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产生菌HQD33的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于寒颖 孙剑秋 +5 位作者 张鹏 张彦丰 凌洪博 解玉红 周东坡 平文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23,共2页
通过对紫杉醇产生菌HQD33的群体形态和菌丝、分生孢子梗、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等个体形态的研究 ,确定了HQD33的分类地位 ,为树状多节孢。
关键词 紫杉醇产生菌 HQD33 形态 树状多节孢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产生菌HU1353的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葛菁萍 平文祥 +2 位作者 马玺 周东坡 张颖舒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对紫杉醇产生菌HU1 35 3群体形态的观察 ,以及个体形态包括菌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产孢细胞、是否具喙等特征的研究 ,确定了HU1 35 3的分类地位 ,为链格孢属一新种 ,命名为红豆杉链格孢。
关键词 紫杉醇产生菌 红豆杉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的薄层层析显色反应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呈浪 王雪松 +2 位作者 臧威 李惠 孙剑秋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160-162,共3页
为了进行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株的快速筛选,建立了紫杉醇检测的薄层层析(TLC)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检测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更加高效,能够简便、准确的筛选到紫杉醇产生菌株,并且可以初... 为了进行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株的快速筛选,建立了紫杉醇检测的薄层层析(TLC)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检测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更加高效,能够简便、准确的筛选到紫杉醇产生菌株,并且可以初步推测菌株的紫杉醇产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 薄层层析 紫杉醇产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昕欣 吴翰桂 +1 位作者 奚立民 王玲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2-396,共5页
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由于其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近年来被认为是解决紫杉醇生产原料来源危机的良好方法。由于单位发酵液中紫杉醇产量太低,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株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产紫杉醇菌株问世。本文就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由于其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近年来被认为是解决紫杉醇生产原料来源危机的良好方法。由于单位发酵液中紫杉醇产量太低,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株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产紫杉醇菌株问世。本文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包括紫杉醇产生菌的筛选、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微生物体内紫杉醇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产紫杉醇菌种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产生菌 培养基优化 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