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例
1
作者 邱大学 蒋国斌 +3 位作者 王红 章霞梅 施建辉 邱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0-370,共1页
患者,男,8岁,发现紫绀7年,发热、咳嗽、反复发作,于2003年12月8日收入我院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65/8.66 kPa,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头颅无畸形,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 患者,男,8岁,发现紫绀7年,发热、咳嗽、反复发作,于2003年12月8日收入我院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65/8.66 kPa,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头颅无畸形,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处,弥散,可扪及震颤,心率96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Ⅵ级收缩期杂音,以胸骨右2~3肋间最著,明显杵状指(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X线平片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hybrid)手术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盛寿 李守军 +4 位作者 张浩 孙寒松 沈向东 王浩 蒋世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封堵组4例,其中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正中进胸,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球囊扩张管扩张肺动脉瓣或经右心房植入封堵器.多发室间隔缺损于体外循环下经三尖瓣植入封堵器.合并的其他心脏病变同期常规外科矫正.术后心脏超声随访.结果7例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手术死亡.3例PAIVS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 d,余4例均在术后7 d出院.随访1~6个月,7例生长发育良好,人工体肺分流管通畅,未发现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瓣再狭窄,ASD和多发VSD术后均未发现明显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hybrid手术可以不采用体外循环,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龚书榕 张颖蕊 于荣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60-1666,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小儿重症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未发生ARDS的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11年ARDS的柏林定义,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心... 目的通过对比小儿重症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未发生ARDS的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11年ARDS的柏林定义,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心外科收治的75例未发生ARDS的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患儿作为I组,同期发生ARDS的80例患儿作为Ⅱ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前及术后血白蛋白、术前及术后血肌酐、术前左室EF等3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Ⅱ组死亡17例,病死率21%。II组中轻度ARDS 27例,中度ARDS 25例,重度ARDS 2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体质量、术前PCO2、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早期血清球蛋白、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总量、术后8 h胸液量、术后8 h输血量、术后血白蛋白、术后血肌酐、术后初始乳酸值、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 B型尿钠肽、术后24 h降钙素原、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24 h血清前白蛋白、年龄、术前肺动脉压、术前肺部感染、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等23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降钙素原及术中出血量等5项指标是CCHD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RDS是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患儿的病死率。根据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降钙素原及术中出血量等可以预测ARDS的发生并早期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利于提高CCHD患儿术后ARDS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_(ET) 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利民 李玉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7-378,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ETCO2与PaCO2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42例全身麻醉下手术患儿分为紫绀组、非紫绀组和对照组。结果三组PETCO2均无显著性差异。非紫绀组与对照组比较,PaCO2、Pa-ETCO2无显著性差异。紫绀组与对照组及非紫绀组比较...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ETCO2与PaCO2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42例全身麻醉下手术患儿分为紫绀组、非紫绀组和对照组。结果三组PETCO2均无显著性差异。非紫绀组与对照组比较,PaCO2、Pa-ETCO2无显著性差异。紫绀组与对照组及非紫绀组比较,PaCO2与Pa-ETCO2显著升高(P<0·01)。三组PETCO2与PaCO2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对照组0·96,非紫绀组0·86,紫绀组0·40。相关系数比较,非紫绀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紫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非紫绀组(P分别<0·01和<0·05)。结论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不影响PETCO2测定值,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PETCO2显著低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准确反映Pa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绀型 先天性心脏病 PETCO2 PACO2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梁雪村 黄国英 +4 位作者 叶春涛 马晓静 林其珊 陈伟达 陶子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2-905,共4页
目的观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性。方法复杂型先心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2.65±2.46)岁。应用PhilipsSonos7500型超声仪(配X4矩阵探头)进行RT3DE检查,结合To... 目的观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性。方法复杂型先心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2.65±2.46)岁。应用PhilipsSonos7500型超声仪(配X4矩阵探头)进行RT3DE检查,结合TomTec“4DCardioviewRT1.2”容积分析软件采样8平面法测定心室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量,计算每搏量。测值分别与磁共振和M型超声心动图描记(ME)的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进行比较。结果RT3DE测量的左室每搏量[LVSV,(15.9±10.62)ml]和右室每搏量[RVSV,(12.42±4.69)ml]与磁共振测量的LVSV(16.56±10.64)ml和RVSV(13.96±7.96)ml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和0.75,P均小于0.05。RT3DE测定左室每搏量(12.67±10.10)ml和ME测定二尖瓣瓣环收缩期平均位移(8.17±1.92)mm之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r=0.86(P<0.001);RT3DE测右室每搏量(11.83±12.02)ml和ME测定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11.04±3.06)mm两者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8(P<0.001)。结论RT3DE可准确测定复杂型先心病左、右室的每搏量,进行可靠评估左、右室的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淑燕 韩凤珍 庄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法(POS)筛查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6-12月在我院分娩或转诊我院的331例新生儿行POS。同时进行心脏超声或CT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根据诊断结... 目的:探讨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法(POS)筛查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6-12月在我院分娩或转诊我院的331例新生儿行POS。同时进行心脏超声或CT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正常新生儿组、单纯性心脏病组、cCHD组共三组,例数分别为:125例、86例、120例。对三组的分娩孕周、出生体重、血氧饱和度值(SpO2)进行比较分析。对cCHD的SpO2结果及确诊时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组与正常新生儿组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CHD组与正常新生儿组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前超声、临床症状及体征联合POS筛查可以减少cCHD漏诊率。结论:POS可作为筛查cCHD的一种辅助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简单、易行,无需特殊培训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有效cCHD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法 脉搏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顽固性低氧血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云 王旭 +2 位作者 张东亚 宫路佳 陈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384,F004,共2页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低氧血症 手术后 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50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霞 董小莉 +1 位作者 何敏 孙建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宪宏 董秀华 卿恩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5,共2页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影像学检查需要既保证患儿安全,又能平稳完成检查,是麻醉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比较氯胺酮和丙泊酚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影像学检查 婴幼儿 丙泊酚 氯胺酮 应用 患儿安全 麻醉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我国新生儿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整体水平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盛寿 沈向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1-402,共2页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整体水平 新生儿 复杂先心病 西方发达国家 新技术应用 外科领域 外科临床 相互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军 封志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495-1496,共2页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分析(附620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勤 徐新华 高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17,共1页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疾病 新生儿发病率 CCHD 临床资料 检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MRI与心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坤成 刘玉清 庞志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畸形 MRI 与 X 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评价 MRI 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全组22例(男12、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应用心电图门控 SE 技术,MRI 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间隔时间平均9.4天。...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畸形 MRI 与 X 线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评价 MRI 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全组22例(男12、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应用心电图门控 SE 技术,MRI 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间隔时间平均9.4天。结果:MRI 能准确显示五种先心病复杂畸形的主要解剖畸形,并行定量分析,判断心室转位、心房、心室和大动脉的连接关系准确。MRI 不能显示肺动脉肺内分支,体肺侧枝的起源、走行及其肺内分支,冠状动脉中远段及其分支,显示半月瓣不佳等为其限度。结论:MRI 是诊断先心病复杂畸形的有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畸形 成像 NM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智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1-374,共4页
近年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已从以往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变为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内科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互结合的镶嵌治疗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围手术期应用介入技术支... 近年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已从以往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变为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内科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互结合的镶嵌治疗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围手术期应用介入技术支持外科手术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镶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手术和介入治疗各自的风险,同时有利于手术方法的改良,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 镶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婴幼儿复杂及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莫绪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d diseases,CHD)是指法乐氏四联症(TOF)、肺动脉闭锁(PA)、右室双出口(DORV)、大动脉转qi(TGA)、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HLHS)、右心发育不良综合症(HRHS)、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d diseases,CHD)是指法乐氏四联症(TOF)、肺动脉闭锁(PA)、右室双出口(DORV)、大动脉转qi(TGA)、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HLHS)、右心发育不良综合症(HRHS)、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完全性房室隔(CAVC)、主动脉弓中断(IAA)、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等严重心血管畸形。重症CHD是在复杂CHD的基础上还包括:简单心内畸形合并严重肺血管损害;单纯心血管畸形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新生儿、早产儿及低体重小婴儿,体重小于5kg或体重虽大于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外科治疗 婴幼儿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diseases 心血管畸形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1-973,共3页
目的检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压积、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心肌组织铁分布的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入组2011年5-11月于新桥医院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紫绀型先天性心... 目的检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压积、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心肌组织铁分布的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入组2011年5-11月于新桥医院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例,非紫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以静脉血为标本,送本院检验科检验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压积,以亚铁嗪法检测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以术中右室流出道心肌为标本,Perls-DAB法检测心肌组织中铁的分布。结果与非紫绀组患儿相比,紫绀组先心病患儿血红蛋白含量及平均红细胞压积都明显升高(P<0.05)。紫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铁含量明显低于非紫绀患儿[(23.25±4.4)μmol/L vs(31.34±4.2)μmol/L,P<0.01],并伴有总铁结合力的增加[(69.59±5.8)μmol/L vs(52.67±9.2)μmol/L,P<0.01]。紫绀组患儿心肌组织中铁含量明显增加(P<0.01),广泛分布于心肌中。结论紫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机体处于铁储备相对缺乏状态,而心肌组织内铁含量增加可能为心肌在缺氧环境下的代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慢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琼 张华 +1 位作者 何小琼 黄喆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7期1751-1752,共2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护理 呼吸功能衰竭 内环境紊乱 临床表现 腹腔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MRI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为民 胡连源 陈新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2期65-66,共2页
本文对62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与心血管造影对比分析。两者有极好的相关性(r=0.92)。其优点可一次性成像检查,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可获得直观畸形病变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关键词 复杂 先天性心脏病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脑脓肿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一例
19
作者 邵伟栋 张兴安 +1 位作者 彭捷 詹银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3-724,共2页
患儿,男,10岁,体重20.5kg。曾被超声检查诊断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26mm),心室水平双向分流,大动脉异位。2010年9月出现发热,后伴有头痛并右侧肢体瘫痪。10月5日头部CT检查:左侧基底节及额颞... 患儿,男,10岁,体重20.5kg。曾被超声检查诊断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26mm),心室水平双向分流,大动脉异位。2010年9月出现发热,后伴有头痛并右侧肢体瘫痪。10月5日头部CT检查:左侧基底节及额颞区类圆形影,环内低密度,周围大片低密度水肿影,颅内高压,左侧侧脑室系统受压变小,中线右移,考虑脑脓肿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脑脓肿 麻醉处理 切除手术 患儿 急诊 头部CT检查 右室双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20
作者 左松 高云华 杨成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45,450,共2页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波诊断 少见病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