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鹊界梯田失稳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琦 陈欣 +2 位作者 危润初 伍诗梦 朱志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1-591,共11页
为厘清降雨入渗作用对花岗岩区梯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湖南省紫鹊界梯田为例,在分析紫鹊界梯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多模块的耦合,分析了不同边坡坡度和不同土层厚度在暴雨条件下的渗流场和稳定性。... 为厘清降雨入渗作用对花岗岩区梯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湖南省紫鹊界梯田为例,在分析紫鹊界梯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多模块的耦合,分析了不同边坡坡度和不同土层厚度在暴雨条件下的渗流场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为90 mm/d、降雨历时为5 d的工况下,坡度为35°和40°的边坡处于失稳状态,稳定性系数与边坡坡度负相关;全风化土层越厚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越低;在降雨历时5 d后,不同土层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相差不大,但无降雨时,全风化土层越薄的边坡明显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花岗岩 降雨入渗 边坡稳定性 坡度 土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鹊界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的环境因素探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许文盛 尤伟 +3 位作者 李亚龙 程冬兵 刘晓路 张平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9-74,共6页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是一处新发现的我国古代农耕稻作文化遗存。从水流运动与循环角度对紫鹊界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该过程的因素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梯田自流灌溉过程是地面灌溉与地下灌...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是一处新发现的我国古代农耕稻作文化遗存。从水流运动与循环角度对紫鹊界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该过程的因素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梯田自流灌溉过程是地面灌溉与地下灌溉的耦合过程,雨季以地面灌溉为主,旱季以地下灌溉为主。影响该过程的因素主要有植被、地质、地貌、人类活动及气候等,这些因素对实现梯田的自流灌溉缺一不可。植被拦截和接纳降水,构成地面灌溉水源,特殊地质形成地下"隐形水库",构成地下灌溉水源,两者一道对梯田区水资源进行调配,保障梯田在旱季得以灌溉。梯田区气候特征的垂直性变化,增大了灌溉过程输入性水源的补给。当地农民对梯田精耕细作,实现了对梯田灌溉水源的"开源"与"节流"。特殊地质限制地下灌溉速度,而中山地貌和相对较陡的坡度,加快地下灌溉速度,两者在相互作用中取得平衡,从而保障旱季地下灌溉的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自流灌溉 影响因素 隐形水库 水资源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梯田景观的灾害防御机制与效益分析——以紫鹊界梯田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1 位作者 黄璜 熊兴耀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于2005年12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梯田坡度在25~40°,共500余级,10万多丘。分析其生态与社会条件表明,紫鹊界梯田之所以可持续利用的灾害防御机制是:发挥了稻田“隐形水库”的... 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于2005年12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梯田坡度在25~40°,共500余级,10万多丘。分析其生态与社会条件表明,紫鹊界梯田之所以可持续利用的灾害防御机制是:发挥了稻田“隐形水库”的集雨功能,趋利避害;分级截流分散蓄水,实现了区域内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传统耕作维护了梯田结构。与水平双季稻田相比,该梯田提高丁截水量和光能利用率,延长了农闲蓄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隐形水库 分级截流 分散蓄水 防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鹊界梯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冠华 程冬兵 +4 位作者 张平仓 许文盛 沈盛彧 张长伟 徐文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2,共4页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紫鹊界梯田区红薯地与裸地土壤入渗及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与裸地坡面相比,红薯地坡面由于覆盖度高,土壤疏松,其土壤入渗率比裸地高。在小雨强(0.65mm/min)条件下无径流产生,中(1.15mm/min)、高(1.65...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紫鹊界梯田区红薯地与裸地土壤入渗及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与裸地坡面相比,红薯地坡面由于覆盖度高,土壤疏松,其土壤入渗率比裸地高。在小雨强(0.65mm/min)条件下无径流产生,中(1.15mm/min)、高(1.65mm/min)雨强下坡面产流产沙速率以及径流系数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表现出较强的减流减沙效益,但径流含沙量分别为裸地的1.3和2.8倍;试验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土壤入渗过程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产流率与产沙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土壤入渗 模拟降雨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长伟 许文盛 +2 位作者 李亚龙 程冬兵 张平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6-179,共4页
通过对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竹林与杉树混交林、竹林、草地、杉树林及板栗林5种植被凋落物样地调查,采用浸水实验和释水实验测定了各种类型凋落物的持水率、吸水速率、释水量和释水速率。结果表明,5种植被凋落物均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最... 通过对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竹林与杉树混交林、竹林、草地、杉树林及板栗林5种植被凋落物样地调查,采用浸水实验和释水实验测定了各种类型凋落物的持水率、吸水速率、释水量和释水速率。结果表明,5种植被凋落物均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最大持水率依次为420%(竹林与杉树林混交林),310%(竹林),283%(草地),252%(杉树林)和226%(板栗林);凋落物的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释水量与释水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释水速率与释水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且以上函数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人工林 水源涵养 持水率 释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鹊界梯田区植被凋落物水资源调配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文盛 王一峰 +2 位作者 童晓霞 张长伟 程冬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别对紫鹊界梯田区植被凋落物的蓄水与泄水等水资源调配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梯田区各群落凋落物的储量分别为杉林1.82t/hm2,竹杉林1.46t/hm2,竹林1.23t/hm2,板栗林0.95t/hm2和荒草0.73t/hm2。凋落物的蓄水...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别对紫鹊界梯田区植被凋落物的蓄水与泄水等水资源调配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梯田区各群落凋落物的储量分别为杉林1.82t/hm2,竹杉林1.46t/hm2,竹林1.23t/hm2,板栗林0.95t/hm2和荒草0.73t/hm2。凋落物的蓄水表现为吸水过程,各凋落物浸泡8h后,吸水基本饱和,浸泡24h时最大持水率依次为竹杉林420%,竹林310%,荒草283%,杉林252%和板栗林226%。凋落物泄水的实质为释水,在释水24h后,各凋落物并未达到稳定状态,此时杉林、竹林、板栗林、荒草及竹杉林凋落物的释水率依次为188%,161%,148%,126%和124%。凋落物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释水率与释水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释水速率与释水时间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凋落物蓄水能力的大小与其泄水能力的强弱并不一致,且蓄水远快于泄水。最后,建立了凋落物水资源调配能力计算式,并用于紫鹊界梯田区,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5种植被凋落物水资源调配能力遵循竹杉林>杉林>竹林>荒草>板栗林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水资源调配 持水 释水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涵养水源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段兴凤 宋维峰 +1 位作者 曾洵 高松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0,165,共5页
通过对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持水量、枯落物持水率、土壤水分入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为研究森林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为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结果表明:(1)各土层土壤容重、孔... 通过对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持水量、枯落物持水率、土壤水分入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为研究森林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为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结果表明:(1)各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通气孔隙度与土壤持水量、入渗速率均大于荒坡土壤,且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其差异明显;(2)该区森林土壤涵养水源指标与物理性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土壤持水量与土壤容重、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关系密切,疏松、结构良好、孔隙多、通气良好的土壤持水量高。枯落物的持水率表面上与土壤物理性质关系不大,但土壤容重、孔隙度等通过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林下微环境和枯落物的分解状况,进而影响枯落物蓄水性能。土壤的渗透性能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较大,主要表现是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林地土壤孔隙度大,土壤结构良好,质地疏松,入渗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物理性质 涵养水源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滤波法的紫鹊界梯田区水源结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桂元 杜新德 +1 位作者 罗利顺 刘思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756-9757,9945,共3页
为探究紫鹊界梯田区域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机理,在该区域选择一个边界闭合的小流域,在其中游和出口断面各设一个降雨-径流观测站,上站控制区基本为原生态的天然植被覆盖区,上、下站区间基本为梯田区。采用数字滤波法对两断面的实测日径... 为探究紫鹊界梯田区域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机理,在该区域选择一个边界闭合的小流域,在其中游和出口断面各设一个降雨-径流观测站,上站控制区基本为原生态的天然植被覆盖区,上、下站区间基本为梯田区。采用数字滤波法对两断面的实测日径流序列进行了基流分割,分析其水源结构。分析得出:原生态植被区径流模数与基流指数均远大于梯田区。凸显其蓄水保水作用,是梯田区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天然水源。基流指数大说明水源结构中以基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所占比例大,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地下蓄水库,能较好地涵蓄降雨,为下游梯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法 紫鹊界梯田 径流组成 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改良土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段兴凤 宋维峰 +1 位作者 曾珣 高松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26,132,共5页
研究了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林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紫鹊界梯田区森林改良土壤作用,旨在为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结果表明:(1)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黏粒(<0.01 mm)含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通气性、最大持水量... 研究了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林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紫鹊界梯田区森林改良土壤作用,旨在为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结果表明:(1)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黏粒(<0.01 mm)含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通气性、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比梯田或荒坡高,林地土壤容重较梯田或荒坡低。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明显的改良作用。(2)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水解氮等营养元素贮量及速效性养分供应状况亦比荒坡高。紫鹊界梯田区天然林覆盖下的土壤具有良好的自我培肥功能。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对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系统降水条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危润初 张豪 +2 位作者 龙秋波 彭向训 周升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7-978,共12页
为了全面认识湖南紫鹊界梯田系统的水循环机制,从降水条件的视角出发,基于紫鹊界地区及周边共11个气象站的1986—2015年降水序列数据,运用集中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等方法从降水量、降水年内分配、干旱频率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以揭示紫鹊... 为了全面认识湖南紫鹊界梯田系统的水循环机制,从降水条件的视角出发,基于紫鹊界地区及周边共11个气象站的1986—2015年降水序列数据,运用集中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等方法从降水量、降水年内分配、干旱频率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以揭示紫鹊界地区梯田稻作自流灌溉系统所拥有的独特的天然降水条件.结果表明:紫鹊界地区3个气象站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638.7 mm,比外围8个站平均高出177.4mm,其中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为675.1mm,比外围8个站平均高出122.4mm;紫鹊界3个站旬降水序列的平均集中度为0.373,明显高于外围8个站的平均值0.354,夏季是紫鹊界地区降雨的主要优势时段,多年平均降雨高峰为6月中旬,晚于外围8个站的6月上旬或5月下旬;紫鹊界地区5—8月的3个月时间尺度干旱频率有“先小后大”的特征,其中5月和6月的3个月时间尺度干旱频率明显要小于全区平均值,7月和8月要大于平均值;6月上旬—8月中旬是紫鹊界梯田灌溉的主要时期,紫鹊界地区降水年内分配、多年平均干旱频率分布特征等与紫鹊界梯田的水稻生长期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降水是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系统的重要自然支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自流灌溉系统 降水条件 集中度 标准化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具特色的紫鹊界梯田 被引量:8
11
作者 聂芳容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3期35-36,共2页
通过封山育林、种草植树、林草截雨、土壤储水,因地制宜修建梯田,以山坡上众多的渗水为灌溉水源,以土壤孔隙、岩石裂隙和田边微型毛沟输水,构成了紫鹊界梯田漫山遍坡的灌溉系统。总结了紫鹊界梯田纳雨储水原理,分别为特有的山峰气候和... 通过封山育林、种草植树、林草截雨、土壤储水,因地制宜修建梯田,以山坡上众多的渗水为灌溉水源,以土壤孔隙、岩石裂隙和田边微型毛沟输水,构成了紫鹊界梯田漫山遍坡的灌溉系统。总结了紫鹊界梯田纳雨储水原理,分别为特有的山峰气候和地形雨为梯田补充水源、植被接纳雨水和土壤储水形成天然水库、土壤中的输水网络、山坡细沟与田间毛渠结合形成田间灌溉系统、精耕细作与利用田间蓄水以及合理调度取水用水等。还总结了紫鹊界梯田封山育林、精筑田埂和科学设置泄洪沟等水土保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储水 水土保持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田传统农耕技术知识调查与评估——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佰承 陈耆验 +1 位作者 刘富来 陈标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47-150,共4页
以紫鹊界梯田传统的耕作知识和技术为主题,搜集文献资料并开展专题调研。结果表明:紫鹊界梯田传统农业耕作工具的开发使用、合理的农事安排、耕作种植制度和模式的推行以及传统作物栽培技术,如育秧、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旱地... 以紫鹊界梯田传统的耕作知识和技术为主题,搜集文献资料并开展专题调研。结果表明:紫鹊界梯田传统农业耕作工具的开发使用、合理的农事安排、耕作种植制度和模式的推行以及传统作物栽培技术,如育秧、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旱地穇子栽种等技术,应属保护的农业文化遗产之列。针对紫鹊界传统耕作技术与知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生物基因库、完整档案库和传统农业耕作知识与技术博物展览馆、培训传承人等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传统农业 农耕知识 稻作技术 生态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体验质量模糊评价——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子英 葛秀霞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费行为和游客后续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较强,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较差,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有待提升。针对旅游体验质量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景区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展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旅游体验 农业文化遗产地 模糊评判法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在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体系中的作用机理
14
作者 徐义军 李桂元 程冬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0,140,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林区凋落物在梯田自流灌溉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在紫鹊界梯田区内选取8块样地,测定了凋落物储量、吸水释水特性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建立了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样地持水性及释水性均不同;②凋落物可吸收自身质量的2~4倍... 为了进一步揭示林区凋落物在梯田自流灌溉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在紫鹊界梯田区内选取8块样地,测定了凋落物储量、吸水释水特性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建立了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样地持水性及释水性均不同;②凋落物可吸收自身质量的2~4倍水分,同时林区土壤的各项物理指标及化学指标均优于荒坡;③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凋落物的释水特性对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凋落物不仅可以保护地表,还能通过持续的吸水及释水,避免水土流失,补充土壤水分,同时起到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自流灌溉体系 吸水性 释水性 土壤理化性质 涵养水源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5
作者 谭芳林 曾劲松 +3 位作者 邹勇 谭运帷 张春霞 范美蓉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66-69,共4页
从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农作物种植结构多元化和农作物耕作技术传统化3个方面介绍了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发展的优势,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紫鹊界景区种植业面临着农田生态系统受损、农民... 从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农作物种植结构多元化和农作物耕作技术传统化3个方面介绍了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紫鹊界梯田景区种植业发展的优势,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紫鹊界景区种植业面临着农田生态系统受损、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新型主体带动能力较弱和古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被破坏风险增大等问题,提出了制订专门保护与开发方案、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遏制耕地抛荒、坚持高质量发展景区特色产业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品牌宣传等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景区 种植业 现状 优势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金字招牌 释放遗产魅力——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遗产保护实践
16
作者 刘文瑞 曾虎 《林业与生态》 2022年第6期17-18,共2页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是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单位,由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资江风光带和油溪河漂流三个独立景区组成。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是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单位,由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资江风光带和油溪河漂流三个独立景区组成。紫鹊界梯田景观气势恢宏、博大壮观,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享有“梯田王国”的美誉。梅山龙宫宏伟神奇,洞体造型独特,形式多样,被誉为“亚洲最美丽的地质博物园”。油溪河漂流全程12公里,沿途穿过8公里长的峡谷,跨越36个潭、46面滩、39处回湾,步移景换,有惊无险,被誉为“江南峡谷第一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遗产保护 湖南省娄底市 油溪 人间仙境 紫鹊界梯田 风光带 金字招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紫鹊界、云南元阳及广西龙脊古梯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段兴凤 宋维峰 +1 位作者 李英俊 高松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对湖南紫鹊界古梯田、云南元阳哈尼古梯田及广西龙脊古梯田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从梯田文化、梯田水文化及梯田景区旅游开发三个层面综述了我国这三大古梯田研究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作出展望。
关键词 梯田 紫鹊界梯田 元阳梯田 龙脊梯田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紫鹊界景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艺 段建南 +2 位作者 周阳 周毅琦 寇婉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584-5587,共4页
在界定土地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旅游区紫鹊界的土地利用现状;依据土地功能主体性原则将景区划分为生产、生态、社会、生态-生产和生态-社会5个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期实现紫鹊界景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山地旅... 在界定土地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旅游区紫鹊界的土地利用现状;依据土地功能主体性原则将景区划分为生产、生态、社会、生态-生产和生态-社会5个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期实现紫鹊界景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山地旅游的长远发展。由于山地景区的土地功能分区尚属初探,因而在公众参与和安排其他功用土地等问题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功能分类 土地区划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捧老树茶 谱写致富经
19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7期57-58,共2页
在被誉为“湘中明珠”的湖南省新化县,有一片“世遗之地”紫鹊界梯田。而在万亩梯田腹地的渠江源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品质上乘的茶叶,这里的茶叶自古便是久负盛名的“贡茶”。新化红茶历史悠久,始于晋代,兴于唐宋,昌于明清,盛于民... 在被誉为“湘中明珠”的湖南省新化县,有一片“世遗之地”紫鹊界梯田。而在万亩梯田腹地的渠江源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品质上乘的茶叶,这里的茶叶自古便是久负盛名的“贡茶”。新化红茶历史悠久,始于晋代,兴于唐宋,昌于明清,盛于民国与当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如今,新化全县大大小小的山林中,仍保存着不少野生老茶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树茶 紫鹊界梯田 致富经 湘中明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旅融合舞活乡村旅游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永忠 《湖南农业》 2016年第8期6-7,共2页
把农业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把农村建设成乡村旅游景区,把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近年来,新化县坚持"农旅结合、农旅共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将地域特色与文化禀赋、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相结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 把农业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把农村建设成乡村旅游景区,把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近年来,新化县坚持"农旅结合、农旅共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将地域特色与文化禀赋、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相结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大力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原生态休闲旅游相互融合的新路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个农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地 县域经济发展 农产品开发 农业资源 休闲农业 生态农业 民俗村 农村建设 游客体验 紫鹊界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