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累积降雨总量为判别条件的防洪调度方式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董霞 王永宁 裴英丽 《东北水利水电》 2004年第1期9-10,共2页
本文考虑将累积净雨总量作为碧流河水库改变泄流方式的判别条件,以原规划设计指标作为约束条件,拟定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以期提高水库的汛限水位,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汛限水位 累积净雨总量 防洪调度 碧流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土壤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鲍俊丹 张妹婷 +1 位作者 吴雄平 梁东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52-1958,共7页
通过室内培养(土壤水分60%WHC,温度25℃)方法对不同土壤(13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进行了研究,并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壤亚硝态氮峰值浓度和累积总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为加强氮素管理、减少亚硝态氮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通过室内培养(土壤水分60%WHC,温度25℃)方法对不同土壤(13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进行了研究,并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壤亚硝态氮峰值浓度和累积总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为加强氮素管理、减少亚硝态氮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各供试土壤亚硝态氮的峰值浓度相差较大,且均出现在施肥5~7d,以褐土最高为146.09mg·kg-1,其次是淤灌土为114.03mg·kg-1;黑土、黄壤和棕壤在培养过程中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亚硝态氮累积总量以褐土、淤灌土最大,分别为350.82和334.51mg·kg-1;水稻土和砖红壤最小,分别为7.58和13.06mg·kg-1。土壤pH、粘粒、无定形铁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成为影响土壤亚硝态氮峰值浓度、累积总量的主要因素,而土壤脲酶活性对这两个因变量的作用均很微弱;就通径分析的直接效应而言,有机质和全氮对土壤亚硝态氮峰值浓度、累积总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其直接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因素的间接效应所抵消;土壤CEC对土壤亚硝态氮峰值浓度的作用也非常显著。此外,土壤络合态铝、络合态铁虽然对这两个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不明显,但通过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也对这两个因变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态氮 峰值浓度 累积总量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生态厕所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气态氨的释放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白帆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6-860,共5页
粪便好氧堆肥过程中氮元素的损失问题主要是氨气NH3释放,是关乎堆肥产物肥效的重要问题.实验设计小型密闭好氧堆肥反应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实验,研究粪便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NH3释放的特性.结果:在高温堆肥时,累积的氨态氮NH3-N的增加主... 粪便好氧堆肥过程中氮元素的损失问题主要是氨气NH3释放,是关乎堆肥产物肥效的重要问题.实验设计小型密闭好氧堆肥反应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实验,研究粪便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NH3释放的特性.结果:在高温堆肥时,累积的氨态氮NH3-N的增加主要发生在堆肥第1 d,总量达到约0.81g.NH3-N释放速率呈现出先迅速增加之后迅速减少并接近环境背景的两个阶段.NH3释放与氮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氮的迁移转化也主要发生在堆肥的第1d.总氮Ntot损失约17%(约0.90g),主要是无机氮Nino的迅速减少(约0.89g),有机氮Norg几乎没变.Nino中的铵态氮NH4+-N(占无机氮94%以上)迅速减少,亚硝态氮NO2--N几乎消失,硝态氮NO3--N增加量与NO2--N减少量持平.物料衡算说明氨气挥发是氮损失的主要原因,且主要集中在堆肥初期.NH3挥发量主要取决于NH4+-N浓度和温度.高温加快了NH4+-N挥发,使得NH3-N释放时间缩短、总量小、较为集中.高温抑制了Norg氨化,减少了NH4+-N的生成,减少了NH3挥发,最终氮的损失减少.研究表明:高温虽然加快了NH3的挥发,但抑制了Norg氨化,使得总的NH4+-N挥发减少,氮的损失减少.NH3挥发是氮损失的主要原因,高温时在堆肥初期(第1d)控制好NH3挥发是控制氮损失的有效阶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好氧堆肥 累积总量 氨气释放速率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壤负荷特征看铁路客站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兆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2,92,共6页
引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土壤负荷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参数,包括土壤负荷的总量累积特性、不平衡率、变化特性、持续性,对土壤负荷不平衡率高且具代表性的夏热冬冷地区大型铁路客站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全年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铁路客站... 引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土壤负荷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参数,包括土壤负荷的总量累积特性、不平衡率、变化特性、持续性,对土壤负荷不平衡率高且具代表性的夏热冬冷地区大型铁路客站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全年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铁路客站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应制定合适的运行策略,设计中也应考虑一些必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负荷 土壤负荷 地源热泵系统 总量累积特性 不平衡率 铁路客站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