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刘君萍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129-131,135,共4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凭借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简要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重点阐述其在食品添加剂定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凭借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简要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重点阐述其在食品添加剂定性定量分析、营养成分测定、食品污染物检测以及食品真伪鉴别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食品检测 添加剂 营养成分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食品中低聚木糖含量
2
作者 尹彦洋 林枫翔 +2 位作者 张慧 单万亭 秦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72-278,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食品中低聚木糖含量的方法。方法前处理方法中考察称样量,水解时间,衍生时间,净化次数;色谱条件对梯度洗脱和等度洗脱进行了比较,同时考察了柱温和检测波长。结果最佳的称样量为2.0 g,最佳的水解...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食品中低聚木糖含量的方法。方法前处理方法中考察称样量,水解时间,衍生时间,净化次数;色谱条件对梯度洗脱和等度洗脱进行了比较,同时考察了柱温和检测波长。结果最佳的称样量为2.0 g,最佳的水解时间为100 min,最佳的衍生时间为100 min,最佳净化次数为3次,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法最佳,最佳的柱温为30℃,最佳的检测波长为250 nm。结论该方法测定食品中低聚木糖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本研究为食品中开发低聚木糖含量测定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 低聚木糖 前处理方法 色谱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在水质COD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峰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8期157-160,共4页
加强水质监测是严控水污染和确保水质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为加强对水质污染问题的处理,文章提出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水质COD检测中的应用,从检测原理入手,提出了一种预测模型,以达到检测水质COD的目的。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水质 COD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电晕检测仪用紫外像增强管成品率因素分析
4
作者 蔡俊 杨杰 赵文锦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总结归纳了影响电晕检测仪用紫外像增强管成品率的因素,分析了器件不合格原因和机理,针对问题采取了有效的优化措施,较好地提升了紫外像增强管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产品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晕检测 紫外像增强管 成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马铃薯中马来酰肼的残留量
5
作者 王晓威 孟玲玲 +3 位作者 蔡丹旎 于世强 刘鹏宇 栾绍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提出了离子交换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马铃薯中马来酰肼残留量的方法。称取1 g洗净、去皮、搅碎的马铃薯样品,加入10 mL甲醇,超声提取30 min,于60℃水浴加热5 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和反相前处理柱。采用Dionex IonPac A... 提出了离子交换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马铃薯中马来酰肼残留量的方法。称取1 g洗净、去皮、搅碎的马铃薯样品,加入10 mL甲醇,超声提取30 min,于60℃水浴加热5 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和反相前处理柱。采用Dionex IonPac AS16分析柱和Dionex IonPac AG16保护柱分离,KOH溶液梯度洗脱,在205 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马来酰肼的质量浓度在0.1825~10.14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6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马来酰肼回收率为97.9%~108%;柱温、流量和紫外检测波长的微小改变,对MH的检测均没有影响;方法用于实际马铃薯样品分析,均未检出马来酰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马来酰肼 离子交换色谱 紫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羿希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140-142,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检测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工具,近年来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检测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工具,近年来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阐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其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食品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国际标准进展
7
作者 沈琳 周理 +2 位作者 宋柯静 敬豪 刘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索天然气分析方法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分享国际标准ISO 11626:2024《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硫化氢含量》制定经验,规范该技术在国际领域的应用。方法对采用色谱柱预分离的间接检测技术和无需色谱分离直接检测... 目的探索天然气分析方法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分享国际标准ISO 11626:2024《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硫化氢含量》制定经验,规范该技术在国际领域的应用。方法对采用色谱柱预分离的间接检测技术和无需色谱分离直接检测的两种检测原理的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检测限、准确性、精密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紫外吸收光谱法具备准确、快速检测天然气中H2S含量的能力,总结了制定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气中H2S含量国际标准的经验。结论提出的国际标准制定历程对今后天然气中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国际标准化分析工作思路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硫化氢 紫外吸收光谱法 在线检测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及食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叶楠 王海轮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本文通过全面综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旨在深入了解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多样性。首先,探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之后通过对食品中主要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揭示了紫外-可见分光... 本文通过全面综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旨在深入了解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多样性。首先,探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之后通过对食品中主要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揭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和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D算法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方法
9
作者 丁习文 程宏昌 +1 位作者 袁渊 苏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0-4363,共14页
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是影响器件成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视场瑕疵样本数量少和视场图像显示差异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数据增强策略,并在单发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的基础上,添加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 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是影响器件成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视场瑕疵样本数量少和视场图像显示差异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数据增强策略,并在单发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的基础上,添加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以解决多尺度特征难以有效识别与融合的问题。同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去进一步加强网络对小瑕疵目标信息的关注,并抑制噪声干扰。试验结果表明:在自建的数据集上,添加了FPN和CBAM的SSD(Feature Pyramid Network-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FPN-CBAM-SSD)算法在视场瑕疵实际检测效果方面更优于SSD算法。对于亮点、暗斑、条纹状、亮斑和暗点这5类瑕疵,其平均精准度分别提高了19.76%、22.84%、29.56%、34.55%和38.14%。FPN-CBAM-SSD算法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适应更加复杂的视场情况,可视为一种有效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新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像增强器 视场瑕疵检测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对比研究
10
作者 杨喆曦 何静 章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通过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市场抽检调查结果和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进行整理分析,文章对比了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性能检测标准的核心指标。文章指出我国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存在指标全面性不足、标准更新不及时、采标率不足等问题,提... 通过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市场抽检调查结果和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进行整理分析,文章对比了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性能检测标准的核心指标。文章指出我国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存在指标全面性不足、标准更新不及时、采标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标准指标、增加产品预处理过程、鼓励相关组织参与标准制修订等建议,并构建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标准体系,以提升我国防紫外线纺织品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水平,规范行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 检测标准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庆雨 周达 贾新征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4期102-104,共3页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作为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在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营养成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旨在探讨紫...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作为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在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营养成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为有关食品检测和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 光度法 食品检测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的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测定研究
12
作者 黄蓓 周亚倩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7期103-105,共3页
本文在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结合紫外检测法以及其他技术,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的测定进行了优化。最终发现,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应用的背景下,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的回收率达到了86.2%~108.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9%,证... 本文在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结合紫外检测法以及其他技术,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的测定进行了优化。最终发现,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应用的背景下,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的回收率达到了86.2%~108.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9%,证明该方法在多呈味核苷酸检测的复杂背景下,也能够实现较高的测定质量,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水产品 呈味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饮用水中氨氮的方法研究
13
作者 云明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0期223-225,共3页
本研究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饮用水中氨氮的检测方法,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以岛津UV-2600为仪器,依据GB 5750.5—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5部分:无机非金属指标》第33页方法进行实验。精密度验证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合理,准确... 本研究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饮用水中氨氮的检测方法,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以岛津UV-2600为仪器,依据GB 5750.5—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5部分:无机非金属指标》第33页方法进行实验。精密度验证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合理,准确度通过标准物质及加标回收率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能够满足饮用水检测要求,为保障安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氨氮检测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河豚毒素 被引量:22
14
作者 崔建洲 申雪艳 +1 位作者 宫庆礼 顾谦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紫外检测(ultraviolet detection) 荧光检测(fluorescence detection)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技术在奶制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瑞 陈巧玲 白李薇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52-62,共11页
奶制品的安全和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奶制品掺假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也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光谱技术因其高效、快速且非破坏性的特点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检... 奶制品的安全和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奶制品掺假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也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光谱技术因其高效、快速且非破坏性的特点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检测奶制品掺假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全面综述了光谱技术在奶制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涵盖了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原子荧光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高光谱多种先进技术,并探讨了各类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如紫外-可见光谱检测三聚氰胺、甲醛等;近红外光谱检测香兰素、尿素等;拉曼光谱检测二聚氰胺、麦芽糊精等;原子荧光光谱检测微量元素、蛋白质类型等;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乳清、水杨酸等;高光谱检测硫脲、淀粉等(如表1所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本文旨在为奶制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提供全面而有价值的参考,帮助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以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安全、优质的奶制品,进而维护他们的健康和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 拉曼光谱技术 原子荧光光谱技术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高光谱技术 奶制品掺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分析碘酸根、碘离子、溴酸根和溴离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朦 于泓 郑秀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9-303,共5页
建立了同时分析碘酸根、碘离子、溴酸根和溴离子的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用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柱,以柠檬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实现了4种离子的同时分离和检测。研究了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种类、浓度、pH 值等因素对4种离... 建立了同时分析碘酸根、碘离子、溴酸根和溴离子的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用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柱,以柠檬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实现了4种离子的同时分离和检测。研究了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种类、浓度、pH 值等因素对4种离子分离和测定的影响,探讨了保留规律,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在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1.0 mmol / L 柠檬酸-乙腈(85:15,v / v;pH 5.0)、流速为0.9 mL / min、柱温为40℃条件下,4种离子完全分离,且系统峰不干扰测定。4种离子的检出限(S / N =3)为0.07~0.16 mg / L,连续5次进样测定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以下。将此方法用于离子液体样品及地下水样品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紫外检测 碘酸根 碘离子 溴酸根 溴离子 离子液体 ion chromatography( IC) ultraviolet detection( 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检测法联合测定新鲜烟叶中的25种酚类物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沈丹红 路鑫 +5 位作者 常玉玮 张俊杰 赵燕妮 王瑛 许国旺 赵春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6,共7页
建立了烟叶中25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HPLC-UV/MS)测定方法,其中11种主要酚类物质采用HPLC—uV法进行绝对定量分析,其余采用HPLC-MS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11种酚类标准物质在0.90—99.00mg/L(... 建立了烟叶中25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HPLC-UV/MS)测定方法,其中11种主要酚类物质采用HPLC—uV法进行绝对定量分析,其余采用HPLC-MS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11种酚类标准物质在0.90—99.00mg/L(绿原酸及芸香苷为0.95~380.00mg/L)范围内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0.9999。在22.5—24.8、45.0—49.5、67.5—74.3mg/L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1.0%-112.4%。方法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8%-13.4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为0.35%-15.54%。采用本方法对云南、河南、贵州的成熟期新鲜烟叶样品进行了分析,主要酚类物质总量为贵州〉云南〉河南,贵州与河南两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芸香苷含量为云南〉贵州〉河南,且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本方法预处理简单,酚类物质的分析覆盖面广,可用于批量烟叶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 质谱 酚类物质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检测食用油过氧化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秦小园 张建新 +2 位作者 于修烛 李清华 许春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9-202,共4页
建立食用油过氧化值(POV)的紫外光谱测定方法。以食用油为材料,利用氢过氧化物与三苯基磷(TPP)快速反应生成三苯基氧磷(TPPO),及TPP与TPPO在紫外光谱264、266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原理,建立食用油POV测定模型。模拟TPP与氢过氧化物生成TPP... 建立食用油过氧化值(POV)的紫外光谱测定方法。以食用油为材料,利用氢过氧化物与三苯基磷(TPP)快速反应生成三苯基氧磷(TPPO),及TPP与TPPO在紫外光谱264、266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原理,建立食用油POV测定模型。模拟TPP与氢过氧化物生成TPPO反应过程,配制不同POV的验证样品及盲样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国标碘量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食用油POV结果非常接近,紫外光谱法测定食用油过氧化值是可行的,可替代传统国标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过氧化值 紫外光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检测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晨 于修烛 +1 位作者 王昕 桂海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6-189,共4页
为建立一种花生油掺伪检测方法,利用花生油和其他食用油在紫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不同,建立定量检测模型及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与其他食用油在280nm处特性吸收存在差异性,利用这一特性建立花生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其方程... 为建立一种花生油掺伪检测方法,利用花生油和其他食用油在紫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不同,建立定量检测模型及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与其他食用油在280nm处特性吸收存在差异性,利用这一特性建立花生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其方程为y=46.72x-27.51(y为掺伪比例/%;x为吸光度),相关系数为0.9779,标准差为3.099%。盲样验证预测值与实际掺伪值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1,标准差为3.849%,检出限约为10%,相对误差均小于15%。紫外光谱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掺伪 紫外光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含量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邢丽红 冷凯良 +3 位作者 孙伟红 李兆新 苗钧魁 翟毓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832-7834,786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水产品中组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用高氯酸提取水产品中的组胺,丹磺酰氯衍生后,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组胺在0.5~2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水产品中组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用高氯酸提取水产品中的组胺,丹磺酰氯衍生后,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组胺在0.5~2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空白样品中组胺添加浓度在50~1 0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81.0%~94.8%,批次内和批次间相对标准偏差均〈10%。组胺的检出限为25 mg/kg,定量限为50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水产品中组胺含量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组胺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