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工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区域差异——基于累加型LHM全要素生产率指标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标文 陈雪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313-319,共7页
运用累加型LHM全要素生产率指标(additive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测度2001—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食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 运用累加型LHM全要素生产率指标(additive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测度2001—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食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工业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3个子产业TFP稳步提升,但增长不一;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差异不大;从区域上看,宏观经济及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食品工业的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TFP增长率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降低的趋势,食品制造业TFP增长率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饮料制造业TFP增长率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因此,应加快食品工业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优化发展环境及立足资源禀赋协调区域发展,以实现我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累加型lhm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慧毅 么成雨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2,共11页
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异质型环境规制工具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以及数字经济在二者间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挤占研发创新资金从而抑制绿色全... 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异质型环境规制工具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以及数字经济在二者间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挤占研发创新资金从而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内的“创新补偿”效应会超过“遵循成本”效应,从而有利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二者之间呈“U”型关系,且我国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过拐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由于其强制性会迫使企业应激性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内由于动态监督的困难以及对企业生产性资源的挤压从而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与政府环保压力从而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长期内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有利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二者之间呈“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经济正向调节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U”型关系,负向调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负向调节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环境规制 绿色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 调节效应 波特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3
作者 尹传斌 周璇 张晶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4-1466,共13页
提升碳全要素生产率是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将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以2000—2020年我国省际数据为样本,估算涵盖农地利用、水稻种植、畜禽养殖3个方面的农业碳排放,分别利用EBM-GML模型和综合指数法... 提升碳全要素生产率是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将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以2000—2020年我国省际数据为样本,估算涵盖农地利用、水稻种植、畜禽养殖3个方面的农业碳排放,分别利用EBM-GML模型和综合指数法测度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规制指数,采用面板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全国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3.6%,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环境规制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命令型环境规制和经济型环境规制均发挥了显著正向作用。命令型环境规制和经济型环境规制均通过激发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和抑制产业集聚的负向作用促进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只有经济型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农业产业结构正向促进了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命令型环境规制通过此路径作用不显著。研究表明,优化农业环境规制体系、推进农业技术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集聚等,有助于农业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环境规制 农业碳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命令环境规制 经济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申晨 贾妮莎 李炫榆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本文利用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数据,结合Super-DEA方法对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中国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节能减排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比命令—控制型规... 本文利用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数据,结合Super-DEA方法对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中国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节能减排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比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更具减排灵活性和激励长效性,命令—控制型规制手段对区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U形关系,基于经济激励方式下"利用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排污收费制度效应为正,而"建立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并未表现出显著稳定的效应;东部地区的规制运行整体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次之,中部最差;环境法制的完善对政府"利用市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建立市场"的法制体系尚未健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工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命令—控制 市场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31
5
作者 吴磊 贾晓燕 +1 位作者 吴超 彭甲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92,共11页
绿色发展时代环保政策的选择设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角度进行环境规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对于环保政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成本损失和收益补偿两个方面分析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 绿色发展时代环保政策的选择设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角度进行环境规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对于环保政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成本损失和收益补偿两个方面分析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机制,并通过绘制无量纲综合散点图,就三种环境规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稳健相关关系进行了特征事实描述;其后借助DEA-GML指数对2005—2017年中国30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基于碳排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成为最主要推动力,四大划分区域及不同省份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最后借助面板Tobit模型就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众自愿型以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而在长期内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而财政集中度则表现为负向影响,对外开放的影响则不明显。因此,从绿色发展长远考虑,应该加快绿色生产技术升级及推广,丰富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健全公众参与绿色监督的体制机制,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水、核、风能等新能源消费比重,加大绿色财政支出力度,积极探索低碳贸易政策,以此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要素生产率 异质环境规制 DEA-GML指数 TOBIT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型环境规制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8
6
作者 许长新 甘梦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69,111,共9页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目前鲜有研究关注经济型环境规制将如何影响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2008—2017年黄河流域九省十示范市为样本,采用固定面板模型探究了投资型与费用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目前鲜有研究关注经济型环境规制将如何影响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2008—2017年黄河流域九省十示范市为样本,采用固定面板模型探究了投资型与费用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间接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投资型和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形关系;投资和费用型环境规制通过倒逼污染结构演化,能间接协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倒逼污染结构演化,两类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且相较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的U形关系拐点到达的更早。建议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知悉各经济型环境规制手段的作用原理,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针对各地区的异质性污染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施以合适策略,从根本上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规制 绿色要素生产率 污染结构演化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阶段划分——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对1978—2013年的测算和分解 被引量:7
7
作者 钟世川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2,共8页
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资本产出弹性等于资本收入份额,劳动产出弹性等于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采用1978—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 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资本产出弹性等于资本收入份额,劳动产出弹性等于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采用1978—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总体上还是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1997年前各地区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偏向型,而1997年后表现为资本偏向型;1997年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技术进步偏向直接影响到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劳动产出弹性、降低资本产出弹性有助于减缓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滑,进而促进各地区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要素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偏向 劳动产出弹性 资本产出弹性 中性技术进步 资本偏向技术进步 劳动偏向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双向效应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先进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26
8
作者 余鹏翼 李学沛 +1 位作者 白洛凡 王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识别并选取2008—2019年1978家上市企业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企业样本,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思想,研究分析跨国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的3年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同时受到研发资金投入增长产生的正面影... 识别并选取2008—2019年1978家上市企业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企业样本,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思想,研究分析跨国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的3年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同时受到研发资金投入增长产生的正面影响以及并购自身风险引发的负面影响,且两者存在相互抵消情况;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还发现,高生产率组别中的先进制造企业较普通制造企业的并购成效更高。相关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统筹了当前有关跨国并购成效研究上的分歧,证实了中国先进制造业跨国并购效应的两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企业 技术获取跨国并购 双向效应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莎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6,共13页
鉴于2000—2016年省级R&D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区域异质性特征,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地区R&D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从空间相... 鉴于2000—2016年省级R&D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区域异质性特征,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地区R&D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从空间相关性来看,R&D资本和中级人力资本对本省市和相邻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说明两者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强于空间竞争效应;高级人力资本对本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相邻省市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即其引致的空间竞争效应显著强于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异质性来看,R&D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分别对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级人力资本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对技术进步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R&D资本 异质人力资本 空间相关性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海彬 牛可萌 郝珍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5-109,共5页
文章利用M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各省份考虑技术差距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度,并对中国"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所有省份的"两型"... 文章利用M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各省份考虑技术差距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度,并对中国"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所有省份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两型"农业技术进步是推动"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代表年份的中国"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密度曲线均不同程度的呈现右偏,波峰高度持续降低,波峰形态由陡峭趋于扁平。"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状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跨状态转移的概率偏低。不同的空间滞后类型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转移概率的影响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农业 要素生产率 MML生产率指数 核密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enberger-Hicks-Moorsteen指标的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标文 陈雪丽 +1 位作者 段园园 林国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260,共8页
【目的】测算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判断其变动趋势,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利用Luenberger-Hicks-Moorsteen(LHM)指标具备加性完备条件,基于自由处置壳(Free... 【目的】测算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判断其变动趋势,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利用Luenberger-Hicks-Moorsteen(LHM)指标具备加性完备条件,基于自由处置壳(Free disposal hull,FDH)模型构造LHM TFP指标,将县域划分为一般县(市)、贫困县和发达市(区),测度2003—2018年福建省全省及县域的农业TFP,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分析其收敛性特征。【结果】2003—2018年福建省农业TFP整体上呈增长趋势,2018年达0.840,年均增长率为5.731%;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1%、2.032%和4.930%,表明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技术效率变化拉低TFP增长。从福建省一般县(市)、贫困县、发达市(区)的划分来看,各区域农业TFP及其分解指标与全省层面表现基本一致。福建省全省及一般县(市)、贫困县农业TFP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发达市(区)农业TFP不存在收敛趋势。TFP低的县(市)有追赶效应,城镇化、工业化对福建省全省及一般县(市)农业TFP收敛过程有促进作用,但工业化对贫困县农业TFP收敛具有抑制作用。【建议】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各县域应因地制宜,发达市(区)发挥技术引领与辐射作用,一般县(市)着重提升技术效率级规模效率,贫困县则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优势,实现农业劳均产出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lhm)指标 FDH模 农业要素生产率 收敛分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方式及其强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勤华 李樱 胡靖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共6页
本文通过SBM模型测算非期望产出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面板数据构建Tobit回归模型,并就环境规制方式及其强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当期和近几期... 本文通过SBM模型测算非期望产出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面板数据构建Tobit回归模型,并就环境规制方式及其强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当期和近几期内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目前,经济激励型规制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即U型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在充分把握信息的前提下合理制定规章,增强环保机构的建设和执法力度;调整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和水平,以解决征收面窄、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完善碳交易的投标定价制度,并由试点逐步推广至其他省市区、行业和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SBM模 GML指数 命令控制 经济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伟江 杜明泽 白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7,共13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达到减排目标的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是中国当下谋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探究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剖析环境政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SBM模型测算中国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达到减排目标的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是中国当下谋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探究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剖析环境政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SBM模型测算中国2003—2018年制造业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技术进步分解,考察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好特征,最后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及其分解项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规制强度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②从技术进步的内部影响机理来看,偏向性技术进步要素偏好结果显示,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要素偏好特征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更多偏向于CO_(2)产出,但呈逐年向好趋势。环境规制对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进步的影响均较为显著,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降低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从而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CO_(2)产出。③对外开放程度、资本密集度、政府补贴等因素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加强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经济发展,但研究发现当前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碳锁定”效应,环境规制未能有效降低煤炭使用依赖。该研究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规制作用效果,为推动经济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偏向 倒“U”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行业异质性与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4
14
作者 徐远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7,共15页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为了检验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T F P的影响,本文讨论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对中国工业T F P的非线性传导机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对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促进效应所产生...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为了检验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T F P的影响,本文讨论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对中国工业T F P的非线性传导机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对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促进效应所产生的行业异质性影响,并基于中国工业2000-2014年3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克服考察期间工业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的偏差,本文使用从业人员数和主营业务收入两种指标将相关变量统一调整到全部工业口径。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在考察期间,中国工业的T F P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在整个考察期间,企业家精神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的T F P;(3)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工业的T F P之间存在"U"型关系,并且位于"U"曲线的右侧,意味着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正在加速提高中国工业的T F P;(4)20 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家精神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不仅抵消而且大大超过了金融海啸等外部条件对中国工业T F P的负面冲击;(5)企业家精神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国有产权比重较高、平均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细分行业,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工业TFP的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行业异质性 “U”关系 要素生产率 部工业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温红梅 王宏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25,共12页
农业信贷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建立农业信贷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全面考察中国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关系。研究发现:农... 农业信贷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建立农业信贷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全面考察中国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关系。研究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地理位置上呈现空间集聚性;时间维度上,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空间维度上,农业信贷规模在中部区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呈“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不存在“倒U型”关系。最后,提出农业信贷规模扩大要结合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情况,不仅要促进技术效率改进,还要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农业信贷效率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信贷规模 农业要素生产率 时空关系 倒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调节下的碳减排效应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亚军 陈丰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绿色经济时代的热点话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使碳排放强度降低,进而提升绿...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绿色经济时代的热点话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使碳排放强度降低,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具有调节作用。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发展绿色金融可以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这一促进效应具有制度环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加大绿色金融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协调配合,同时企业要树立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倾向,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要素生产率 碳排放强度 自愿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融资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明贵 尤碧莹 郑雯芳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9,共10页
本文选择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商业信用融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型趋势,即存在先“激励”后“挤出”的影响;从企业生命... 本文选择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商业信用融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型趋势,即存在先“激励”后“挤出”的影响;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成熟期只存在“激励效应”,成长期和衰退期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处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差异,会导致商业信用融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产生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对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合理确定融资规模,进而改善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企业要素生产率 企业生命周期 倒U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延的城市结构是否损害了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旭 秦蒙 刘修岩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98,共12页
借助外部性理论阐述城市蔓延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微观层面系统探讨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性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城市蔓延水平的持续提高... 借助外部性理论阐述城市蔓延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微观层面系统探讨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性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城市蔓延水平的持续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进一步地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城市蔓延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乃至不同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企业规模的扩张能够有效缓解城市蔓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要素生产率 动态外部性 U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规模养殖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谷小科 杜红梅 王明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7,共8页
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禽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环境规制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规制影响生猪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形成制约。通过测算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17个生猪... 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禽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环境规制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规制影响生猪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形成制约。通过测算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17个生猪主产省2004—2016年农业环境规制强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环境规制的关系进行检验,试图发现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拐点,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目的。结果表明: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对小规模生猪养殖比较适宜,对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来说环境规制强度有待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呈“U”型关系,但大规模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迎来“U”型拐点的时间比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要早一些,而中规模生猪养殖迎来“U”型拐点最早的是技术创新。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的生猪规模养殖,政府应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设计适当的环境规制强度,诱导生猪养殖场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绿色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强度 “U”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集聚、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汪彬 刘晓阳 +1 位作者 李佳杰 陈洋毅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3,共8页
在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后,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集聚... 在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后,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集聚与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金融集聚可以提高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二者对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及样本观测时间的情况下,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深化了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并为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集聚 金融集聚 绿色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 空间溢出效应 倒“U”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