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He-Ne激光对葡萄白腐病菌拮抗菌PT2的复合诱变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巩洁 陈亮 +2 位作者 陈立 韩文霞 陈五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两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对葡萄白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 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两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对葡萄白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定,在紫外线照射90 s后,再用15 mW的He-Ne激光辐照10 min,筛选出最佳正变菌株F15,抑菌效果提高30.9%,明显高于单因素诱变,经25代传代试验证明其拮抗能力可以进行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HE-NE激光 枯草芽胞杆菌 葡萄白腐病菌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猪苓的紫外线及氦-氖激光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殷红 刘瑛颖 李洪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3-966,共4页
目的选育药用真菌猪苓的速生高产菌株。方法采用氦-氖激光和紫外线对猪苓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以菌丝生长速率和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LU-7,与出发菌株相比,其最大菌丝体干重高出25.1%,单位培养基胞外... 目的选育药用真菌猪苓的速生高产菌株。方法采用氦-氖激光和紫外线对猪苓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以菌丝生长速率和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LU-7,与出发菌株相比,其最大菌丝体干重高出25.1%,单位培养基胞外多糖含量增加了83.4%,而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经氦-氖激光和紫外线诱变选育出了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生能力都明显提高的猪苓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诱变育种 紫外线 -激光 胞外多糖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氦氖激光等复合诱变产果胶酶细菌ZH_1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爱莲 朱宏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35-1339,共5页
ZH1 菌株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来的 ,该菌株产果胶酶的最适 pH为 7 0 ;最适温度3 3℃ ;培养 3 6h达产酶高峰 ,酶活力为 73 5 μ/mL ,将ZH1 作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 ,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氦氖激光等多次反... ZH1 菌株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来的 ,该菌株产果胶酶的最适 pH为 7 0 ;最适温度3 3℃ ;培养 3 6h达产酶高峰 ,酶活力为 73 5 μ/mL ,将ZH1 作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 ,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氦氖激光等多次反复诱变 ,选育得到一株产果胶酶性稳定且酶活明显提高的突变株ZHg ,其酶活为 3 0 1m/mL ,比出发菌株ZH1 产果胶酶能力提高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复合诱变 果胶酶 细菌 HE-NE激光 选育 紫外线 果胶质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法选育香兰素高转化率菌株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昌禄 包全帅 +1 位作者 周庆礼 陈勉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84-187,共4页
通过紫外线照射和He-Ne激光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得到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sp.L1936-8。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5%,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7.5%,香兰素产... 通过紫外线照射和He-Ne激光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得到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sp.L1936-8。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5%,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7.5%,香兰素产量提高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链霉菌 紫外线-激光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Co^(60)-52-23的选育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建海 任大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149,共3页
以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DES)和Co60复合诱变,使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原菌株显著提高,3种处理方法分别提高36%、28%和32%。其中Co60-52-23突变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β-葡萄糖苷酶最适pH为4.5~5.5... 以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DES)和Co60复合诱变,使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原菌株显著提高,3种处理方法分别提高36%、28%和32%。其中Co60-52-23突变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β-葡萄糖苷酶最适pH为4.5~5.5,最适温度55℃,Mn2+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黑曲霉 高产菌株 选育 硫酸二乙酯 遗传稳定性 MN^2+ 复合诱变 处理方法 最适pH 最适温度 激活作用 紫外线 活性比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