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韧化GH4169合金盘件锤锻累积形变与锻件温升的热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荣武 杨玉荣 +6 位作者 张国庆 邓波 张恒毕 徐好义 祁立飞 周奠华 张淑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6-19,共4页
本文进行了Gh4169合金盘件的锤锻试验。结果表明,在930~1010℃范围内,单锤变形量δ_0为2.0~4.0%时,两火次累积变形量大于60%的锤锻变形工艺,可获得ASTM9~10级的均匀细晶锻件组织。
关键词 高温合金 锤镀 累积形变效应 锻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韧GH4169合金薄型锤锻件累积形变再结晶和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天纺 张荣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12,共6页
本文阐述了薄型锤锻件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特点。以空位浓度及其扩散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动态再结晶形核长大所需的原子扩散必要时间。对直接时效DA状态和经固溶十时效NT状态下的组织和持久缺口敏感性对应关系的研究表明,获得均匀... 本文阐述了薄型锤锻件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特点。以空位浓度及其扩散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动态再结晶形核长大所需的原子扩散必要时间。对直接时效DA状态和经固溶十时效NT状态下的组织和持久缺口敏感性对应关系的研究表明,获得均匀组织和细小颗粒状的δ相能显著地改善持久缺口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锤锻件 累积形变 再结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短路试验的变压器绕组线累积效应
3
作者 李鹏 隋华泽 +5 位作者 徐征宇 李林达 汪可 汪佐宪 张书琦 赵志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1-2422,I0032,共13页
绕组线是电力变压器线圈轴向支撑结构的关键材料之一,多次短路冲击下变压器绕组线的累积效应尚不清晰。该文提出适用于变压器绕组线的多次短路冲击等效试验方法,搭建模拟短路力的动态冲击试验平台,与传统静态试验方法相比更符合实际故... 绕组线是电力变压器线圈轴向支撑结构的关键材料之一,多次短路冲击下变压器绕组线的累积效应尚不清晰。该文提出适用于变压器绕组线的多次短路冲击等效试验方法,搭建模拟短路力的动态冲击试验平台,与传统静态试验方法相比更符合实际故障情况。试验获得绕组线在多种不同短路工况下的累积形变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形变随短路次数增加呈增长饱和趋势;短路间隔类型对绕组线累积效应特性具有影响;以一台500kV变压器为实例计算,多次短路后各线圈阻抗最大变化为1.21%,有潜在失稳风险。研究结果揭示了绕组线的多次短路累积效应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多次短路累积效应对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影响和短路动态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短路 绕组线 累积形变 抗短路能力 累积效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前跨断层形变累积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永安 刘强 王世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通过对丽江 7 0级地震前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资料断层形变累积率的计算分析 ,表明丽江地震前跨断层形变累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及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分布特征。以丽江—剑川断裂为界 ,其西部震中附近的断层形变累积率相对较低 ,而其东部周... 通过对丽江 7 0级地震前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资料断层形变累积率的计算分析 ,表明丽江地震前跨断层形变累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及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分布特征。以丽江—剑川断裂为界 ,其西部震中附近的断层形变累积率相对较低 ,而其东部周围的则较高 ,且震前存在累积率减小的调整过程。由此可见 ,地震不一定发生在形变累积率高的地区 ,而通常发生在多年形变累积率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的地区。通过多场地断层形变累积率的计算 ,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 ,结合其它手段资料 ,对地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观测 形变累积 变化特征 丽江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单相接地对接地变压器绕组暂态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咸日常 李嘉洋 +3 位作者 赵如杰 吕东飞 邢雅雯 张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9-629,共11页
系统单相接地会改变接地变压器绕组暂态特征,影响其运行状态诊断和相关保护定值整定。由于接地变压器绕组暂态特征与所处配电网的整体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难以通过单一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因此构建一种由配电网电磁暂态模型和接地变压器多... 系统单相接地会改变接地变压器绕组暂态特征,影响其运行状态诊断和相关保护定值整定。由于接地变压器绕组暂态特征与所处配电网的整体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难以通过单一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因此构建一种由配电网电磁暂态模型和接地变压器多物理场模型组成的多维仿真模型,并以试验值、实际故障案例验证模型准确性,通过数据耦合实现外部系统动态电力参数的输入,研究系统单相接地运行前后接地变压器绕组物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系统单相接地运行时,接地变压器低压绕组电流特性不变,高压绕组电流最大值激增、电流相位差最大值下降,漏磁场向外偏移并使相间漏磁增大;高压绕组受力形变规律发生变化,形变量稍有增大,在多次单相接地故障冲击下绕组无明显变形,累积效应较弱;高压绕组温升明显增加,同芯柱主绕组和移相绕组温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变压器 系统单相接地 多维仿真模型 温度 累积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晓东 李宁 +1 位作者 刘立炜 张四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8-587,669,共10页
通过对2013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MS6.6强震的发震构造区在地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研究发现: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在震前出现形变异常,3个场地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3个场地震前形变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震后4个月除毛羽... 通过对2013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MS6.6强震的发震构造区在地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研究发现: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在震前出现形变异常,3个场地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3个场地震前形变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震后4个月除毛羽沟场地外其余场地基本恢复到往期平均水平;四店场地临震形变△V(5.5 mm)约是麻界滩和毛羽沟的2倍,产生这种形变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岷县地震主要动力来源是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活动产生,因此主断裂上的形变异常大于分支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具有差异性活动特征,断裂中东段活动性强于西段,岷县漳县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20±40)a,震级为6-6.6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MS6.6地震 跨断层水准 累积形变 单期形变 震前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断层活动性分析及汶川、芦山地震活动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岳冲 闫伟 +3 位作者 李晓帆 牛安福 赵静 苑争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88-892,共5页
基于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跨断层水准资料,计算不同场地年均形变速率和断层垂直形变累积率,分析断层年变速率和Dc空间分布等值线变化,揭示汶川地震前后断层活动规律、区域应变、应力场的能力聚集程度,进而探讨汶川、... 基于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跨断层水准资料,计算不同场地年均形变速率和断层垂直形变累积率,分析断层年变速率和Dc空间分布等值线变化,揭示汶川地震前后断层活动规律、区域应变、应力场的能力聚集程度,进而探讨汶川、芦山两次地震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汶川地震的发生明显加剧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的断层活动性,年均形变速率由震前<1mm/a,到震后最大达10.01mm/a;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汤家坪、西昌场地影响较大,年变速率显著增加,断层活动性得到加强;2)汶川地震发生前,龙门山断裂东北段存在Dc高值区,随后Dc值逐渐减小,汶川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应力累积背景;汶川地震发生后明显改变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Dc空间分布,加速形成围绕双河场地的Dc高值环绕区,而芦山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高值与低值交界区域,空间差异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年变速率 垂直形变累积 跨断层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测量与区域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计划 孙军 +5 位作者 曹志磊 卢叶啸 孙鸿博 于磊 刘川琴 程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6-342,402,共8页
收集安徽地区沿郯庐断裂带及“霍山窗”布设的6个场地流动水准测量近30 a的观测资料,应用“形变速率累加分析”法进行处理,研究异常时段与周边地震的关系,分析相同时段所有场地形变速率累加整体特征。结果表明:1)形变速率累加分析能够... 收集安徽地区沿郯庐断裂带及“霍山窗”布设的6个场地流动水准测量近30 a的观测资料,应用“形变速率累加分析”法进行处理,研究异常时段与周边地震的关系,分析相同时段所有场地形变速率累加整体特征。结果表明:1)形变速率累加分析能够有效提取每条测线超过2倍标准差的数据,同时速率较小的趋势性变化可得到压制。2)形变速率累加分析在提取形变速率时,原始数据的转折变化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保留,曲线转折时期形变速率累加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3)连续的形变速率累加时段映震效果较好,但并不能一一对应,需结合测线进行具体分析。4)研究区各测线形变速率累加在不同时段出现的频次不同,说明断裂活动均具有一定的分时特征,分时活动整体上具有群体性特点。5)当该区域跨断层水准资料的形变速率累加出现较为密集的群体性变化时,华东地区发生M_(S)5.0左右地震的可能性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形变速率累积分析 霍山窗 前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霍山窗”断层活动特征与地震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曹志磊 周琼 +4 位作者 葛计划 孙军 隆爱军 龙剑锋 赵希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1-685,共5页
利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霍山窗”区域的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运用断层形变累积率及年滑动速率比方法计算各测线近20a的观测数据,研究区域内断层活动及能量积累的整体空间演化特征,梳理各测点所跨断裂带的断层形变特征及变化过程,从空... 利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霍山窗”区域的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运用断层形变累积率及年滑动速率比方法计算各测线近20a的观测数据,研究区域内断层活动及能量积累的整体空间演化特征,梳理各测点所跨断裂带的断层形变特征及变化过程,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的角度探讨断层活动特征与安徽及邻近地区中强地震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断层形变累积率总体高于“霍山窗”区域,震前存在高值聚集、区域分界、高密度低值梯度带等特征,显示震前的应力积累背景;2)安徽地区断层活动明显受郯庐断裂带整体活动的影响,区域性差异和阶段性变化显著;3)断层形变的年滑动速率比异常对地震活动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主要表现为震前2个月~1a的高值异常及多个测点的群体性异常等特征,随着震级的增大,异常分布范围和变化幅度均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霍山窗” 跨断层形变测量 断层形变趋势累积 年滑动速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on stability of accumulation slope by in-situ monitoring test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中 王宏贵 +1 位作者 傅鹤林 刘宝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97-302,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duced landslides in accumulation slope and to clarify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slope performance,artificial rainf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duced landslides in accumulation slope and to clarify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slope performance,artificial rainfall simulation tests and field synthetic monitoring were carried out on a typical accumulation slope of Shangrui Freeway in Guizhou Province,China.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accumulation landslides caused by rainfall infiltration are shallow relaxation failure,whose deformation zone lies within the top 0-4 m soil layer.The deformation of slope gradually reduces from the surface,where the greatest deformation lies in,to the deep part of slope.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infiltration during the first 2 h is 86%,and then it reduces gradually with tim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the surface runoff.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infiltration drop to a relatively stable value(50%)after 6 h.Rainfall infiltration causes obvious increase of pore-water pressure,which may result in a reduction of shear strength due to a decrease in effective stress and wetting-induced softening.The double-effect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duced landslides in accumulation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umulation slope STABILITY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situ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xial cyclic loading at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s on de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nisotropic argillite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久长 周苏华 +1 位作者 方理刚 许湘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99-811,共13页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n inelastic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argillite with bedding plane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transv...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n inelastic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argillite with bedding plane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Considering argillite's anisotropy and inelastic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theoretical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oriented elastic parameters were deduced by the unloading curves,which can be better fitted for the description of its elasticity than loading curves.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growth of accumulated plastic,strain,the apparent elastic modulus of argillite decreases in a form of exponential decay function,whereas the apparent Poisson ratio increase in a form of power equation.A ratio of unloading recoverable strain to the total strain increment occurred during a loading cycle is defined to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 relations between anisotropic coupled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and plastic strain.It is significant to observe that high stress level and plastic history have an inhibiting effect on argillite anisotr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ic argillite coupled elasto-plasticity cyclic loading tests elastic parameters plastic s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