而逐渐缩小,但当初始压力达到某值时,气藏的累计产气量将超过水合物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藏 天然气藏 数学模型 气速度 水速度 累计产气量 地层压力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