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研究 Ⅰ.含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的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华 郑玉斌 王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2期56-58,70,共4页
通过“粒子设计”利用核壳乳液聚合技术以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制备出核壳结构的聚合物乳胶粒。其中,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南2,4-二羟基二笨甲酮和丙烯... 通过“粒子设计”利用核壳乳液聚合技术以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制备出核壳结构的聚合物乳胶粒。其中,功能型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南2,4-二羟基二笨甲酮和丙烯酰氯制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此乳胶粒的吸收度大于同浓度下的功能型单体及2,4-二羟基二苯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紫外线吸收剂 合成 乳液聚合 乳胶粒 紫外吸光度 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本体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 被引量:6
2
作者 贺贝贝 解一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08-4512,共5页
采用紫外光(UV)本体聚合的方法,将光引发剂在UV LED光源激发分解下引发多种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制备压敏胶。考察了光照强度与距离的关系以及不同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进而确定了软硬单体最佳配比以及压敏胶最佳反应时间,表征了压敏胶交... 采用紫外光(UV)本体聚合的方法,将光引发剂在UV LED光源激发分解下引发多种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制备压敏胶。考察了光照强度与距离的关系以及不同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进而确定了软硬单体最佳配比以及压敏胶最佳反应时间,表征了压敏胶交联前后的热稳定性,并且将UV本体聚合制备的压敏胶与加热本体聚合的压敏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当丙烯酸(AA)作为硬单体、软硬单体配比为90∶10(质量比)、单体质量为30g、反应时间为20s时,压敏胶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与加热本体聚合相比,UV本体聚合制备的压敏胶无论在性能还是生产方式上都占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聚合 本体聚合 丙烯酸酯压敏胶 紫外线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M12-BPMA)乳液的合成及紫外吸收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江鹏 赵义 +1 位作者 杨明娇 淡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3-1195,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可聚合乳化剂马来酸酐衍生物磺酸钠(M12)和可聚合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甲酮(BPM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MMA-M12-BP-MA)共聚物乳液。通过转化率、红外光谱、以及...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可聚合乳化剂马来酸酐衍生物磺酸钠(M12)和可聚合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甲酮(BPM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MMA-M12-BP-MA)共聚物乳液。通过转化率、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分别研究了M12含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所得共聚产物的结构、以及共聚物乳液和共聚物紫外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随M12含量增大,聚合反应速率增加;BPMA含量增大有利于提高共聚物乳液和共聚物紫外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合乳化剂 聚合紫外线吸收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 紫外光吸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