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 被引量:101
1
作者 黄健 吴兑 +4 位作者 黄敏辉 李菲 毕雪岩 谭浩波 邓雪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70,共10页
利用珠江三角洲5个城市气象观测站(广州、深圳、台山、惠州、高要)的长期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累积百分率、Ridit分析法和烟幕/霾日频率3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能见度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的变... 利用珠江三角洲5个城市气象观测站(广州、深圳、台山、惠州、高要)的长期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累积百分率、Ridit分析法和烟幕/霾日频率3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能见度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能见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能见度的下降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80—90年代初进一步恶化,90年代中期之后虽然能见度变化趋于平缓,但能见度下降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珠江三角洲能见度与当地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污染物的区域输送对西部下风向城市能见度也有很大影响。珠江三角洲能见度未得到有效改善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细粒子污染,尤其是二次粒子前体物如SO2和NOX等的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能见度变化 累积百分率 RIDIT分析法 烟幕/霾日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5-2000年中国能见度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利 吴涧 张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5,共10页
利用中国675个气象观测站1955-2000年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年季月平均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中国能见度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中国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征.用Ridit、累积百分率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分析法分别对六个城市1955-2000... 利用中国675个气象观测站1955-2000年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年季月平均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中国能见度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中国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征.用Ridit、累积百分率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分析法分别对六个城市1955-2000年的大气能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5-1964年能见度变化呈上升趋势,1965-1979年呈下降趋势,1980-2000年变化趋于平缓.中国能见度有较明显的季节和月变化特征,夏季能见度最好,秋季次之,冬季最差;一年之中7月份能见度最好,1月份最差.能见度低值区主要出现在新疆南部,四川、重庆及贵州交界处,湖南中部,河北和山西交界处,陕西南部以及黑龙江北部地区;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新疆北部,四川西部.高值区对应上升趋势,低值区对应下降趋势,西部地区能见度比东部地区高.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较好的负相关,大气污染是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因子.不同城市之间的能见度变化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累积百分率 RIDIT分析法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03年京、津、冀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94
3
作者 范引琪 李春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92-1400,共9页
利用京、津、冀88个气象站1980—2003年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资料,剔除气象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累积百分率和Ridit两种方法,分析了由于人为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区域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4年来京、津、冀大... 利用京、津、冀88个气象站1980—2003年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资料,剔除气象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累积百分率和Ridit两种方法,分析了由于人为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区域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4年来京、津、冀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呈下降趋势,其中沧州、廊坊、天津、衡水和邯郸五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四个季节中,夏季下降趋势最显著。1995年以后,京、津、冀能见度低值主要出现在石家庄、邢台、邯郸、廊坊、天津和沧州地区,而北京市能见度出现明显上升趋势。2001—2003年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仍呈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下降趋势最为明显,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地区能见度最差。将区域能见度趋势与同期能源消耗量和机动车趋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趋势与能源消耗和机动车增长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累积百分率 RIDIT分析法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21
4
作者 范引琪 李二杰 范增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用累积百分率分析法、Ridit分析法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分析法分别对河北省11个城市1960~2002年的大气能见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地理分布大致呈现自北向南其值由高到低的势态;43年来由于空... 用累积百分率分析法、Ridit分析法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分析法分别对河北省11个城市1960~2002年的大气能见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地理分布大致呈现自北向南其值由高到低的势态;43年来由于空气污染,11个城市的大气能见度均显著下降,夏季能见度下降的幅度最大。1979~1981年为大气能见度变化的转折期,在此期间11个城市的能见度迅速降低、“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很快下降。1998~2002年,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唐山、邯郸的大气能见度出现上升趋势,沧州、邢台、廊坊、张家口的大气能见度维持不变,保定和衡水的大气能见度继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累积百分率 RIDIT分析法 “非常好”能见度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主要土壤持水性能及抗旱性的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恩斌 董水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1-27,共7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几种典型土壤持水特性(在0~15巴吸力范围内)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利用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各土壤有效水含量,及采用模拟蒸发试验研究土壤的失水速率,提出以有效水的含量及其失水累积百分率作为评价土壤持水性能及抗... 通过对黄土高原几种典型土壤持水特性(在0~15巴吸力范围内)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利用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各土壤有效水含量,及采用模拟蒸发试验研究土壤的失水速率,提出以有效水的含量及其失水累积百分率作为评价土壤持水性能及抗旱力的指标。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几种土壤中,持水性及抗旱力以重壤土最强,中壤土次之、轻壤土较差、沙壤土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持水性能 土壤有效水 失水累积百分率 抗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期刊质量测度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荣利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42,29,共2页
根据科学文献集聚与离散规律.认为核心期刊质量指标Z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核心期刊累积信息百分率a,二是在统计范围内核心期刊占所有被引用、被摘录期刊总数的百分率b·Z与a成正比,与b成反比.即.Z值越大则核心期刊... 根据科学文献集聚与离散规律.认为核心期刊质量指标Z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核心期刊累积信息百分率a,二是在统计范围内核心期刊占所有被引用、被摘录期刊总数的百分率b·Z与a成正比,与b成反比.即.Z值越大则核心期刊质量越高.据此,对10个实例核心期刊质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期刊 累积信息百分率 质量指标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石嘴山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伍一萍 张广平 陈传宏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利用石嘴山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09年近30年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及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剔除气象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累积百分率、"非常好"能见度分析法,分析了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石嘴山市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结... 利用石嘴山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09年近30年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及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剔除气象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采用累积百分率、"非常好"能见度分析法,分析了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石嘴山市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0—2009年石嘴山市能见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夏季下降幅度最大,近年来下降有些趋缓,并有逐步好转趋势。"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明显下降,其中冬季下降幅度最明显。进入2000年后,能见度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下降的幅度均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空气污染 累积百分率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