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苏子油不皂化物的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晓静
王立众
李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09,共3页
采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气相色谱对紫苏子油中甾醇、4-甲基甾醇及三萜醇等不皂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甾醇中的7种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 ast...
采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气相色谱对紫苏子油中甾醇、4-甲基甾醇及三萜醇等不皂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甾醇中的7种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 asterol)、β-谷甾醇(β-S itosterol)、α-菠菜甾醇(α-Sp inasterol)、Δ5-燕麦甾醇(Δ5-Avenasterol)和Δ7-豆甾烯(Δ7-Stigm aste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不皂化物
甾醇
4-甲基甾醇
三萜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紫苏子油中的α-亚麻酸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巧娥
宋萍
丁明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RP—HPLC—ELSD)测定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紫苏子油样用0.5mol/L的KOH—CH3OH溶液于60℃水浴中皂化20min、6mol/L的盐酸酸化后用无水乙醚萃取。再用氮气流吹干乙醚。用甲醇溶...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RP—HPLC—ELSD)测定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紫苏子油样用0.5mol/L的KOH—CH3OH溶液于60℃水浴中皂化20min、6mol/L的盐酸酸化后用无水乙醚萃取。再用氮气流吹干乙醚。用甲醇溶解并定容。然后直接进行RP—HPLC—ELSD分析。结果表明,当α-亚麻酸质量为6.2~45.4μg时。其峰面积A的对数(lgA)与α-亚麻酸质量m(μg)的对数(lgm)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gA=1.3675·lgm—1.628。相关系数为0.9973(n=5)。以信噪比S/N=3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11μg。被分析的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79%(质量分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n=5);平均回收率为102%,RSD为6.3%(n=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Α-亚麻酸
紫苏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紫苏子油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1 位作者
李娟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从紫苏子中提取油品的工艺,探索了操作压力、温度、流量及时间对紫苏子油的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温度是影响萃取能力的主要因素,流量主要影响萃取速度;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紫苏子油
食用香料
压力
温度
流量
应用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子油软膏剂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
9
4
作者
蒋革
冯宝民
+2 位作者
高明
杨海芬
王永奇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筛选紫苏子油软膏剂的配方.[方法]选用液体石蜡,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三乙醇胺,海藻酸钠,蒸馏水等乳剂型基质,通过乳化法以不同配方制备软膏剂,检测其涂抹分散性和涂抹肤感及其在耐寒、耐热试验中的稳定...
[目的]筛选紫苏子油软膏剂的配方.[方法]选用液体石蜡,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三乙醇胺,海藻酸钠,蒸馏水等乳剂型基质,通过乳化法以不同配方制备软膏剂,检测其涂抹分散性和涂抹肤感及其在耐寒、耐热试验中的稳定性.[结果]不含海藻酸钠的软膏稳定性差,涂抹分散性稍差,涂抹肤感油性稍弱;不含三乙醇胺的软膏稳定性很差;含有三乙醇胺和海藻酸钠的软膏稳定性和涂抹分散性好,涂抹肤感无油性,而且含10 g紫苏子油软膏稳定性及涂抹分散性比5 g、15 g好.[结论]以液体石蜡6 g、凡士林1 g、甘油5 g、羊毛脂5 g、硬脂酸12 g、单硬脂酸甘油酯3.5 g、紫苏子油10 g、三乙醇胺0.4 g、海藻酸钠0.5 g和蒸馏水51.6 g可作为制备紫苏子油软膏剂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乳化法
软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子油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庄云
马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4-14574,14586,共2页
[目的]提高紫苏子的产油率。[方法]采用机械压榨法、化学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筛选适宜的紫苏子油的提取方法。[结果]机械压榨法、化学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
[目的]提高紫苏子的产油率。[方法]采用机械压榨法、化学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筛选适宜的紫苏子油的提取方法。[结果]机械压榨法、化学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出油率分别为12.79%、15.37%、18.52%、38.58%。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标准差最小,数据可靠;机械压榨法的标准差最大,数据不可靠。索氏提取法每次提取的量较少,只能用于试验研究;化学萃取法的提取溶剂有毒,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毒害。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其他方法,但其成本太高。[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更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提取方法
出
油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子油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6
作者
吴旭锦
朱小甫
郭泾利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8期84-84,共1页
紫苏子油是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压榨而得的脂肪油,富含仅一亚麻酸,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和医药功效,作为保健油,人们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其应用做以下介绍。 1 在工业上的应用 紫苏子油具有“三高”性质,即高碘值、高干...
紫苏子油是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压榨而得的脂肪油,富含仅一亚麻酸,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和医药功效,作为保健油,人们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其应用做以下介绍。 1 在工业上的应用 紫苏子油具有“三高”性质,即高碘值、高干性及高不饱和性。其油膜加热时不易熔化,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油。可用来制造清漆、色漆、阿力夫油、油墨、涂料、人造革、高级润滑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应用
成熟果实
保健功能
不饱和性
脂肪
油
亚麻酸
保健
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子油的应用和提取
被引量:
23
7
作者
王晶
班向东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9-60,共2页
紫苏子含脂肪油45.30%,油中含62.73%的a-亚麻酸,因此,紫苏于油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且由于a-亚麻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制造。紫苏子用石油醚提取,然后蒸出石油醚,得紫苏子油。
关键词
紫苏子
紫苏子油
Α-亚麻酸
提取
食用
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甲酯化G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苏杰雄
谢镇山
+3 位作者
高新开
张俊仪
曹子丰
魏刚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建立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甲酯化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30m×320μ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40℃,以5℃/min升温至160℃(维持5min),然后以1℃/min升温至200℃(维持5min),再以5℃/min升温至240℃(...
目的:建立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甲酯化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30m×320μ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40℃,以5℃/min升温至160℃(维持5min),然后以1℃/min升温至200℃(维持5min),再以5℃/min升温至240℃(维持10min);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温度270℃;载气:氮气,流速0.3m 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样品均标示出4个共有峰,鉴别了1个共有峰(亚油酸甲酯);10批样品的相似度大于0.99,提示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质量较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紫苏子油微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微囊
脂肪酸
甲酯化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9
作者
赵立冬
高杨
+1 位作者
王力
郑妍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根据《中国药典》中对静脉注射乳剂稳定性、药用辅料、乳剂粒径的要求,对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考察,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最优处方,并优化出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最佳制备工艺。
关键词
紫苏子油
静脉注射乳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马尧
庄云
张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7-14577,14592,共2页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紫苏油的工艺,为开发紫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紫苏子中提取紫苏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超临界CO2提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紫苏油的工艺,为开发紫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紫苏子中提取紫苏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超临界CO2提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动态流量3种因素对萃取紫苏子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萃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0℃、CO2动态流量30 L/h。在3种影响因素中,萃取压力的影响作用最显著,CO2动态流量的影响次之,萃取温度影响最小。[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其溶媒CO2可循环利用,因此,选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非常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单因素参数的研究
11
作者
马尧
庄云
张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5-14576,共2页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通过4因素5水平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对紫苏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随着CO2流量的增加,出油率增大,CO2流量...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通过4因素5水平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对紫苏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随着CO2流量的增加,出油率增大,CO2流量在25~30L/h较合适。随着萃取温度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温度的适宜变化范围为35~40℃。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压力在20~25MPa较合适。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时间的适宜变化范围为1.5~2.0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CO2流量25~30IMh,萃取温度35~40℃,萃取压力20~25MPa,萃取时间1.5~2.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工艺参数
出
油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异性脂肪酶产生菌筛选及平板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12
作者
魏决
付忠旭
+1 位作者
于志强
肖青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5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富含α-亚麻酸达61.2%的紫苏子油为唯一碳源,从含油的泥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水解能力较高菌株,通过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对此菌株生长及所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建立此菌的筛选模型:紫苏油2.0%、NaNO30.3%、K2HPO40.1%、KCl0.05%、MgSO4...
以富含α-亚麻酸达61.2%的紫苏子油为唯一碳源,从含油的泥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水解能力较高菌株,通过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对此菌株生长及所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建立此菌的筛选模型:紫苏油2.0%、NaNO30.3%、K2HPO40.1%、KCl0.05%、MgSO4·7H2O0.05%、FeSO4·7H2O0.01%、琼脂1.5%、pH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模型
脂肪酶产生菌
特异性
Α-亚麻酸
平板
脂肪酶活性
NaNO3
MgSO4
FESO4
紫苏子油
水解能力
分离筛选
菌株生长
紫苏
油
KCL
泥土
琼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不皂化物的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晓静
王立众
李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09,共3页
文摘
采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气相色谱对紫苏子油中甾醇、4-甲基甾醇及三萜醇等不皂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甾醇中的7种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 asterol)、β-谷甾醇(β-S itosterol)、α-菠菜甾醇(α-Sp inasterol)、Δ5-燕麦甾醇(Δ5-Avenasterol)和Δ7-豆甾烯(Δ7-Stigm astenol)。
关键词
紫苏子油
不皂化物
甾醇
4-甲基甾醇
三萜醇
Keywords
Perilla seed oil
Unsaponifiable matters
Sterols
4 -methylsterols
Triterpent alcohols
分类号
S56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6.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紫苏子油中的α-亚麻酸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巧娥
宋萍
丁明玉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系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RP—HPLC—ELSD)测定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紫苏子油样用0.5mol/L的KOH—CH3OH溶液于60℃水浴中皂化20min、6mol/L的盐酸酸化后用无水乙醚萃取。再用氮气流吹干乙醚。用甲醇溶解并定容。然后直接进行RP—HPLC—ELSD分析。结果表明,当α-亚麻酸质量为6.2~45.4μg时。其峰面积A的对数(lgA)与α-亚麻酸质量m(μg)的对数(lgm)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gA=1.3675·lgm—1.628。相关系数为0.9973(n=5)。以信噪比S/N=3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11μg。被分析的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79%(质量分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n=5);平均回收率为102%,RSD为6.3%(n=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Α-亚麻酸
紫苏子油
Keywords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 (ELSD)
a-linolenic acid
pelilla oil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紫苏子油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李娟
刘玉申
机构
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从紫苏子中提取油品的工艺,探索了操作压力、温度、流量及时间对紫苏子油的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温度是影响萃取能力的主要因素,流量主要影响萃取速度;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紫苏子油
食用香料
压力
温度
流量
应用
工艺参数
Keywords
supercritial extraction,CO_2,perilla oil
分类号
TS2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软膏剂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
9
4
作者
蒋革
冯宝民
高明
杨海芬
王永奇
机构
大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医学院中医专业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59-6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209041)
文摘
[目的]筛选紫苏子油软膏剂的配方.[方法]选用液体石蜡,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三乙醇胺,海藻酸钠,蒸馏水等乳剂型基质,通过乳化法以不同配方制备软膏剂,检测其涂抹分散性和涂抹肤感及其在耐寒、耐热试验中的稳定性.[结果]不含海藻酸钠的软膏稳定性差,涂抹分散性稍差,涂抹肤感油性稍弱;不含三乙醇胺的软膏稳定性很差;含有三乙醇胺和海藻酸钠的软膏稳定性和涂抹分散性好,涂抹肤感无油性,而且含10 g紫苏子油软膏稳定性及涂抹分散性比5 g、15 g好.[结论]以液体石蜡6 g、凡士林1 g、甘油5 g、羊毛脂5 g、硬脂酸12 g、单硬脂酸甘油酯3.5 g、紫苏子油10 g、三乙醇胺0.4 g、海藻酸钠0.5 g和蒸馏水51.6 g可作为制备紫苏子油软膏剂的配方.
关键词
紫苏子油
乳化法
软膏剂
Keywords
Perilla oil
emulsification
ointment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庄云
马尧
机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4-14574,14586,共2页
文摘
[目的]提高紫苏子的产油率。[方法]采用机械压榨法、化学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筛选适宜的紫苏子油的提取方法。[结果]机械压榨法、化学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出油率分别为12.79%、15.37%、18.52%、38.58%。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标准差最小,数据可靠;机械压榨法的标准差最大,数据不可靠。索氏提取法每次提取的量较少,只能用于试验研究;化学萃取法的提取溶剂有毒,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毒害。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其他方法,但其成本太高。[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更可行。
关键词
紫苏子油
提取方法
出
油
率
Keywords
Perilla oil
Extraction method
Oil yielding rate
分类号
S567.2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6
作者
吴旭锦
朱小甫
郭泾利
机构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技系
陕西省泾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8期84-84,共1页
文摘
紫苏子油是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压榨而得的脂肪油,富含仅一亚麻酸,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和医药功效,作为保健油,人们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其应用做以下介绍。 1 在工业上的应用 紫苏子油具有“三高”性质,即高碘值、高干性及高不饱和性。其油膜加热时不易熔化,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油。可用来制造清漆、色漆、阿力夫油、油墨、涂料、人造革、高级润滑油等。
关键词
紫苏子油
应用
成熟果实
保健功能
不饱和性
脂肪
油
亚麻酸
保健
油
分类号
S666.06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的应用和提取
被引量:
23
7
作者
王晶
班向东
机构
中美沈阳埃默药业有限公司科研部
出处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9-60,共2页
文摘
紫苏子含脂肪油45.30%,油中含62.73%的a-亚麻酸,因此,紫苏于油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且由于a-亚麻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制造。紫苏子用石油醚提取,然后蒸出石油醚,得紫苏子油。
关键词
紫苏子
紫苏子油
Α-亚麻酸
提取
食用
油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甲酯化G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苏杰雄
谢镇山
高新开
张俊仪
曹子丰
魏刚
机构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18-19,共2页
文摘
目的:建立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甲酯化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30m×320μ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40℃,以5℃/min升温至160℃(维持5min),然后以1℃/min升温至200℃(维持5min),再以5℃/min升温至240℃(维持10min);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温度270℃;载气:氮气,流速0.3m 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样品均标示出4个共有峰,鉴别了1个共有峰(亚油酸甲酯);10批样品的相似度大于0.99,提示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质量较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紫苏子油微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紫苏子油
微囊
脂肪酸
甲酯化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法
Keywords
Perilla oil miscrocapsule
Fatty acids
Methyl esterification
Fingerprint
GC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9
作者
赵立冬
高杨
王力
郑妍
机构
辽宁省阜新市科学技术局
出处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文摘
根据《中国药典》中对静脉注射乳剂稳定性、药用辅料、乳剂粒径的要求,对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考察,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最优处方,并优化出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最佳制备工艺。
关键词
紫苏子油
静脉注射乳剂
制备工艺
Keywords
perilla frutescens seed oil
intravenous emulsion
preparation techniqu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马尧
庄云
张瑶
机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7-14577,14592,共2页
文摘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紫苏油的工艺,为开发紫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紫苏子中提取紫苏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超临界CO2提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动态流量3种因素对萃取紫苏子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萃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0℃、CO2动态流量30 L/h。在3种影响因素中,萃取压力的影响作用最显著,CO2动态流量的影响次之,萃取温度影响最小。[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其溶媒CO2可循环利用,因此,选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非常可行。
关键词
紫苏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工艺条件
Keywords
Perilla seed oil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Technology conditions
分类号
S567.2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单因素参数的研究
11
作者
马尧
庄云
张瑶
机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5-14576,共2页
文摘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通过4因素5水平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对紫苏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随着CO2流量的增加,出油率增大,CO2流量在25~30L/h较合适。随着萃取温度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温度的适宜变化范围为35~40℃。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压力在20~25MPa较合适。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时间的适宜变化范围为1.5~2.0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CO2流量25~30IMh,萃取温度35~40℃,萃取压力20~25MPa,萃取时间1.5~2.0h。
关键词
紫苏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工艺参数
出
油
率
Keywords
Perilla oil
Extraction with supercritical CO2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Oil yielding rate
分类号
S567.2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异性脂肪酶产生菌筛选及平板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12
作者
魏决
付忠旭
于志强
肖青
机构
成都大学生物工程系
四川省粮油监测站
出处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5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以富含α-亚麻酸达61.2%的紫苏子油为唯一碳源,从含油的泥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水解能力较高菌株,通过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对此菌株生长及所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建立此菌的筛选模型:紫苏油2.0%、NaNO30.3%、K2HPO40.1%、KCl0.05%、MgSO4·7H2O0.05%、FeSO4·7H2O0.01%、琼脂1.5%、pH自然。
关键词
筛选模型
脂肪酶产生菌
特异性
Α-亚麻酸
平板
脂肪酶活性
NaNO3
MgSO4
FESO4
紫苏子油
水解能力
分离筛选
菌株生长
紫苏
油
KCL
泥土
琼脂
Keywords
α-linolenic acid
screening model
special lipase
分类号
TS20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TQ9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苏子油不皂化物的分离与分析
杨晓静
王立众
李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紫苏子油中的α-亚麻酸
王巧娥
宋萍
丁明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紫苏子油的研究
韩玉谦
隋晓
李娟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紫苏子油软膏剂配方的筛选
蒋革
冯宝民
高明
杨海芬
王永奇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紫苏子油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庄云
马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紫苏子油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旭锦
朱小甫
郭泾利
《养殖技术顾问》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紫苏子油的应用和提取
王晶
班向东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紫苏子油微囊脂肪酸甲酯化GC指纹图谱研究
苏杰雄
谢镇山
高新开
张俊仪
曹子丰
魏刚
《北方药学》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赵立冬
高杨
王力
郑妍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马尧
庄云
张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单因素参数的研究
马尧
庄云
张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特异性脂肪酶产生菌筛选及平板筛选模型的建立
魏决
付忠旭
于志强
肖青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