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LiCl联合ARTP诱变选育高产花生四烯酸的高山被孢霉突变株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鑫 凤元邦 +2 位作者 冯雪 张春枝 陈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7,110,共7页
为得到遗传性状稳定、高产花生四烯酸(ARA)的高山被孢霉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高山被孢霉FD-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LiCl联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进行诱变处理,并进行TTC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结果表明,经紫外-LiCl联合ARTP诱变... 为得到遗传性状稳定、高产花生四烯酸(ARA)的高山被孢霉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高山被孢霉FD-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LiCl联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进行诱变处理,并进行TTC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结果表明,经紫外-LiCl联合ARTP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高产ARA的高山被孢霉突变株Z6-A23。菌株Z6-A23所产油脂中ARA含量高达44.57%,ARA产量达3.62 g/L,分别较出发菌株FD-1提高了75.40%和223.21%。经10次传代培养,突变株Z6-A23代谢合成ARA性能稳定,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综上,突变株Z6-A23有望成为高产ARA的潜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高山被孢霉 诱变育种 紫外-licl AR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ARTP复合诱变选育高效MTBE降解突变菌株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盛 李玲玲 +2 位作者 高翔 张昌运 王曰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5,共8页
传统人工驯化选育手段筛选效率低,为满足场地甲基叔丁基醚(MTBE)污染生物修复对高性能菌株的工业化需求,该文对出发菌株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QLM-1)进行紫外-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为高效MTBE降解突变菌株的... 传统人工驯化选育手段筛选效率低,为满足场地甲基叔丁基醚(MTBE)污染生物修复对高性能菌株的工业化需求,该文对出发菌株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QLM-1)进行紫外-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为高效MTBE降解突变菌株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复合诱变最佳条件为:17 W紫外灯照射60 s,120 W ARTP辐照50 s,此条件下正突变率最高。通过高通量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得到遗传稳定的复合诱变优势菌株UAQ-39,相比出发菌株其降解率、比降解速率分别提高了52.65%、44.13%。菌株烷烃羟化酶、细胞色素P450酶活力增加,提示降解关键酶活性与MTBE生物降解进程强相关。该研究采用的紫外-ARTP复合诱变条件可显著提高菌株的MTBE降解性能,可为异生型污染物降解菌的开发提供技术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紫外诱变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复合诱变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选育中性植酸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陶 李文 +1 位作者 尹龙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7-220,共4页
以放射型根瘤杆菌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氯化锂(LiCl)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一株产中性植酸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当培养温度为30℃、pH值为7.0、接种量为10%时,经96h培养后,该菌株产中性植酸酶活力最高达到18.49U/mL,比原始菌株提高47.6... 以放射型根瘤杆菌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氯化锂(LiCl)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一株产中性植酸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当培养温度为30℃、pH值为7.0、接种量为10%时,经96h培养后,该菌株产中性植酸酶活力最高达到18.49U/mL,比原始菌株提高47.68%,且发酵周期缩短12h,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植酸酶 紫外-licl复合诱变 酶活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紫外-离子束复合诱变红霉素高产菌株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虞龙 张宇 +2 位作者 龚文静 安肖 徐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0-784,共5页
以红霉素生产菌红色链霉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氯化锂、紫外、离子束3种不同诱变方式对红色链霉菌的影响,根据后代的存活率和突变率选定合适的诱变条件:氯化锂的最优诱变浓度1.2%,紫外的最优诱变时间120s,离子束的最优诱变注量200×10... 以红霉素生产菌红色链霉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氯化锂、紫外、离子束3种不同诱变方式对红色链霉菌的影响,根据后代的存活率和突变率选定合适的诱变条件:氯化锂的最优诱变浓度1.2%,紫外的最优诱变时间120s,离子束的最优诱变注量200×1014 cm-2,然后将3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复合诱变。经复合诱变后筛选获得高产突变株E0317-1-7-26,该菌株摇瓶效价达7 126μg/mL,较出发菌株E03提高了20.3%;经多次传代分离实验表明,该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氯化锂 紫外 离子束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超声波复合诱变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兴秀 方春玉 +4 位作者 周健 邓静 李雷 张光艳 蒋培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U/mL,与出发菌株相...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色价提高了12.6%~69.03%。经3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原生质 紫外线+超声波复合诱变 红曲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亚硝酸钠复合诱变选育L-组氨酸产生菌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亮 邱雁临 许进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1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_6作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酸钠(NaNO_2)、紫外线(UV)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亚硝酸钠诱变时间在180 s后致死率达到80%,紫外线在照射30 s后致死率达到80%。诱变后的突变菌株经6-巯基嘌呤结... 以1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_6作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酸钠(NaNO_2)、紫外线(UV)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亚硝酸钠诱变时间在180 s后致死率达到80%,紫外线在照射30 s后致死率达到80%。诱变后的突变菌株经6-巯基嘌呤结构类似物的抗性平板筛选,最终筛得3株菌,Y_1产L-组氨酸量达到331 mg/L,比出发菌株S_6高了5.08%,Z_2产L-组氨酸量达到325 mg/L,比出发菌株S_6高了1.9%,F_6产L-组氨酸量达到330 mg/L,比出发菌株S_6高了7.14%。结果显示,经紫外线与亚硝酸钠复合诱变后的菌株F_6产L-组氨酸的产量最高,比亚硝酸钠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2.06%,比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紫外线 亚硝酸钠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罗耳阿太菌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鸿梅 苗琇岩 +2 位作者 魏明 赵慧 闵伟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44-247,262,共5页
以实验室保存的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方法选育高产多糖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紫外诱变菌株多糖产量增加了10.70%,亚硝基胍诱变菌株多糖产量增加了15.78%。通过响应面设计紫外... 以实验室保存的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方法选育高产多糖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紫外诱变菌株多糖产量增加了10.70%,亚硝基胍诱变菌株多糖产量增加了15.78%。通过响应面设计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正向突变株,其中X2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多糖产量达19.868g/L,相比出发菌株增长了2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耳阿太菌 亚硝基胍与紫外复合诱变 多糖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选育四羟基环孢菌素衍生物高产菌株 被引量:8
8
作者 章丽 戴梦 +4 位作者 郑桂珍 赵颖 刘静 张佳 王富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筛选可体内转化合成环孢菌素衍生物([γ-HyMeLeu4]CyA)的高产菌株。以稀有放线菌Nonomuraea dietziae为出发菌株,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和紫外照射对其进行复合物理诱变。通过该诱变方法获得了具有稳定遗传性能的菌株,其转化效率比... 筛选可体内转化合成环孢菌素衍生物([γ-HyMeLeu4]CyA)的高产菌株。以稀有放线菌Nonomuraea dietziae为出发菌株,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和紫外照射对其进行复合物理诱变。通过该诱变方法获得了具有稳定遗传性能的菌株,其转化效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2%左右。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诱变可有效的用于该稀有放线菌,通过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筛选得到的突变菌株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衍生物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紫外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氦氖激光等复合诱变产果胶酶细菌ZH_1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爱莲 朱宏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35-1339,共5页
ZH1 菌株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来的 ,该菌株产果胶酶的最适 pH为 7 0 ;最适温度3 3℃ ;培养 3 6h达产酶高峰 ,酶活力为 73 5 μ/mL ,将ZH1 作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 ,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氦氖激光等多次反... ZH1 菌株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来的 ,该菌株产果胶酶的最适 pH为 7 0 ;最适温度3 3℃ ;培养 3 6h达产酶高峰 ,酶活力为 73 5 μ/mL ,将ZH1 作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 ,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氦氖激光等多次反复诱变 ,选育得到一株产果胶酶性稳定且酶活明显提高的突变株ZHg ,其酶活为 3 0 1m/mL ,比出发菌株ZH1 产果胶酶能力提高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复合诱变 果胶酶 细菌 HE-NE激光 选育 紫外线 果胶质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微波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兴秀 何义国 +3 位作者 赵长青 方春玉 张静 邹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2-195,共4页
研究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出发菌株H3,测定比较酶活,确定最佳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后,所产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分别为57.984 U/m L和57.1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38... 研究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出发菌株H3,测定比较酶活,确定最佳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后,所产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分别为57.984 U/m L和57.1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38.3%和36.2%,经微波辐射40 s和紫外线照射80 s的复合诱变菌株M3产酶活力最高,达61.6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4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紫外线 微波 复合诱变 脂肪酶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变与羧甲基半胱氨酸复合筛选高产L-精氨酸菌株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翠英 张玉辉 吴志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883,共5页
为获得L-精氨酸高产菌株,以实验室初步鉴定为格兰氏阳性细菌,菌落特征为金黄色的产全氨基酸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V)诱变和精氨酸结构类似物羧甲基半胱氨酸(羧甲司坦)进行复合筛选,得到1株L-精氨酸高产诱变菌株。对所筛选到的高... 为获得L-精氨酸高产菌株,以实验室初步鉴定为格兰氏阳性细菌,菌落特征为金黄色的产全氨基酸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V)诱变和精氨酸结构类似物羧甲基半胱氨酸(羧甲司坦)进行复合筛选,得到1株L-精氨酸高产诱变菌株。对所筛选到的高产诱变菌株进行160r/min,30℃摇瓶发酵90h,测得该菌株L-精氨酸的产量为78.79μg/3ml,与出发菌株相比,L-精氨酸的产量提高约3.71倍。经多批次发酵试验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高产L-精氨酸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此研究不仅对筛选L-精氨酸高产菌株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对筛选其他类型氨基酸高产菌株也可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高产菌株 紫外线诱变 复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_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苜蓿愈伤组织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波 林浩 +1 位作者 邬婷婷 陈雪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以图牧2号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NaN_3及紫外线诱变剂量和不同浓度NaCl及PEG胁迫处理,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况,以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确定各处理的半致死浓度(LC_(50))或剂量(LD_(50))和致死浓度(LC_(100))或剂量(LD100),并对... 以图牧2号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NaN_3及紫外线诱变剂量和不同浓度NaCl及PEG胁迫处理,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况,以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确定各处理的半致死浓度(LC_(50))或剂量(LD_(50))和致死浓度(LC_(100))或剂量(LD100),并对愈伤组织进行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CAT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诱变和胁迫影响了苜蓿愈伤组织生长,随NaN_3浓度和紫外线诱变剂量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下降,NaN_3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4.0×10^(-3)mol·L^(-1)和5.5×10^(-3)mol·L^(-1),在距离为20cm时,紫外线诱变LD_(50)和LD_(100)分别为6、8min;随NaCl和PEG选择压力的加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下降,NaCl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1.5%和2.0%,PEG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25%和30%。各诱变和胁迫处理比较,经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PEG和NaCl双重选择压力处理愈伤组织存活率最低为16%。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的愈伤组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CAT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下降。诱变和逆境胁迫筛选的苜蓿愈伤组织,可以提高苜蓿愈伤组织对盐旱的抵抗能力,可为利用体细胞扩大苜蓿抗逆性变异来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愈伤组织 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紫外微波复合诱变改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云波 刘海涛 赵雅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7期71-73,共3页
运用紫外、微波复合诱变技术,对高效石油降解菌KO5-2-11进行改良,根据致死率曲线,选择紫外诱变时间为100s、微波诱变时间为45s。经过连续4次紫外诱变,得到紫外诱变改良菌UV2;将其作为微波诱变的出发菌株,经2次微波诱变,最终得到遗传稳... 运用紫外、微波复合诱变技术,对高效石油降解菌KO5-2-11进行改良,根据致死率曲线,选择紫外诱变时间为100s、微波诱变时间为45s。经过连续4次紫外诱变,得到紫外诱变改良菌UV2;将其作为微波诱变的出发菌株,经2次微波诱变,最终得到遗传稳定的高效耐高温石油降解菌UM2-6。比较KO5-2-11和UM2-6的温度耐受性发现,UM2-6的耐高温性能良好,在55℃的高温下仍具有27.42%的石油降解率,其最高石油降解率出现在45℃,达到48.72%,较KO5-2-11提高20.81%,改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耐高温 紫外微波复合诱变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海藻糖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春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88-191,共4页
本实验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海藻糖菌株,其海藻糖含量为19.8%(以干酵母计),比原菌株提高了39.43%,比只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10.0%,比只用亚硝基胍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6.... 本实验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海藻糖菌株,其海藻糖含量为19.8%(以干酵母计),比原菌株提高了39.43%,比只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10.0%,比只用亚硝基胍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亚硝基胍 海藻糖 复合诱变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链霉素复合诱变选育高产surfactin菌株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怡琴 刘杰 +1 位作者 刘芸 胡美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6,共5页
Surfactin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脂肽,在畜牧养殖中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野生菌株代谢产生surfactin能力弱,限制了surfactin的开发使用,为提高Bacillus subtilis S21产surfactin的能力,以B.subtilis S2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链霉素复... Surfactin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脂肽,在畜牧养殖中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野生菌株代谢产生surfactin能力弱,限制了surfactin的开发使用,为提高Bacillus subtilis S21产surfactin的能力,以B.subtilis S2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链霉素复合诱变,以期得到高产surfactin菌株。诱变筛选结果表明:经过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诱变菌株38',其传代8次后的遗传稳定菌株,surfactin产量为0.28 mg/mL,比出发菌B.subtilis S21的surfactin产量提升了9.33倍,取得较佳的诱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ubtilis 21 紫外线 链霉素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选育高效油脂降解菌株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跃中 兰立新 吴永尧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5-297,共3页
为了提高油脂降解菌的降解能力,以Bacillus sp.CS-4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得到了1株稳定高效的目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DE-8,其脂肪酶活性为14.85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2%。对Bacillus sp.DE-8进行... 为了提高油脂降解菌的降解能力,以Bacillus sp.CS-4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得到了1株稳定高效的目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DE-8,其脂肪酶活性为14.85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2%。对Bacillus sp.DE-8进行5次传代试验,脂肪酶活性平均值为14.90 U/mL,表明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降解菌 紫外线 硫酸二乙酯 复合诱变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紫外复合辐射对果胶酶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研究
17
作者 杨天波 朱宝成 +2 位作者 王俊刚 刘丽花 牛惠敏 《红外技术》 CSCD 1993年第2期37-39,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产生菌Asp.3.396原生质体及菌体孢子,经红外与紫外复合辐照后,菌体原生质体及孢子致死率显著降低,突变株产酶性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果胶酶产生菌 原生质体 红外 紫外 复合辐射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18
作者 陈阿娜 汤斌 刘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4,213,共4页
对产纤维素酶菌株Rhizopus sp.TY1原生质体进行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菌株。以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3h;以致死率和正突变率为指标,确定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为2.0×1015ions/cm2、最佳紫外... 对产纤维素酶菌株Rhizopus sp.TY1原生质体进行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菌株。以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3h;以致死率和正突变率为指标,确定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为2.0×1015ions/cm2、最佳紫外照射时间为90s。实验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hizopus sp.TY1.2,液态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分别达到5.1、20.9U/mL,与出发菌株相比,FPA和CMC分别提高了75.9%和175.0%。传代实验结果显示Rhizopus sp.TY1.2产纤维素酶性能稳定,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所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原生质体 N+离子注入 紫外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及产酶条件优化
19
作者 魏炜 赵之璧 袁雅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8,共8页
目的筛选出降解性能更好的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株,为秸秆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对菌株筛选分离并鉴定;通过复合诱变,获得降解性更好的菌株;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和滤纸(F... 目的筛选出降解性能更好的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株,为秸秆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对菌株筛选分离并鉴定;通过复合诱变,获得降解性更好的菌株;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和滤纸(FPA)酶活力,确定最佳产酶条件。结果经复合诱变获得1株降解性较好的菌株SF3-3,降解率比未诱变菌株提升18.12%,比单独诱变菌株提升10.84%;最适合产酶条件为温度28℃、pH值7.0、接种量2%、转速130 r/min。结论紫外-微波复合诱变能更好地提升菌株对秸秆的降解性能,最佳的产酶条件能够实现降解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降解菌 紫外 微波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He-Ne激光对葡萄白腐病菌拮抗菌PT2的复合诱变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巩洁 陈亮 +2 位作者 陈立 韩文霞 陈五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两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对葡萄白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 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两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对葡萄白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定,在紫外线照射90 s后,再用15 mW的He-Ne激光辐照10 min,筛选出最佳正变菌株F15,抑菌效果提高30.9%,明显高于单因素诱变,经25代传代试验证明其拮抗能力可以进行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HE-NE激光 枯草芽胞杆菌 葡萄白腐病菌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